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2025年07月05日16:20:17 財經 8562
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 天天要聞

6月27日,在官宣更名後不久,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廠商——豪威股份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以加快其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豪威集團的前身是韋爾股份,20256月20日才剛剛完成公司名稱變更,由「韋爾股份」變更為「豪威集團」,最新市值為1509億元。

資料顯示,韋爾股份成立於2007年,以半導體分銷起家,2019年通過收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感測器晶元巨頭豪威科技,一躍成為全球cis巨頭。

至此,韋爾股份的核心業務也從早期的半導體分銷,轉變成了cmos光學感測器晶元設計。財報顯示,韋爾股份主要有cmos圖像感測器、顯示解決方案、模擬解決方案三大業務體系。其中,cmos圖像感測器2024年收入佔比已經超過7成,而顯示解決方案、模擬解決方案兩大業務收入則在持續萎縮,收入佔比分別僅有4%5.5%

那麼,從「韋爾股份」到「豪威集團」,這家千億市值的晶元巨頭在籌劃一盤什麼樣的棋局?改名之後,豪威集團能否迎來新的高光時刻?

01

更名「豪威」背後,cis業務撐起七成營收

北京豪威此前是韋爾股份的子公司,其前身是美國著名半導體公司豪威科技,是一家cis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安防監控等領域。

20194月,韋爾股份發起了對豪威科技的收購。彼時,豪威科技是全球三強的coms圖像感測器企業之一,總資產規模幾乎是韋爾股份的5倍。而韋爾股份主要從事半導體產品研發設計與分銷,下游覆蓋車載電子、安防、移動通信等應用領域。

這起「蛇吞象」式併購完成後,韋爾股份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cmos光學感測晶元設計領域龍頭企業,並且徹底重塑了韋爾股份的基因

數據顯示,併購後的韋爾股份營收開始了直線飆升。2019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36.32億元,較2018年增加343.93%,實現凈利潤4.66億元,同比增長221.14%。而在此後的兩年,韋爾股份的營業收入持續攀升,到2021年已經增長至241.04億元。

不過,2022年及2023年,由於消費電子市場萎靡,新興市場尚待培育,韋爾股份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僅為9.90億元、5.5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7.88%、43.89%

2024年,韋爾股份主營業務收入為256.70億元,但其業務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其中,半導體設計業務產品銷售收入實現216.40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84.30%;而在半導體設計業務中,由子公司豪威科技貢獻的圖像感測器解決方案業務營收191.90億元,佔主營業務比重高達74.76%,成為了韋爾股份的頂樑柱。

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顯示解決方案、模擬解決方案兩大業務營收佔比正在持續萎縮。比如顯示解決方案營收2024年已經下滑17.77%,且收入佔比僅有4%,而模擬解決方案佔比已經不足6%

這些數據表明,韋爾股份的業務內核與營收支柱已不再是此前的半導體分銷,而是以圖像感測器為核心的晶元設計。這也意味著,「豪威」早已成為了韋爾股份的代名詞。

02

新牌局下的困局

儘管豪威集團在cis領域已經搶佔先機,但挑戰依然存在。

資料顯示,豪威集團主要聚焦汽車、手機、ai視覺等多個領域。其中,手機業務是「豪威集團」的基本盤,但手機cis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市場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

與此同時,除了面臨索尼三星等巨頭的競爭之外,「豪威集團」還面臨著蘋果、特斯拉等巨頭自研晶元直接切割市場份額的危機。

而從車規級cis領域來看,豪威集團近兩年在原有的歐美系主流汽車品牌合作基礎上,大量導入了國內傳統汽車品牌、新勢力的合作,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豪威集團圖像感測器業務來源於汽車市場的收入實現約59.05億元,同比增長29.85%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全球汽車cis市場格局來看,安森美佔據領先地位,佔總市場份額的33%以上。而豪威集團作為全球汽車cis巨頭排名第二。除此之外,思特威、格科微等一大批國產品牌正在加快推進車規級cis晶元的規模量產,市場競爭同樣極其激烈。

此外,豪威集團還面臨著經營性現金流下滑的危機。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7.72億元,較2023年下降了36.68%。雖然2025年一季度該數據為10.98億元,同比僅微降1.12%,但2024年的大幅下滑仍值得關注

同時,「豪威集團」還面臨著存貨高企的問題,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貨凈額為69.56億元,占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為31.90%,較上年年末增長10.04%。

以上對於所有第三方晶元設計公司而言,無疑都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627日,豪威集團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對於豪威集團而言,h股上市無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可以更好地提升其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地位。但門後的風景,並非只有鮮花與掌聲。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多通道防水測試機測試效率:現狀、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 - 天天要聞

多通道防水測試機測試效率:現狀、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

當前,多通道防水測試機在實際應用中的測試效率參差不齊。部分企業的測試機每小時可完成數十個樣品的防水測試,而有些則效率較低,每小時僅能檢測十幾個樣品。例如,某電子設備製造企業,使用的多通道防水測試機在常規測試時,平均每小時能檢測 30 個手機樣品,但遇到複雜結構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ST匯科被立案,維權通道開啟 - 天天要聞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ST匯科被立案,維權通道開啟

7月4日,珠海匯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匯科 300561)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上海古北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吳立駿律師提醒,受損股民可以抓緊提起索賠了。
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 天天要聞

1500億市值半導體巨頭衝刺「港交所」,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6月27日,在官宣更名後不久,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廠商——豪威股份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以加快其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豪威集團的前身是韋爾股份,2025年6月20日才剛剛完成公司名稱變更,由「韋爾股份」變更為「豪威集團」,最新市值為1509億元。...
英國萬億資管巨頭最新發聲 - 天天要聞

英國萬億資管巨頭最新發聲

【導讀】安本投資亞太CEO Ian Macdonald:投資優質中國企業,長期回報可期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日前,安本投資亞太CEO Ian Macdonald在接受中國基金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作為深耕新興市場的全球資產管理機構,安本重視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投資機會。安本持續尋求機會以更廣泛、深入地布局中國,與優秀的本地夥伴合作是重...
央行發布!人民幣,大消息 - 天天要聞

央行發布!人民幣,大消息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中國人民銀行官網7月4日發布消息,為適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發展需要,中國人民銀行組織修訂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規則》(銀髮〔2018〕72號文印發,簡稱《業務規則》),形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簡稱《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現說明如下: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