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2022年09月28日13:04:13 美食 1200

社會在不斷發展,生活在不斷進步,特別是城市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進城工作生活,只有孤零零的老人還堅守在農村的老房子里

貴州遵義的方大爺,在幾十年前,趁著改革開放的浪潮,離開家鄉奮鬥,也是掙了不少的錢,幾個子女也是先後成家立業,方大爺這一生也算是志得意滿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可能是因為年輕時候很少歸家,雖然方大爺已經在城裡買房安家,但到了退休的年紀,將老家的房子翻修一番後,方大爺還是選擇了回到家鄉的老房子里

不管多麼強大的人,終究是逃不過生老病死,方大爺去世後,幾個子女決定將方大爺居住的老家房子賣掉,畢竟他們一直都生活在城裡,可能一年也回不去一次,也沒人照料,不如直接賣了

方大爺的子女商量好後,由大兒子方先生負責處理,於是很快,方先生很快就請了專業人士對老家的房子進行勘察估價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方先生還帶人來到了地下室,雖然是自家房子,但方先生因為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一次也是很快就走了,所以這也是房子翻修後,方先生第一次進這地下室

剛進來,方先生就感受到了地下室的昏暗潮濕,當幾個人準備先出去的時候,方先生腳下卻不小心踢到了什麼硬東西

幾個人朝著角落的方向仔細一看,才發現不得了的事,地下室的角落邊居然放了一排酒,雖然燈光比較暗,瓶身包裝也不齊,但明眼人還是能一眼看出那就是市場時頗受歡迎的茅台酒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清點過後,居然有30瓶茅台,雖然不知道到底存放了多久,但看這瓶身的痕迹,年份肯定不低

對方先生來說,這簡直就是意外之喜啊,於是方先生當即就帶了兩瓶回到城裡,準備找酒水方面的專家進行估價

正當方先生暗自竊喜的時候,專家卻對其潑了一盆冷水,只見專家面色沉重的方先生表示,這些酒都已經變質廢了,根本不值錢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方先生很是驚訝,難道父親一直都是喝的假酒嗎

專家搖了搖頭,說,這些酒的確都是正宗的茅台酒,只是因為存儲方法不對,才導致酒出現了變質

專家也是感到很惋惜,於是向方先生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仔細詢問了藏酒的地方

聽完方先生的敘述後,專家很快就明白了問題所在,專家表示,方先生老家的地下室的條件並不適合藏酒,藏酒需要選擇溫度合適,乾燥通風且整潔的地方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見方先生很是失落,為了不再次出現這樣的事情,專家又向大家科普到,藏酒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除了剛才說的環境外,酒類的選擇也很重要,因為不同的酒類在儲藏年限上的要求也不同,像市佔率最高的濃香型白酒,一般儲藏個三到五年就夠了,這時候的濃香型白酒已經發酵得很好了,喝起來味道正好,要是再繼續存下去味道可能就淡了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因此,現在很多酒友藏酒都會選擇比較高濃度的醬酒,相比其它酒類,醬酒能耐受的時間夠長,香味不容易散掉,並且酒勁兒還會越存越潤

要是為了儲藏升值的話,那可肯定是建議優先選擇茅台酒,但若只是為了口感,則還有很多其它醬酒可以選擇,比如專家提到的這款「賴正衡酒」就受到了很多酒友的青睞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可能對不少外地酒友來說,這款酒可能並沒多大的名氣,但正所謂「人不可貌相,酒不可貌名」,其實,這款賴正衡可是大有來頭

它產自貴州醬香核心區茅台鎮,傳承自「賴茅」創始人賴正衡,距今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到了現代,賴家後人傳承了祖上的優秀釀酒基因,精選當地優質糯高粱為原料,運用「12987」工藝把高粱反覆發酵整整一年,同時採用上乘坤沙製法使得這款酒的酒質更加純正,酒體更加飽滿

老父親去世,兒子準備賣掉房子,卻在地下發現一排「珍藏」茅台 - 天天要聞

最後釀出的酒,色澤微黃,線細長,香氣醇厚不易散,口感上非常綿柔,醬香味濃郁,喝完之後,口齒留香,回味悠長

而且這款賴正衡是儲藏了五年才出廠,本身已經是一款老酒,因此不管是買來直接喝,還是儲藏都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也歡迎各位酒友留言分享自己對藏酒的看法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04月08日零售資訊 - 天天要聞

04月08日零售資訊

來源:零售商業財經今日多條要點,一起來看詳情↓ ↓ ↓於東來:今後會加快把所有的東西公開化河南胖東來商貿集團董事長於東來近日宣布:胖東來的價值就是像一所學校一樣、儘力分享做企業和美好生活的經驗和方法,今後會加快把所有的東西公開化、包括企業運
「不速之客」到訪店鋪,竟是它…… - 天天要聞

「不速之客」到訪店鋪,竟是它……

4月7日,天全縣一位市民在自家餐館內,意外發現一野生動物,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該市民第一時間上報有關部門。經縣林業局專業人員捕捉鑒定後,確定該動物為豬獾,屬獾類家族一員。經檢驗,該豬獾無明顯外傷、活動自如,林業部門已於當日放歸。豬獾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
上百元的課最低只需1元!低價體驗課是「薅羊毛」還是「割韭菜」 - 天天要聞

上百元的課最低只需1元!低價體驗課是「薅羊毛」還是「割韭菜」

三湘都市報4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艾敏)「如果沒有成就感,那就去上體驗課」「畫一個網紅妝容要上百元,但學一個網紅妝容只需要9.9元」……價格低、種類多的體驗課正在成為年輕人休閑、學習技能的新方式,有消費者發現體驗課比辦卡性價比更高,也有人認為體驗課難以學到東西。低價體驗課是「薅羊毛」還是「割韭菜」?4月...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又到了一年中青團上市的日子!世界上的人大抵可以分為兩種:愛吃青團的和不愛吃青團的。前者對青團的皮、餡兒、店家、品牌如數家珍,後者嗤之以鼻,「買過買過,就是一盒齁甜糰子,膩到喉嚨失水」。青團愛好者驚呼:這不是真青團!這是「科技青團」!當然非常
武漢炒菜機器人服務全球1600餘家餐廳 - 天天要聞

武漢炒菜機器人服務全球1600餘家餐廳

倒油、翻炒、顛鍋、裝盤……4月7日,在武漢市江岸區武漢智慧大廚物聯網有限公司內,「智慧大廚」炒菜機器人通過程序精細化把控調料用量與火候,完美還原地道風味。據公司創始人魏勝軍介紹,企業成立8年來,公司系列產品遠銷俄羅斯、印度等海外17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1600餘家餐廳。港式滑蛋、回鍋肉、酸菜魚等2300餘道「...
中鐵快運客服回應「寵物託運」:人寵分離,有意外會通知寵主,在下個業務開辦站就醫 - 天天要聞

中鐵快運客服回應「寵物託運」:人寵分離,有意外會通知寵主,在下個業務開辦站就醫

據「中國鐵路」公眾號,自4月8日起,鐵路部門將在京滬高鐵部分車次試點「寵物託運」功能。乘客在12306預約成功後,可同車託運1隻家庭馴養且健康狀況良好、單只體重不超過15千克、肩高不超過40厘米的貓、犬類寵物。 該服務一經推出,引髮網民熱議。大部分旅客對此服務表示讚賞支持,也有人擔心寵物在託運過程中會有風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