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號稱工業的血液,一直以來,每一個工業化國家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在石油領域處於領先水平。曾經美國被中東石油制裁,導致通脹高啟,最後美國用了近40年時間,走到了全球石油領域的前列,尤其是美國的頁岩油。
而就在美國認為,中國雖然是最大工業化國家,要用曾經中東使用過的招數對付中國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中國的石油產量不光排到了世界第五,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石油產業相關的技術更是遙遙領先,中國當下已經擺脫石油依賴了嗎?
中國石油開始超越
提起石油很多人都會想到,我們的石油進口量達到使用量的近7成,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工業受限於石油,甚至更被美國遏制著石油延後,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2023年的油氣產量超過了3.9億噸,這個數字,如果放在全球,其實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國家,更是排在美國、沙特以及俄羅斯之後,第五的位置。
可以說,按照總的產量來說,我國並不弱。但是為何在所有人的心中只有我國石油弱於全球其他國家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國石油產量和石油使用量之間不匹配導致的。因為根據數據顯示,我們一個國家每年消耗的石油總量差不多是7.6億噸左右,而我們的油氣產出卻只有3.9億噸,這裡邊就有巨大的差額。
而這個差額只有通過進口才能彌補,這就導致了,很多人看到的那樣,中國油氣稀少。
其實按照數據來說,是這樣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裡邊是存在著很大的誤差的,因為我們當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化國家,而且中國的工業商品不只是只供應中國消費者,而是供應了全球消費者。
這也就是說,中國市場消費量其實包含了國際社會的一部分的。如果只按照我們自己的消費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
而且中國的石油真的落後嗎?其實並不是,因為中國的石油分布和其他國家不同,沙特的石油開採是最容易的,俄羅斯的是儲量巨大,而我們則是開採難度比較大。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我們曾經還是石油出口國,而到了本世紀隨著中國工業化速度的加快,這才導致我們的石油消費感覺到壓力,選擇了進口。
其實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工業化速度太快,而不是我們的石油技術太落後。其實在當今世界,要論全球石油技術,我們或許已經不僅僅排在全球第五的位置了,而是應該更加的靠前。
中國石油破局之路
雖然我們沒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但是我們可以掌握先進的技術,這就如同,我們雖然沒有儲備全球的稀土,但是我們的稀土提煉卻幾乎佔據了全球的近9成左右,而這就是我們的發展方向。
其實到了今天,全球看似沙特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石油出口巨大,但是他們依然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石油的尋找以及開採和提煉。
而對於石油的尋找這一點,中國早就已經在全球處於領先的地位了。要知道,過去都是通過所謂的地理分析然後再人工尋找,而當下我們卻可以通過衛星等技術,對一些地方的地理結構進行分析,再通過科學技術分析和探測,從而找到油田。
這也就有了,中國能夠找到的油田,其他國家卻直接找都找不到,對於這一技術,中國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了。
而在提煉領域更就不用提了,因為中國每年巨大的石油消耗,讓中國每年進口全球各地的原油到中國提煉加工,這就導致,中國的石油提煉技術也處於領先地位。
而且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石油技術如何突破,但是始終都在石油圈子裡邊,無法完成突破。而對於我們來說,另闢蹊徑才是出路。
過去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想要發展工業就得大量的進口石油,這就導致,我們的工業是永遠被石油所限制的。
所以想要擺脫這一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發展電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而且這也是我們一直推動的方向,讓石油工業轉變成為電力工業,讓我們的更多工業從燒油到用電。
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在電力方面,我們是有絕對的話語權,不管是光伏產業,還是在核電領域,我們早就已經處於領先地位。
更為重要的是,在電力輸送領域,中國的特高壓技術,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的標準。而且我們龐大的沙漠更是能為我們的光伏發電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就導致我們是有很大的潛力擺脫這一塊的。
而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完成石油工業到電力工業的切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工業化不再受到油價的限制和石油產量不足的困擾。
而且這樣的發展更能打破石油美元的困局,對於我們來說,好處是非常大的。而排除掉我們每年燒掉的石油,剩下的部分,我們完全可以滿足。這也將徹底地改變世界格局。而我們也將再無更多的限制。
信息來源:
中國政府網:《2023年我國油氣產量當量超3.9億噸》
中國經濟時報:《國內石油產量不如穩步增長階段》
光明網:油氣勘探核心技術獲突破!中國石油勘探院發布移動式測量成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