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peter hooper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消除美國貿易逆差方案——美元貶值40%。
報告指出,美元實際匯率的波動是推動美國外貿逆差的最持續驅動因素,而逆轉過去15年來美元40%的實際升值幅度,可能足以使貿易逆差回歸零平衡。
不過,美元大幅貶值將對全球市場產生劇烈衝擊,新興市場和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將面臨嚴重打擊,從而發生全球經濟衰退。
hooper認為,現有的關稅政策雖有助於縮小逆差,但將帶來價格上漲和增長放緩的痛苦代價。所以美國政府未來可能出現政策轉向,放棄以關稅為重點的貿易政策。
美國貿易逆差的核心驅動因素
德銀報告確定了推動美國貿易逆差達到當前水平的關鍵因素。報告指出,美元實際匯率的波動是美國外貿逆差最持續的驅動因素,這主要由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根本性轉變以及海外私人和政府儲蓄變化所推動。
報告特別提到,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逆差已擴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朗普上台之後,不惜推出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關稅政策,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美元40%貶值的"解決方案"
德銀的關鍵發現是,過去15年美元實際匯率相對於一籃子貨幣平均升值約40%,如果能夠逆轉這一升值幅度,可能足以使美國貿易逆差回歸零平衡或更好水平。
報告中的圖表顯示,美元貶值20-30%最終可能足以將逆差縮小約3%的gdp。這意味著,如果美元能夠顯著逆轉自2010年以來約40%的實際升值幅度,就可能使當前逆差回到零平衡狀態。
全球經濟的潛在衝擊
報告警告,美元40%的大幅貶值將對全球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由於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歐洲大部分地區的增長都是出口驅動型的,美元40%的下跌將轉化為其他貨幣40%的升值,這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蕭條。
德銀認為,雖然存在更有效且痛苦較少的替代路徑來處理貿易逆差,但這種首選路徑目前在政治上可能不可行。不過,報告預期隨著當前以關稅為重點政策的負面經濟影響在未來幾個月變得更加明顯,民眾壓力將推動政策轉向。
關稅政策可能會扭轉
不過德銀認為,目前的關稅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貿易逆差。這是因為兩個原因:
外國對美國激進關稅政策的報復可能比過去更加猶豫和溫和
特朗普關稅導致了美元貶值,而非通常伴隨關稅而來的升值
然而,報告強調,關稅政策在增加價格和減少產出方面付出了巨大代價,這些負面影響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顯現,並可能持續數年。
報告指出,雖然削減赤字沒有一條無痛之路,但美元貶值可能是更有效、痛苦更少的路徑。這條優先路徑目前在政治上可能不可行。但隨著當前以關稅為重點的政策的負面經濟影響在未來幾個月愈發明顯,民眾要求扭轉這一政策的壓力正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