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
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
——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

周一晚間,市場聚焦哪些新聞?一起和自選哥來看看:
1、中央空管委重磅,事關低空經濟;
2、自動駕駛利好,特斯拉再度大漲。
首先,跟自選哥一起關注下低空經濟再迎重磅政策。
低空經濟又要「起飛」了!
在11月18日的2024國際電動航空(崑山)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試點。
據媒體報道,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意味著相關地方政府要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低空基建涵蓋空管系統+基礎設施,其中空管系統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石。
國海證券認為,從落地節奏判斷上,空管系統在低空基建中有望先行落地。當前外圍設備(包括通導監及相關係統)已具備較成熟的產業模式;信息系統(包括空中交管系統atm等)建設預計落地節奏最快,且傳統空管領域廠商具備先發優勢。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a股中已有這些公司有空管系統相關布局:
其次,跟自選哥一起關注下特斯拉傳出一則大消息!
作為特朗普總統競選的「大金主」,馬斯克現已成為特朗普核心圈子裡的風雲人物。美國媒體「內幕新聞」稱,特朗普勝選後,馬斯克和特朗普可謂形影不離,已然扮演起了美國「第一兄弟」(first buddy)的角色。
據媒體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團隊,計劃尋求放鬆美國對自動駕駛汽車的規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團隊正在為美國交通部物色制定自動駕駛監管框架的領導人。如果新的法規能讓完全無人駕駛汽車成為可能,那麼,特斯拉ceo馬斯克將直接受益。
受此影響,特斯拉美股盤前再度大漲8%,目前股價已經逼近了350美元大關。
此外,外資機構wedbush表示,給予特斯拉「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400美元。
最後,自選哥繼續跟大家嘮嘮a股表現。
11月18日,a股沖高回落,創業板指三個交易日跌超9%,市場超4100股飄綠,逾200股跌超9%,超百股跌停。
最近這幾記悶棍,讓市場氛圍變得微妙起來。有人還相信牛市,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已經開始罵罵咧咧……
自選哥感覺,熟悉的a股感覺又回來了!
據每經梳理,緊接上周的下跌後,周一市場傳遞出兩個重要信號:
一是,大盤未能止跌。截至收盤,主要指數紛紛下探至30日線。個股方面,不僅總體跌多漲少,跌停家數也反超了漲停家數,創近期新高。
二是,市場風格發生了較大變化。既可以說是大盤股走強、小盤股偏弱,也可以說科技成長風格走弱,破凈股、紅利資產走強。
周一盤面可以用六個字概括:「紅利起,成長落」 。那麼,市場風格大變,那麼投資者是否也要跟隨搖擺呢?
民生證券認為,這四輪行情頂部階段均出現了成交額下降、隱含波動率下降、單位換手率帶動漲跌幅回歸正常水平的特徵,且在見頂後出現明顯的風格切換。當基本面趨勢向下,更有利於博弈政策預期反轉和題材炒作,當基本面有企穩跡象時績優標的的相對優勢則會體現。市場可能將逐步從博弈低位資產和題材炒作的氛圍中走出。
興業證券表示,近期市場再次出現波動,一方面是因為美元美債大幅攀升,拖累全球風險資產表現;另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在經歷前期的大幅上漲後,短期存在一定的預期兌現的壓力。因此,在反轉邏輯的大框架下,更要關注的是這輪行情走多長。面對階段性的震蕩波動,仍建議保持多頭思維、積極應對。階段性快漲之後的顛簸、分化,其實是等一等股市和經濟的良性互動。行情震蕩向上,才能走得更遠。
海通證券發布2025年a股展望稱,居民及長線機構配置力量將推動資金面改善,增量政策落地推動宏微觀基本面改善,a股延續上行趨勢。股市中期行業主線將明晰,重視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下的科技製造、兼具供需優勢的中高端製造,此外關注併購重組受益領域及紅利資產。
自選哥梳理市場關注的投資機會發現,破凈股、房地產、小米概念等受關注。
1、超三成漲停,破凈股怎麼選?
11月15日,證監會發布實施市值管理指引。受該消息刺激,破凈股周一全線爆發。
據統計,截至11月15日,連續12個月破凈的公司共計75家。其中,11月18日市凈率低於所屬行業市凈率的公司有63家。63家公司中,結合互動平台信息,參與市值管理互動的公司數量佔比超七成,其中關注度較高(問答超5次),且上市公司完全有效回復(超50字)的公司有13家,除永泰能源外,其餘12家公司均為央國企。
除此之外,以下板塊也值得關註:
2、房地產|廣州擬出入戶新政:廣州購房並繳社保滿1年可落戶
3、小米概念|小米su7交付已超過10萬台
偏正面方面,自選哥提示關注民生銀行被舉牌等;偏負面公告方面,注意10連板大千生態提示風險等。
偏正面公告
1、民生銀行:新希望化工及其一致行動人擬舉牌本行
2、萬泰生物:九價hpv疫苗男性臨床試驗申請獲批准
3、國芯科技:集成化汽車電子線控底盤驅動控制晶元新產品內測成功
4、寶利國際:控股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股票復牌
5、會通股份:擬以5000萬元-1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6、萬里揚:控股股東擬增持不超過2%股份
偏負面公告
1、10連板大千生態:公司股價可能存在短期漲幅較大後下跌的風險
2、博士眼鏡:實控人之一及特定股東擬合計減持1.53%公司股份
3、8天7板中安科:涉及訴訟涉案金額2.87億元
4、8天7板中安科:截至目前公司沒有算力相關業務
5、8天7板粵桂股份:公司當前滾動市盈率、靜態市盈率、市凈率與同行業情況有較大差異
6、7天5板長江通信:公司股票存在換手率過高風險
7、*st鵬博: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楊學平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
1、李強: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重要程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8日參觀調研中國建築科技展。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住房和城鄉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創新賦能中國建造,著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2、六城市入選!中央空管委即將開展evtol試點 這些a股公司有布局
重要程度:★★★★
在今日的2024國際電動航空(崑山)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試點。據媒體報道,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據完全統計,a股中已有這些公司有空管系統相關布局,包括萊斯信息、四川九州、深城交、中國通號等。
3、最新進展!財政部已將6萬億元債務限額下達各地
重要程度:★★★★
11月18日,財政部發布2024年10月財政收支情況。目前,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基本發完,財政部正在制定提前下達部分2025年新增專項債券限額工作方案。此外,財政部已將6萬億元債務限額下達各地,指導督促地方抓緊履行法定程序。部分省份已經啟動發行工作,加快政策落實落地。
4、英偉達突傳利空,晶元被曝存在過熱問題!本周還將披露三季度財報
重要程度:★★★
日前,有報道稱,英偉達的新一代blackwellai晶元被曝存在過熱問題,這導致谷歌、微軟、meta等英偉達的主要客戶擔心,他們將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部署和啟動新的數據中心。針對此事,英偉達發言人回應稱,公司正與雲服務提供商密切合作,設計調整屬於正常研發流程的一部分。
此外,作為「ai總龍頭」,英偉達將於當地時間本周三(11月20日)披露三季度財報,屆時將進一步考驗美股市場的情緒。
5、小米q3營收續創歷史新高,汽車及創新業務營收近百億
重要程度:★★★
小米集團三季度「全面開花」,再度創下史上最強業績,營收連續6個季度環比提升。11月18日周一晚,小米集團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三季度,小米營收同比增長31%至925.1億元,經調整後凈利潤同比增長4.4%至62.5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及創新業務營收97億元,毛利率為17.1%。
6、高盛直呼:去買黃金吧!明年金價將站上3000美元
重要程度:★★★
高盛集團在一份最新報告中寫道,受央行需求和美國降息的影響,黃金明年將上漲至創紀錄水平。高盛將黃金列為2025年大宗商品交易的首選,並表示,在唐納德·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金價可能會延續上漲勢頭。高盛分析師daan struyven等人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買入黃金吧。」他還強調,2025年12月前金價的目標將站上每盎司3,000美元。
除此之外,以下消息也值得關註:
7、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見美國城堡證券首席執行官趙鵬。
8、股價跳水跌停!銀邦股份回應:可能有遊資砸盤。
9、財政部:1—10月證券交易印花稅866億元 同比下降46.4%。
1、拜登據稱允許烏使用美製武器打擊俄腹地 俄方警告三次世界大戰風險
在拜登距離卸任美國總統僅剩兩個月之際,他似乎正尋求讓俄烏衝突升級。有媒體周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拜登政府已經允許烏克蘭使用美製武器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俄羅斯高官警告稱,俄方將把美放鬆對烏克蘭使用美製武器的限制視為事態的重大升級。
2、高位下挫10%,印度股市泡沫崩了?高盛警告可能還會更糟
自9月27日創下歷史高位以來,印度sensex指數累計下跌10%,市場開始擔憂印度股市泡沫是否已經破裂。近日,高盛分析師發布報告警告稱,消費放緩、盈利受阻,印度股市的困境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
3、「戒不掉」中國!全球最大鋰生產商:將供應鏈轉向西方不可行
全球最大鋰生產商雅寶公司首席執行官kent masters近日表示,在北美和歐洲建立供應鏈,繼而從中國手中奪回關鍵礦產的控制權,這在經濟上並不可行。鋰對電動汽車行業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原材料。masters在接受採訪時稱,由於當前鋰價偏低且運營成本高昂,若將這種供應轉向西方,將「不會帶來回報」。
聲明:以上內容均為騰訊自選股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來源:騰訊自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