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消息,在經歷了前一天的短暫狂熱後,美國投資者情緒迅速冷卻,股市和債市雙雙承壓。標題為《投資者情緒在狂熱一日後轉冷;債券拋售持續》的文章指出,儘管特朗普政府暫時擱置了對多國的關稅加征計劃,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揮之不去,導致美債拋售潮延續,股市也從高點回落。這場由貿易政策引發的金融動蕩,正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波瀾。
美國股市高點回落
周三(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將對除中國外的多數國家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這一消息一度點燃市場熱情。當天標普500指數飆升9.5%,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投資者似乎鬆了一口氣,以為貿易戰的陰雲暫時散去。然而,好景不長。周四開盤前,市場風向突變,期貨交易顯示標普500指數可能下跌超2%,投資者對政策反覆無常的擔憂重新浮出水面。據路透社報道,亞洲和歐洲股市周四同樣表現疲軟,日本日經225指數和台灣加權指數早盤跌幅均超過2%,顯示全球市場對美國貿易政策的焦慮。
美債市場的反應更為劇烈。彭博社數據顯示,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周四早晨小幅回落至4.3%,但仍遠高於上周的4%水平。自特朗普上周宣布新一輪關稅計劃以來,美債遭遇大規模拋售,投資者拋棄這一傳統避險資產,轉而觀望貿易談判的下一步走向。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採訪時試圖安撫市場情緒,表示特朗普「隨時準備談判」,但這種表態並未平息投資者的疑慮。相反,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當天早些時候稱「不會妥協」,前後矛盾的信號讓市場更加迷霧重重。
這場動蕩的根源,離不開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此前,他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已升至125%,而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25%關稅也引發多方反彈。雖然周三的暫停決定讓部分國家鬆了一口氣,但中國仍被排除在寬限範圍之外。《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特朗普私下承認關稅可能導致經濟衰退,但他堅稱這是「必須承受的陣痛」。這種強硬態度讓市場對未來幾個月的前景充滿擔憂,華爾街多家投行已將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5%左右,甚至有人警告衰退風險上升至60%。
儘管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商務部4月9日表示,將繼續通過多邊合作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過去幾年,中國在新能源和製造業領域的崛起有目共睹。2024年,中國電動車出口量佔全球一半以上,光伏產業也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面對美國的高關稅壁壘,中國企業正加速調整策略,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市場。據《金融時報》報道,中企近期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合作顯著升溫,2025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額預計同比增長15%。這種靈活應對,正展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
全球市場的不安情緒,還源於貿易戰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歐洲方面,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將暫停對美報復性關稅90天,以「給談判一個機會」。但她同時警告,若談判無果,歐盟將採取反制措施。日本經濟大臣武藤洋司(Yoji Muto)則宣布設立1000個援助辦公室,幫助受關稅衝擊的企業渡過難關。這些舉措表明,各國都在為潛在的長期貿易衝突做準備。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市場震蕩無疑是一場考驗。前一天還在為股市暴漲歡呼的人們,轉眼又得面對可能的虧損。CNBC評論員吉姆·里克爾(Jim Rickards)直言:「特朗普的政策像過山車,投資者得系好安全帶。」不過,他也指出,市場最終會找到新的平衡點,關鍵在於貿易談判能否帶來實質性進展。
眼下,全球目光都聚焦在華盛頓。特朗普的下一步動作,以及中美之間能否重啟對話,將直接決定這場金融風暴是短暫波折,還是長期陰霾。而中國以穩健姿態應對外部壓力的表現,或許能為動蕩的世界經濟注入一絲信心。未來幾周,市場還將繼續在希望與不安中搖擺,投資者恐怕還需多一分耐心和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