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乳山市豪邁重型海洋裝備產業園生產基地,兩個用於海上採油平台的撬塊製造接近尾聲。作為2024年山東省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豪邁重型海洋裝備產業園已完成投資6.4億元,自投產以來,企業一直都是滿負荷生產狀態,目前三期項目已經動工。
俯瞰乳山市豪邁重型海洋裝備產業園。辛戈 攝
企業「接二連三」式投資,反映了對當地發展的信心。近年來,乳山市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堅持用「心」服務、認真答「題」,積極營造「活商、親商、安商、便商」的良好氛圍,助企紓困解難題,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管家式」服務
引來「接二連三」投資
「產業園主要生產壓力容器、功能性撬塊等千噸級以上大型設備,已完成投資6.4億元。」豪邁重型海洋裝備產業園副總經理趙祉緒說,如今,企業手握訂單量充足,生產火熱,已實現產值6億元,預計全年產值7億元。
時下,豪邁重型海洋裝備產業園三期項目正在進行車間基礎施工,將生產海上能源平台裝備、氫能領域隔膜壓縮機等,全面達產後,預計年產值40億元,稅收4億元。
企業緣何接連在乳山投資?「自項目簽約,當地就成立了服務專班,緊盯項目建設進展,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為企業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爭取了寶貴時間。」趙祉緒說。
據介紹,在了解到企業產品運輸受制於廠區周圍道路的限高、限寬和限重後,當地政府按照企業需求,對廠區道路及塢道進行升級改造,可以滿足最大單體重量2000噸、長度120米、寬度40米的重型裝備順利出港發運,並在陸路運輸、吊裝、滾裝作業以及港口裝卸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支持。
此外,作為用工大廠,豪邁公司共有在崗工人600餘名,其中不少是外地工人。根據工人訴求,當地還對公交線路進行針對性調整,方便工人上下班通勤及回家探親。
政府部門主動服務,加快企業發展,助推項目建設。自2021年入選山東省三大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後,乳山市從手續辦理、用電用水、土地儲備、政策申報等多個維度,為落地項目提供「管家式」服務,不斷推動項目快落地、早投產。
短短4年間,乳山市已初步形成集主機、塔筒、單樁、海纜等核心零部件生產及儲能、實訓、運維檢測於一體的較為完整的海上風電鏈條,實現了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突破。
「一件事」高效辦
推動政務服務提質
「沒想到,企業審批手續辦理這麼高效,原本需要一個月才能辦完的手續,如今僅需3天時間,為我們早開工爭取了寶貴時間。」11月20日,來自濰坊的王先生在乳山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企業開辦手續時表示。
工作人員在了解到王先生的訴求後,啟動了「乳山三寶一件事」辦理服務,對業務涉及的營業執照辦理、食品生產許可、取水許可的申報及現場勘驗等進行全過程指導,並提供溫馨風險提示卡片和預先介入指導服務。僅用3天時間,王先生就辦好了所有證照手續。
據了解,「乳山三寶一件事」辦理服務是乳山市結合地域行政審批業務特點,有針對性推出的一項特別服務。「近年來,隨著以牡蠣、大姜、茶葉為代表的『乳山三寶』產業在全國影響力不斷提升,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加入,相關的審批業務辦理量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乳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大力支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乳山市將「乳山三寶」相關業務辦理納入「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事項中,推出「乳山三寶一件事」,將營業執照登記、食品經營許可、食品生產許可申請等多個關聯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現了「一次取號、一窗受理、多事聯辦」服務新模式,辦理效率提高65%,成本降低40%。截至目前,乳山市已為30餘家企業提供「乳山三寶一件事」服務,最大限度壓縮了手續辦理時間。
一直以來,乳山市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手,堅持靠前指揮、主動服務、狠抓落實,積極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和「痛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乳山市堅持「集成、高效」原則,創新事項聯辦場景,制定《乳山市深入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提速提效工作方案》,圍繞企業准入准營、投資建設、經營發展等全生命周期,制定細化工作措施和責任分工,明確各服務場景牽頭部門及配合部門,完成90個企業全生命周期主題集成服務場景上線工作,累計辦理業務3.5萬餘筆,壓縮辦理環節68%,提速57%。
乳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流動服務隊」進商圈。於瑄 攝
乳山市還組建「流動服務隊」,將服務窗口前移至社區、鎮街,通過上門服務、現場受理等舉措,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今年已開展活動12次,現場辦理業務950餘項;在企業聚集地設立重點項目服務站,聯合園區推進園區事「園區辦、就近辦、幫代辦」,共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業務20餘筆。同時,探索「午間不打烊」「晚間延時辦」「節假日預約辦」等個性化服務,精準對接群眾辦事需求,靈活變通服務時間,推動政務服務「即來即辦」落地落實,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與水平。
零工市場打通就業
「最後一公里」
11月27日,走進乳山市城北零工市場,只見手機充電站、暖氣、飲水站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大屏幕上滾動發布各類招聘信息。一大早,零工市場內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邊接電話邊記下用工單位招聘人數、用工時間、薪資待遇、任職要求等信息。
「這個零工市場是去年8月成立的,平時主要針對失業人員、殘疾人、大齡群眾等重點群體開展服務,不定期舉辦零工招聘活動,幫助其實現再就業。」乳山市城北零工市場負責人張春霄說,在這裡,用工單位能夠招到相關技能工人和臨時工,快速補充臨時用工需求,市民可以找到月嫂、水電安裝、油漆木工等零工崗位。
乳山市以打造「家門口就業」體系為總抓手,在全市範圍內布局了18處零工市場、34處社區就業服務站,打造「1+18+34」家門口就業服務體系,推進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這個零活正適合我,離家近,走路十來分鐘就到了,還不耽誤每天接送孩子。」「90後」寶媽王梅一邊閑聊一邊忙著手裡的活計——製作手工穿戴甲,「這個活是零工市場幫我找的,免費培訓,按件計費,啥都不用操心。」
乳山市探索「直播帶崗」新形式。於瑄 攝
為更好地幫助群眾快就業、好就業,乳山市想方設法提升零工市場服務質量,通過辦理招聘求職登記、走訪調研企業、對接勞務中介等方式,精準掌握企業用工需求;深入摸排掌握未就業零工群體動態信息,準確掌握基本信息、就業需求、技術技能、身體狀況等情況,落實「一對一」職業指導服務;定期舉辦省級「魯菜師傅」「鄉村振興技能培訓直通車」等公益性就業技能培訓班,提升勞動者就業競爭力;開通「就業創業會客廳」網路直播間,通過「直播帶崗位」的形式,打造「互聯網+就業」新模式。
建好零工市場,不僅為靈活就業者提供了豐富的就業選擇,還充分滿足了個人多元化就業需求。截至目前,乳山市零工市場發布了2.2萬個次崗位信息,累計服務群眾2萬餘人次。
在優化市民就業的同時,乳山市持續強化提升高素質人才招引力度,組織企業參加「名校直通車」等校園招聘活動20場,舉辦大學生職業規劃訓練營、「高校學子看家鄉」等企業觀摩引才活動6場,與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菏澤職業學院、哈爾濱華德學院等院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青年就業服務站6處,今年共引進青年人才1433人、博士14人, 有效擴大了高素質人才隊伍。(Hi威海客戶端通訊員 王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