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接受光伏行業增長放緩的現實,堅定靠技術創新破局

2024年12月31日03:12:15 財經 1269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臨近年末時十分忙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他已經排好了去往雲南昆明的行程,拜會當地的合作夥伴。

談及對今年工作的整體評價,他覺得不太滿意。「就像你說的,我覺得2024年可以用『複雜』這一詞來概括產業的動蕩。」李振國認可了記者的形容。

一方面,過去一年,國內光伏產業經歷了深度的周期性調整,眾多挑戰蜂擁而至;另一方面,作為行業龍頭的隆基綠能,在這一年飽受各種爭議,甚至負面輿情的衝擊,李振國必須帶領團隊迎難而上。

事實上,在本輪產業風暴來臨前夕,李振國就已經在公開場合預警吹哨。

早在2023年5月的那場年度SNEC光伏展會期間,李振國便向媒體表示,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供需錯配的問題,未來兩到三年內,不少光伏行業製造商可能被迫離場。這一預判,一度讓他承受了一定的輿論壓力——彼時,國內光伏產業鏈價格雖然開始出現跌勢,但不少環節仍然保持著尚可的利潤水平,行業真會如他所言那般「慘烈」?

可現實也超出了李振國的預期:「我完全沒想到光伏產品價格如今會在成本線以下運行。」

不僅李振國沒想到,整個國內光伏行業都沒想到。當主鏈製造環節出現大面積虧損後,光伏從業者們才不得不接受現實:如過去兩年那般高增長、高紅利的日子,是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專訪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接受光伏行業增長放緩的現實,堅定靠技術創新破局 - 天天要聞

李振國。資料圖

隆基綠能的二次革命

2016年,業內激辯多年的「單多晶之爭」,迎來了轉折點——單晶產品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20%。此後三年,單晶技術正式完成對多晶的反超,直至2021年多晶技術產品幾乎從市場消失。

這場技術革命由隆基綠能主導,其直接效果是加速了光伏產業的降本進程。

「我覺得從技術變革來講,隆基綠能這次選擇BC技術(Back Contact,背接觸電池技術),不亞於上一輪的單晶。」李振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一次的技術難度更高於那個階段。」

實際上,如果評選出隆基綠能2024年的年度熱詞,「BC技術」絕對會是候選。

2024年,是光伏N型電池技術大規模量產應用,並取代P型技術成為市場主流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光伏一體化龍頭企業大多設定了超八成的N型產品出貨目標佔比,並且全市場的N型TOPCon產能佔比更是接近70%。TOPCon產能布局稍顯遲緩的隆基綠能,最終選擇了另一條新型電池技術路線——在2023年9月的業績說明會上,該公司管理層正式宣布押注BC技術。

儘管BC技術相較於TOPCon存在更高的理論量產效率,被視作最接近單結晶硅電池極限轉換效率的電池技術,但該技術工序更加複雜、各環節工藝難度較高,這使得隆基綠能的選擇被一些人解讀為錯失TOPCon紅利的「挽尊之舉」。

「我們在進行技術路線上的判斷時,一是會立足於第一性原則,二是立足於未來發展空間。」李振國回應,專註BC技術是隆基綠能在考量前述兩個條件後得出的最終結論,「當我們把別人認為難的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我的競爭力就形成了。」

李振國很樸實,這位不斷帶領團隊打破光伏效率世界紀錄的企業家,每每說到技術話題時,並不會夸夸其談。而在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對話中,他對於BC技術不吝溢美之詞。

在李振國眼中,對於BC技術的投入,已然成為隆基綠能的第二次革命。「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已經對BC技術的關鍵點進行了攻克,所以你會看到今年我們開始推廣BC的二代產品。當然,這之後還有一些環節需要繼續攻關,但我相信這些問題解決後,BC的競爭力就太強了。」

自從隆基綠能開始大規模投入BC技術,公司管理層在公開交流場合都不可避免地被問及:該技術產品規划出貨情況、降本空間以及在該技術的驅動下,隆基綠能何時走出困境?

李振國給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所認為的答案:從產能貢獻上看,到2025年底,BC二代組件產能預計達到50GW,明年計划出貨二代組件20GW至30GW;BC技術還有很大降本空間,目前技術商業化進展是超出預期的。

「我個人認為,2025年將是我們BC產品大規模出貨的準備之年、積蓄之年。」李振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隆基綠能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專訪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接受光伏行業增長放緩的現實,堅定靠技術創新破局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新華社

競爭背後的深層思考

2024年,中國光伏產業陷入了惡性競爭泥潭:產業鏈價格大幅下滑,主要製造環節「失血」,海外貿易摩擦加劇。

在李振國看來,這一輪的產業動蕩程度已經超過了前幾次周期。「我們的本能反應都是,當行業調整來臨前,我們只要跑得更快,就能把別人甩在身後。但在這一輪周期中,我們發現跑得越快,『流血』越多,主要製造環節低於成本運行,所以大家現在都冷靜下來了。」

光伏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過去兩年產能大規模擴張,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投入。特別是在資本市場A股光伏公司成為融資大戶。根據業內數據統計,2022年,近60家光伏上市公司拋出了1800億元的融資計劃。而在2022年和2023年兩年里,A股光伏上市公司已經實施增發的公司數量分別為17家、14家,分別募資413.65億元、319.11億元。

融資端的降溫,是今年光伏產業競爭激烈狀態下業內開始調整擴產節奏的重要信號。與此同時,自2024年10月掀起的一場「自律運動」,亦在推動國內光伏市場重回理性競爭之路。

「前幾次行業的調整幾乎都是通過價格下行、市場迅速放量得以扭轉,但這一輪周期下,如果不在供給端採取措施,就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平衡。」李振國談道,本輪周期調整的不確定性還在於存在眾多利益相關方。例如,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在利益相關方的「保護」下,短時間內也很難退出市場。

「我覺得在自律的共識下,行業正在逐步走向正軌。」李振國也提及了導致本輪產能快速擴張的另一個深層次原因,「回過頭來看,如果當初我們對技術、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做得十分嚴格,光伏產能擴張的速度也不會這麼快。」

「真正的研發和專利保護,是需要授權。過去業內習慣使然,上下游本身也沒有形成強烈的保護意識,從而促成了在過去兩年內產能遍地開花的現狀。」李振國進一步分析,「而前幾年市場發展的速度快於產能擴張的速度,即便一些專利被人侵權使用,但市場上產品供小於求,大家就不會在意。」

不可否認的是,激烈競爭的出現倒是給過熱的光伏產業潑下了冷靜之水。龍頭企業在宣布主動減產、降低開工率之時,亦在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我認為國家還會加大對知識產權、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當然企業也要主動去構建技術專利護城河,這是長遠之計。」李振國強調。

「今年我們還在堅韌前行。」技術出身的李振國相信,技術革新依舊是破除當前光伏行業困境的重要手段。「市場發展的速度肯定沒有以前那麼快了。我們沒有辦法預知政策、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能把握在手裡的一定是創新。」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
四川新網銀行高層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長,朱韜擬接棒 - 天天要聞

四川新網銀行高層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長,朱韜擬接棒

微成都報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披露202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該行原董事長王航因工作原因,於2024年6月起不再擔任董事、董事長及專門委員會職務。同時,該行已選舉朱韜為新任董事長,其董事長任職資格尚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核准。▲圖源:四川新網銀行官網簡歷信息顯示,朱韜曾任中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