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星期三說,美國「非常關注」中國對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在她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礦產和原材料的需求正在飆升。鎳、銅、鋰和鈷等金屬的最終用途非常廣泛,包括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
中國是關鍵礦產供應鏈中無可爭議的領導者,約佔全球稀土礦產和材料產量的60%。美國官員此前曾警告說,在轉向低碳能源的背景下,這構成了戰略挑戰。
「這是我們在美國非常關注的供應鏈環節之一。我們不想過度依賴那些價值觀與我們不同的國家,」格蘭霍姆周三在被問及中國作為重要礦產供應國的主導地位時說。
格蘭霍姆在法國巴黎出席國際能源署2024年部長級會議期間表示,美國正在更新自己的法規,包括一項已有150年歷史的採礦法,以確保關鍵礦物的「可持續和有效」開採。
格蘭霍姆說:「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將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朋友合作,這也是我們在國際能源署提出的議題之一。」
他說:「我們知道,所有國家都希望確保我們擁有關鍵礦產的關鍵儲備,並允許我們使這些儲備的供應多樣化。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這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作為對關鍵礦產需求快速上升的一部分,國際能源機構警告稱,目前的供應不足以滿足能源行業轉型的需要。這是因為許多能源轉型要素的生產具有相對較高的地理集中度。
例如,大多數稀土儲量位於中國,而越南、巴西和俄羅斯也是稀土儲量的主要國家。
當被問及美國能以多快的速度促進合作和生產,以確保它不會在關鍵的礦產競爭中失利時,格蘭霍姆回答說:「合作可以很快解決。美國的生產將需要更長的時間。」
「我們強烈認為,這些關鍵礦物的開採和加工都必須由美國或我們的盟友來解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正在密切合作,以確保我們已經確定了我們能夠向清潔能源經濟過渡所需的原材料或關鍵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