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4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艾敏)「如果沒有成就感,那就去上體驗課」「畫一個網紅妝容要上百元,但學一個網紅妝容只需要9.9元」……價格低、種類多的體驗課正在成為年輕人休閑、學習技能的新方式,有消費者發現體驗課比辦卡性價比更高,也有人認為體驗課難以學到東西。低價體驗課是「薅羊毛」還是「割韭菜」?4月8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記者檢索發現,市場上低價體驗課種類繁多。
【消費者】
低價體驗課讓我有了更多選擇
「化一個網紅妝容要上百元,但學一個網紅妝容只需要9.9元。」一大學生在網上分享了自己上體驗課的經歷,「雖然價格低,但乾貨滿滿,從眼線到修容,每個步驟都有講解。」低價體驗課真有這麼香?
記者在各大平台上檢索發現,這些體驗課種類繁多包含體育健身、舞蹈、樂器、烘焙等多個領域,還有馬術、美妝、dj等小眾課程,價格上至百元,一路低至29.9元、9.9元,甚至有1元的優惠體驗課。
「說實話,體驗感比想像中好很多,上完課我直接就在他們店裡買了滑板,準備繼續學。」因刷到滑板比賽視頻,在長沙工作的陳女士萌生了學滑板的想法。
陳女士告訴記者,她購買的體驗課只需9.9元,時長為半小時,培訓中心會提供滑板和護具,教練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課程內容。
「我之前沒有接觸過滑板,教練就從最基礎的開始教我,全程都很耐心,一直鼓勵我。上完課還可以自己再練會。」陳女士說,體驗課像給心中的小火苗添了把柴,讓她看到了自己的更多種可能。
「比起逛街、購物,我更願意把時間拿來學習一項新技能。」半年內,陳女士先後體驗了健身、攀岩、滑板等多種課程,價格在9.9元到50元不等。「不確定自己喜歡什麼,就乾脆去試一試,反正也不貴。」陳女士說。
消費者上體驗課時場景。受訪者供圖
隨著長沙升溫,梁先生計劃將學游泳提上日程。梁先生則通過上體驗課來「貨比三家」,「我想找家環境好,教練靠譜的游泳館」。
梁先生在平台上找了三家機構,分別上了體驗課,「這些體驗課價格往往是正價課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既能上課還能游泳,很划算。」
比較完幾家的優缺點,梁先生找到了心儀的培訓機構。
【商家】
是一種營銷策略,價格雖低但會員轉化率高
「有償的體驗課能篩選出部分真正有學習意向的學員。」洪亮音樂私塾負責人表示,他們之前的體驗課不收費,但會遇到預約了不上課的情況,「即便是體驗課我們也要花時間備課,預約了不來會浪費老師的精力和時間」。
「收費之後,選擇購課的學員反而多了。」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試課分30元體驗課和原價單次課兩種,30元的針對初學者,原價課適合有基礎的學員,「不同的課程方式,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長沙一家滑板培訓中心的教練告訴記者,培訓中心既賣滑板也授課,很多消費者上完體驗課都會買課、買滑板,轉化率很高。
「像滑板、舞蹈、籃球這種運動都是入門容易,真正掌握難,往往需要長時間學習。所以這種便宜的體驗課反而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成為學員。」該教練說。
記者注意到,這類低價體驗課往往月銷量高、好評也多。「這種低價課也是一種營銷策略。」一健身房負責人表示,很多消費者都是通過平台上的評分和評價進行消費選擇,「體驗課銷量越多,平台推薦也會更多」。
【問題】
低價導致課程內容重複率高、體驗感不佳
但隨著行業內卷,價格戰愈演愈烈,低價體驗課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有消費者反映,課程內容重複率高,線上線下預約不同步,還有商家一直推銷高價課,導致體驗感不佳等問題。也有商家為留住消費者,乾脆推出低價套餐課程,使得正式學員流失。
「簡單的低價競爭不能保證長期的客戶忠誠度,商家應考慮提供更加個性化與專業化的服務,提升顧客的整體滿意度。」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情緒價值的提升能夠使消費者更願意進行後續消費,從而建立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