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美國內部的矛盾也是如此:是政治正確壓倒經濟利益,還是經濟利益壓倒政治正確?
中美對抗初期,是政治正確壓倒了資本利益,大大削弱了資本活力;現在這個階段,資本利益開始活躍起來了,正在用自身的活動表明資本的態度。
我國的進博會,美國派出了最大的代表團。美國商人的到來,表明美國市場不願意放棄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希望跟中國經貿正常化,而不是切斷貿易。這就是對政治正確的實際反應。
這次中國參加APEC晚宴,一呼百應、蜂擁而至,這都是各國用行動表現自己的態度。首先從企業家開始,從配合政治正確,到現在的反抗政治正確,為爭取自己的利益、為爭取資本的利益,聯合起來一致行動起來了。
當資本真的一致行動起來的時候,最後是政治戰勝資本呢?還是資本戰勝政治呢?一定是經濟戰勝政治!
美國的政客已經開始逐步和企業家分道揚鑣了。原來有密切合作的,美國政策一出,企業家馬上實施撤出中國市場,不給華為供貨。現在是企業想方設法繞過你的政策,想方設法給中國企業供貨。不是為了中國好,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最終,經濟發展還是靠企業家,不能靠政治家把經濟搞上去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不是靠政治家喊口號能實現的,是靠企業家干出來的。但是,政治家和議員們,只有到全民都開始厭惡他們,不給他選票的時候,說誰再搞對美國經濟不利的活動,就不選他當議員的時候,這些政治家、議員們才會轉向為經濟考慮,而不是純粹的政治口號需要。
同時,另外一個是輿論的轉化。經過若干年美國對中國妖魔化的輿論製造,同時還編造了一系列的妖魔化中國的謊言,而這些謊言卻廣泛的影響美國民眾,導致美國民眾對中美關係和中美經貿關係的認知的轉變,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是相當滯後的。
當然,當民眾的認知轉變的時候,政治家也就必須轉變,因為不轉變,也就無法當選議員。
目前,已經看到的是企業家已經行動起來了,甚至一些政府官員也已經開始轉向。我們國家領導人去參加APEC會議的時候,拜登親自到台階那兒,走出門親自迎接,還跟我國領導人閑庭信步很長時間。拜登走到門外去迎接,也就反映出美國政府層面的政治家已經開始重新審視中美關係了,已經把中國領導人、中美關係擺在一個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地位了,最起碼展現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反轉。
我國也是針鋒相對的去看待和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當美國政治家愚昧的時候,我國根本不寄希望美國議員能夠清醒過來,走上正確的軌道。我們先從企業家開始。我國領導人去美國之後,先跟企業家見面,向企業家宣傳中國的理念和我們對中美關係的態度,表明中美是可以合作的、中國是願意合作的,也歡迎對方來合作。
同時,我們也做了政府機構的工作。例如,加州州長訪問中國的時候,我國領導人也直接接見,也進行了很友善的交流,而加州州長也表現了對中美經濟要走向正常化的強烈態度。
也就是說,我國的工作重點首先從企業家入手,然後到國家管理層,讓那些高喊政治正確和空喊政治正確的政治家們自己看清世界發展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