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冬炒煤炭夏炒電,亘古不變的投資理念再次應驗。
7月8日,同花順app顯示,電力板塊(881145.ti)有4隻成分股漲停——拓日新能(002218.sz)、新中港(605162.sh)、華銀電力(600744.sh)、華光環能(600475.sh),封板資金達3.25億元;韶能股份(000601.sz)、世茂能源(605028.sh)曾觸及漲停板,但隨後有所回落。
消息面上,近日,我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帶動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全國用電負荷創出歷史新高。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2024年同期增長接近1.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其中,華東電網負荷達4.22億千瓦,空調負荷佔比約37%。
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廣東等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7月7日下午,廣東電網系統負荷也迎來今年第一次創新高,達到15974萬千瓦,比2024年最高系統負荷增長1.94%。迎峰度夏以來,廣東最高氣溫預報圖屢次成為「紅燒雞腿」,廣州、深圳、惠州、江門、珠海、茂名、河源、潮州、梅州9個地市負荷均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廣東天氣微博
高溫成為電力板塊熱潮的催化劑。
自6月以來,電力板塊指數漲幅8.04%,並在7月8日盤內觸及近五年最高點(1732.04);多隻電力股連板,如華銀電力斬獲6天3板、華光環能4天4板、新中港3天3板。
7月8日晚間,華銀電力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日起,近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已達63.41%,顯著高於同期上證指數增幅1.54%;累計換手率為80.95%,顯著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受發電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響,華銀電力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2.2億元,同比增加1.75億~2.15億元,增幅超3500%。
到底是誰在「爆炒」電力股?
同花順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華銀電力、新中港、華光環能均登上兩次龍虎榜,分別異動凈買入-1819萬元、4194萬元、1.51億元。
從席位上榜次數來看,作為外資的滬股通專用以上榜8次榮登榜首,爆炒華銀電力和華光環能,異動凈買入過億元;第二名則是某頂級量化席位——開源證券西安西大街,在新中港、華銀電力兩隻股票間進出,異動凈買入1473.18萬元;第三名則是國泰海通證券上海松江區中山東路,在華銀電力上榜4次,異動凈賣出612.98萬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作為「t王」的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在華銀電力的首次龍虎榜異動凈賣出3400.39萬元後再無蹤跡;作為「溫州幫」的海通證券嵊州高楊路和國泰海通證券福州華林路則在眾人大力買入新中港的7月4日穩坐賣二、賣四席位,分別賣出173.9萬元、119.6萬元後再無聲息。
雖然電力板塊指數6連陽未能在7月8日延續,但電力保障在高溫預警下仍是「搶手貨」。
《中國電力供需分析報告(2025)》預計,202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比上年增長5%。氣象因素對用電的影響日益凸顯,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全國電力供需平衡偏緊。
南方總調的歷年運行數據顯示,南方電網全網負荷受高溫驅動效應顯著,氣溫每升高1℃對應負荷增長400萬~550萬千瓦。此外,高溫天氣和高負荷運行環境下,設備缺陷、隱患容易激發,運行風險增大。
「受峰谷電價政策、分散式光伏、新型用電負荷等影響,迎峰度夏期間,供電壓力已逐步轉移至晚高峰時段。」南方總調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南方電網經營區域內新能源裝機達2.47億千瓦,海南、廣西佔比分別達55%、53%,新型儲能快速增長。
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夏國家電網經營區用電最大負荷將首次突破12億千瓦。國家電網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截至6月底,140項迎峰度夏重點工程已全部按期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