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賬期」的風吹了一周,但供應商們暫無「體感」

2025年07月01日00:42:12 財經 1312

「60天賬期」的風吹了一周,但供應商們暫無「體感」 - 天天要聞

頭圖來源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作者 | 孫雅楠

編輯 | 蘇鵬

「我有一個夢想,開發票後一個月內回款到賬,且電匯是回款的唯一方式。」 佔據國內空氣懸架市場40%份額的行業龍頭,孔輝科技董事長郭川在6月1日發表了一封寫給汽車產業的公開信《我有一個夢想》。

之後一個星期的時間,郭川的夢想實現了一半:6月10日起,多家車企發布了「落實60天賬期」的聲明。

近20家車企的官宣,似乎要將「再苦一苦供應商」的時代拋棄到過去式。

細看各家通告,細節上卻有微妙的不同:有的表示「承諾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有的則用「持續貫徹60天」的字樣;有些車企在公告中點出了「優化內部採購與財務結算流程」,而有些則對此避而不談;最受關注的支付方式方面,部分企業強調「全面取消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不合理結算方式」,但仍有車企未作表態。

表述細節的不同絕非偶然,含糊的細節可以為車企的後續行動留足迴旋餘地。

口號喊得響亮,但具體到行動上,供應商似乎還得在「苦一苦」。公告發布已過一周,當我們詢問賬期的落實情況時,多家供應商均表示:沒有收到任何通知。

這場被寄予「整頓行業」厚望的賬期改革,似乎還沒有真正開始。

「60天賬期」的風吹了一周,但供應商們暫無「體感」 - 天天要聞

車企官宣的第一周,供應商靜悄悄

60天賬期政策實際上已於3月正式發布,國內17家主機廠在6月10日起相繼發布公告,表態積極響應,似乎整個行業正步入一場有序的變革。

然而,當我們真正詢問產業鏈上下游時,卻發現另一番景象。多位供應商向未來汽車Daily表示,截至目前,並未收到來自主機廠關於賬期調整的正式通知。

「無論是項目組內部會議、財務流程說明,還是採購合同條款,目前都沒有出現與本次『60天賬期』通告相關的更新。」

身處下游的主機廠表態積極,但上游的供應商們還未具體感知到政策春風。

有供應商告訴未來汽車Daily,造成這一落差的原因可能涉及更新流程的時間差。主機廠與供應商簽訂的賬期條款,通常嵌入在框架協議或年度合同中,不會因企業層面的公告而自動更新並生效。

「實際調整需要採購、法務、財務等多部門聯合執行。」

此外,是否適用於老合同、什麼時候切換到賬期新規等問題,也需要主機廠與供應商雙方逐一明確。

也有供應商認為,「我們都猜測應該是年底談新合同的時候一起聊(新賬期)」。

更值得注意的是,主機廠雖未給到具體政策,但聽到縮短賬期消息的供應商,也未主動與主機廠溝通。

這似乎是一場商業磨合出的默契。

在與一家供應商人士溝通中,當我們問及供應商是否會主動向車企詢問賬期調整時,對方明確表示不會。

他的解釋是:「大家都是做生意的,車企要改自然會講,不說就說明沒行動。」

畢竟,在合作關係長期處於嚴重不對等的狀態下,「賬期」這樣敏感的問題並不屬於供應商能夠主動開啟的話題。

於是出現了詭異的圖景:60天賬期的通告在外界看來轟轟烈烈,然而在內部鏈條卻是一片死寂。

但其實,這種詭異的死寂才是讓供應商感到無力的地方。或許流程變化的確需要更多時間,但根本原因是供應商並不對主機廠的改變抱有希望。

政策已發出,但改革如何落地,目前仍在等待中。從結果來看,車企「表態」的行動迅速,但是否「主動執行」,供應商層面暫未看到具體動作。

在沒有統一細則之前,所謂「60天賬期」只是一個公告里的數字,並未成為可以落地執行的合同條件。

政策發布與業務傳導之間的「空窗期」,可能正是整個產業鏈需要面對的第一個現實問題。

更關鍵的是,賬期改革究竟能否打破這層沉默,讓供應商與車企間有平等對話的可能?或許,比政策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靜默背後的角力。

「60天賬期」的風吹了一周,但供應商們暫無「體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exels

60天賬期改革,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對於60天的賬期,不少供應商表示「至少這是好的開頭」。而真正讓他們焦慮的,是車企打算如何執行、又能否真正執行。

要知道,供應鏈中的博弈從來不對等。除了寧德時代、英飛凌等少數技術型龍頭企業,大多數供應商在面對主機廠時都處於弱勢地位。

「這是需求決定的。你不做,還有大把的人願意做」。甚至還有供應商透露,要想和主機廠合作,先買一輛他們的產品再談。「相當於立一張投名狀。」

當話語權處於高度失衡的狀態,60天賬期就像是一張沒有任何約束的君子協議。只要主機廠動動心思,他們就能在供應商面前爭取到比60天更長的賬期。

據供應商人士介紹,在主機廠與供應商的合作中,貫穿了貨物投標、驗收、到簽合同、對賬,以及開票多個環節。按照商業慣例,主機廠應在供應商開完發票後的60天回款。

「但主機廠把每個環節的周期拉長,比如延遲驗收,拖著不開發票,賬期也就變得彈性。」這意味著,具體回款周期依然是個迷。

主機廠們賬期口徑統一為60天,但每家公司的回款策略卻不相同。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賬期的改革改變了市場規則。

在賬期未統一之前,一些供應商會謹慎出牌,主動放棄高賬期、高風險的訂單;而一些業績承受能力強的供應商,更願意「搏一把」,藉助於超長賬期謀求生存希望。

那麼矛盾來了:60天賬期落地,同時保持現有招標機制,便意味著後者(承受更大風險的長賬期主義者)獲得了制度紅利;而那些謹慎者則不會從新賬期機制中獲得實質性好處。

「甚至他們依靠『風險規避』策略獲得的相對優勢也隨之消失。」

賬期的統一改變了不同「活法」的供應商之間的優劣勢,也必將形成供應商間的新一輪洗牌。

「60天賬期」的風吹了一周,但供應商們暫無「體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exels

而更大的隱患在於,賬期不是一條鏈的終點,而是多級產業鏈的開端。

有供應商向我們表達這樣的憂慮:假設60天賬期落實,之後上游供應商是否也會相應要求縮短賬期?這對一級供應商的現金流能力也是考驗。

大多數一級供應商並不直接製造所有零件,他們也需要採購模具、原材料、控制器等上游產品。一旦主機廠要求統一60天付款周期,供應商自然也希望將同樣的賬期條件傳導給自己的供應商,賬期因此「下沉」,最終可能造成一級供應商資金緊繃。

也就是說,原本希望通過賬期改革緩解供應商壓力的初衷,在超長的產業鏈中很可能反而放大了不確定性。一家企業能否承接訂單,不再僅取決於產能、技術,而是是否能撐住60天的現金空檔。

「賬期下沉」的效應在短期內不會明顯,但一旦產生,將對中小供應鏈企業造成打擊,無意間加劇了淘汰賽。

不過,汽車產業正處於白熱化淘汰階段,涉及的鏈條難以置身事外。這是行業改革浪潮下,供應商必須直面的挑戰。

賬期落實不易,但這只是改革的開頭

過去幾年,汽車行業「消費降級」的邏輯盛行,從官方補貼到終端降價,車企為了搶佔市場規模不惜犧牲利潤,最終造成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低至驚人的4.3%。

60天賬期的推出,既是國家治理行業內卷的必要手段,也是對當下的無序競爭釋放出警告信號。

但真正落實賬期改革,有兩方面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如何確保政策落地,二是車企是否具備落地的能力。

首先是如何保證改革賬期落地:雖然《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中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應當支付逾期利息。但是相關部門是否會建立統一的審核標準,比如付款周期的統計標準、踐行賬期的披露頻率?

如果配套的監管標準缺失,那麼車企對外承諾的賬期仍然可能在執行過程中打折扣,比如通過變化賬期開始日變相延長付款日、通過非現金結算轉移資金壓力、或者用驗收標準拉長賬期過程等,這都是當下業內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

如果僅靠車企自身約束,很難達到改革的目標。賬期承諾可能淪為空洞宣傳,供應商為求生存也只能被動接受現實。這種不確定性,反而會加劇產業鏈上的信任危機。

「60天賬期」的風吹了一周,但供應商們暫無「體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exels

其次,車企資金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賬期落實的可行性。

對於主機廠而言,縮短付款周期意味著必須挪出更多的資金用於結算,而這部分資金要麼來自利潤擠壓、要麼來自融資。

有供應商向我們解釋對此次賬期改革缺失信心的原因:「主機廠確實沒錢,現在的車企、車型太多、同質化太嚴重,大家都賺不到錢,還要去搞研發,(資金不夠的情況下)縮短賬期不現實。」

考慮到行業競爭仍然激烈,車企還要增大研發投入構建技術護城河,因此更大的可能是從運營成本中尋找節省空間,比如裁減員工福利、減少人力投入、或者更換為價格更低的替代供應商。

但這些動作短期有助於財務改善,卻可能在長期損害品牌信譽和產品質量。

或許,會有不少車企因「優勝劣汰」倒在改革的浪潮中。

但更長遠地看,改革不會因困難而暫停,60天賬期只是開始。大浪淘沙之後,行業才能真正回歸秩序。

為避免中國摩托車行業的慘劇再次發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國家層面對汽車行業的整頓將持續進行,後續或將啟動一系列改革行動:限制負債率、清退落後產能、繼續整合車企等。

在整改過程中,行業秩序必定被重寫,供應商和車企都將面臨新的規則。彼時,守著舊邏輯的人,註定坐不上新時代的牌桌。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A股IPO大爆發,半年受理177家 - 天天要聞

A股IPO大爆發,半年受理177家

【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隨著滬深北交易所密集發布多項規則修訂,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邁向關鍵一程。A股IPO受理加快、併購重組熱度攀升、回購增持密集宣布等共同構成了上半年資本市場的新圖景。
喜迎食博丨龍海第二輪產銷對接「探廠選品」活動圓滿收官 - 天天要聞

喜迎食博丨龍海第二輪產銷對接「探廠選品」活動圓滿收官

【來源:龍海新聞】6月29日—30日,由區工信局聯合區食品工業協會焙烤食品產業分會主辦的第二輪產銷對接「探廠選品」活動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特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休閑食品經銷商專業委員會團隊走進龍海,深入轄區38家食品企業開展選品對接。
轉賬未備註=出資無效?股東出資如何避免「真金白銀打水漂」 | 律師大V說 - 天天要聞

轉賬未備註=出資無效?股東出資如何避免「真金白銀打水漂」 | 律師大V說

股東向公司轉賬是常見的出資方式,但若操作不規範,可能面臨「錢出了卻不算出資」的法律風險。在一個案件中,股東鄭某某雖向公司轉賬320萬元(超出註冊資本20萬元),卻因未備註款項性質、無會計賬簿記載、缺乏出資證明,最終被法院認定未履行出資義務。這一判決給企業家敲響警鐘:「實質出資」必須匹配「形式合規」,否則...
文玩這些品類2025年恐暴跌 - 天天要聞

文玩這些品類2025年恐暴跌

文玩市場風雲變幻,曾經高價的藏品如今可能無人問津,價格暴跌。2025年,這些文玩品類面臨著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玩家和投資者們需警惕。一、產量暴增致價格雪崩:文玩核桃文玩核桃曾是文玩市場的寵兒,價格一路高漲,一對品相好的核桃能賣出數萬元。但如
今晚,油價上調!加滿一箱油將多花9元 - 天天要聞

今晚,油價上調!加滿一箱油將多花9元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受國際油價震蕩上漲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將於7月1日24時上調。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6月17日—6月30日)國際油價大幅震蕩,均價高於上輪調價周期。從7月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每噸分別上調235元和22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上調0.18元、0.19元和0.19元。記者給您...
今晚油價上調!加滿一箱油將多花9元 - 天天要聞

今晚油價上調!加滿一箱油將多花9元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上漲235元和225元。調整後,各省(區、市)和....
影石創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臉色」 - 天天要聞

影石創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臉色」

影石創新面臨著相同的局面,高市值上市、業務層面面臨競爭挑戰、公司價值遭到質疑,往前一步,可能是千億市值,退後一步,可能是多年積累的市場拱手讓人。作為創始人的劉靖康自己也沒料到影石創新上市後會受到二級市場的熱烈追捧。「沒怎麼判斷過,但是從技術層面我們在招股書上寫了科技公司,顯然科技公司市盈率遠遠沒有現...
股價狂飆老鋪黃金續刷歷史新高 重倉基金上半年回報最高近70% - 天天要聞

股價狂飆老鋪黃金續刷歷史新高 重倉基金上半年回報最高近70%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6月30日,港股資本狂歡,老鋪黃金股價如脫韁野馬狂飆。即便面臨解禁壓力,盤中仍一度漲超18%,續寫歷史新高,收盤漲幅14.94%,收盤價1008港元,總市值飆至1741億港幣,遠超A股13家及港股5家鐘錶珠寶公司市值總和。在其帶動下,香港新消費板塊沸騰,古茗、布魯克漲超6%,泡泡瑪特漲逾3%。東方IC老鋪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