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凈利暴漲769%,英偉達在中國市場收入大跌!

AI成為全球科技突破的新增長點,制約AI發展的關鍵是什麼?除了大模型本身的研發,另一關鍵是——算力。目前AI的訓練和推理成本,大部分在GPU晶元上。全球大大小小的AI創業公司,訓練模型都要仰仗英偉達的H100等晶元,一片H100晶元售價達3萬5千美元,供不應求。

英偉達發布2024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截至2024年1月28日的第四季度營收為221.03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凈利潤為122.85億美元,同比增長769%。

2024財年全年營收為609.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凈利潤為297.60億美元,同比增長581%。值得注意的是,第四財季其數據中心營收達到創紀錄的184億美元,同比增長409%。此外,英偉達預計2025財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40億美元,上下浮動2%。

英偉達的飛升,借了AI大模型的東風。2022年11月OpenAI發布ChatGPT,這個聊天機器人是在英偉達的A100晶元上訓練出來的。這一消息一經披露,便引發了股市歷史上最大的單日漲幅之一。

對於2025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預期,英偉達認為,該財季營收將達到240億美元,上下波動區間不超過2%,高於市場預期的219億美元。

不過,由於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先進封裝產能方面的限制,今年英偉達的AI晶元的供應仍將會吃緊。雖然台積電今年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將將翻倍增長至每月35,000片左右,但是這個產能並不是瞬間開出,而是持續擴增,到年底才能夠有這麼多的產能。雖然,有傳聞顯示英偉達也有增加日月光投控、安靠(Amkor)等封測大廠來作為供應商,但是他們目前的產能也比較有限。

黃仁勛在財報會議上也表示,雖然從晶圓、封裝、存儲器到網路等各個環節,整體供應正在改善,但仍然存在短缺,供應限制將持續至2024年全年。

目前英偉達AI晶元的十倍溢價,一方面來自晶元和軟體生態的巨大研發成本,一方面來自壟斷。

據國內AI創業者、Logenic AI創始人李博傑介紹,人工智慧圈內有一個說法,只要晶元的需求量、產量足夠大,晶元本身就是沙子的價格。

所以,如果隨著AI賽道的突飛猛進,英偉達晶元被打破壟斷的那天真的到來,更多國家與地區的公司會迎來晶元自由,但我們需要面對的將是更加全新的問題。

在去年10月,美國政府進一步升級出口管制法規之後,英偉達來自中國地區的數據中心收入顯著下降,目前公司還沒有從美國政府獲得向中國運送限制類產品的許可證,但公司已經開始向中國地區運送不需要許可證的替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