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第一股」品渥食品跌落神壇:股價業績雙殺,進口牛奶日期過久問題待解

2024年02月02日07:30:04 財經 1637
「進口食品第一股」品渥食品跌落神壇:股價業績雙殺,進口牛奶日期過久問題待解 - 天天要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方鳳嬌 胡金華 上海報道

國內原奶產量充足,乳業市場進入到短期調整階段。在此背景下,品渥食品首當其衝。

1月29日,品渥食品(300892.SZ)公布了一份黯淡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凈利虧損超過6800萬元。對於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品渥食品歸結為消費疲軟、需求減弱以及產品採購價格上漲。

對業績表現及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等相關事宜,品渥食品相關負責人並未正面回複本報記者,只是說「不接受採訪」。

不過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並不看好品渥食品。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內牛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德國代工為主要產品結構的品渥食品,沒有太多增量機會與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從長期戰略而言,品渥食品並沒有太多的增長空間,這也是公司高管持續減持的核心原因,因為看不到公司未來的前景。

公司發展前景不明,股價也「跌跌不休」不斷刷新歷史新低。截至2月1日收盤,品渥食品下跌3.64%,報收18.81元/股,盤中股價最低觸及18.20元,創歷史新低。掌舵人王牧或許未曾料想,頭頂「進口食品第一股」的品渥食品如此之快便跌下神壇。

業績、股價雙雙下行

品渥食品2023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800萬元—92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120.3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虧損7650萬元—1005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35.45萬元。

對於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品渥食品方面表示,公司主要從事乳製品、啤酒、糧油調味品以及穀物的開發、進口、銷售的業務,報告期內,國內的乳製品等消費疲軟,市場需求減弱,導致本年度營業收入下降。

此外,公司主要從德國、法國歐洲國家進口乳製品、啤酒、糧油等產品,由於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給歐洲企業供應鏈帶來較大壓力,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升推動了歐元區通貨膨脹水平的上升,公司國外供應商的乳製品、啤酒等生產的原料和製造成本增長較多,公司 2023 年進口乳製品、啤酒等產品的採購價格上漲明顯,導致成本增加,利潤減少。

品渥食品創立於1997年,其業務經營模式為與國外供應商合作,由供應商進行生產加工,原裝出口至國內,品渥食品進行品牌推廣、銷售,主要產品為德亞牛奶瓦倫丁啤酒、品利橄欖油以及穀物餅乾點心等食品,2020年9月品渥食品在深交所上市。

自上市以來,品渥食品業績並不盡如人意。2021年,在收入增長9.84%的情況下,其凈利潤大降29.72%。

上市第二年開始,營收便開始下滑,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5.39億元,同比下滑6.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120.38萬元,同比下滑88.2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45萬元,同比下滑99.53%。自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其凈利已出現虧損。直至2023年凈利三連降,並出現上市以來的年度首虧。

業績疲軟之下,公司股價「跌跌不休」。自2020年12月16日衝上歷史高點87.66元後,品渥食品股價一路走低,早已破發,並不斷刷新歷史新低,截至2月1日收盤,跌3.64%,報收18.81元/股,盤中股價最低觸及18.20元。

隨著股價連續下行,近年來公司高管低位減持股票,並引發投資者關注。對此,品渥食品方面表示,公司管理層減持系個人資金需要,公司將不斷加強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緊抓行業發展機會,努力提升公司及股東的價值。

增長空間存疑

品渥食品增長難,既有外因,也有內因。

從市場環境來看,國內原奶產量充足,同時,國內的乳製品等消費疲軟,市場需求減弱。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牛奶產量達到了約3932萬噸,同比增長6.8%,牛奶產量創下新高;2023年國內牛奶產量4197萬噸,同比增長6.7%。

與此同時,國產牛奶品牌逐漸崛起,進口牛奶的光環逐漸褪去。此前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三處一級調研員胡舒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乳製品進口量在經歷前十年的快速增長後,2022年呈現量減價增趨勢。2023年上半年,進口下降趨勢減緩,出口增長較快。從進口乳製品貿易情況來看,我國包裝牛奶、酸奶進口液態奶需求在下降。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乳製品市場環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市場競爭的加劇、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的增長面臨一定的挑戰。

但從內部來看,品渥食品也有自身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進口牛奶的日期過久問題。品渥食品主要通過反向代工的方式,將國外的牛奶、啤酒、糧油等產品,在原產地進行包裝之後,運往國內銷售。

德亞牛奶是品渥食品的主打產品,近年來,德亞品牌為品渥食品貢獻了近八成營收。德亞全脂牛奶保質期達12個月,同行業可比公司伊利金典純奶保質期為6個月。

朱丹蓬認為,從質量角度而言,品渥的牛奶比蒙牛伊利等國產巨頭相差很遠。因為從德國運過來時,為保證牛奶的食品安全,採用的是超高溫巴氏消毒法,雖然保質期更長,但會殺死牛奶里的活性分子,不能保證留存同樣的風味和營養物質,這也導致它缺乏產品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

因此,在朱丹蓬看來,品渥食品並沒有太多的可持續性,隨著國人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知識不斷進步,像德亞這一類的乳品會被消費端所拋棄,連帶著品渥的整體發展都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如何破局

在「內憂外患」之下,如何謀求增長也是品渥食品在考慮的問題。

詹君豪認為,消費者對乳製品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市場上乳製品品牌的增多,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企業需要通過差異化的品牌定位以及加強品牌傳播來提升市場佔有率。

此外,原材料價格波動、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企業需要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來應對。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的日益嚴格,這對企業生產經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企業還可以通過開創新品類以此來獲得增量市場。

市場需求的疲軟可能與宏觀經濟環境、消費者信心、產品價格以及健康趨勢等因素有關。詹君豪預計今年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但這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經濟復甦的速度、消費者信心的恢復、企業的價格策略調整以及新產品的推出等。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

如果俄烏衝突持續影響歐洲的能源和食品供應鏈,對於品渥食品而言,今年預計原材料和製造成本將繼續面臨上漲壓力。不過詹君豪認為,這也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衝突的發展、全球經濟形勢、貨幣政策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等。品渥食品可能需要通過長期合同、價格風險管理工具或者尋找替代供應商來降低風險。

為了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品渥食品瞄向了乳酪。近期,品渥食品宣布上海市松江區的德亞乳酪工廠正式投產。據公告,該項目投資超1億元,預計年產量達4032噸,是品渥食品第一座完全自主自建的工廠,首期引進小圓乳酪、手撕乳酪兩條生產線。品渥食品總裁王牧在該項目的開工儀式上稱,德亞乳酪將利用20多年建立的全球食品資源優勢,推出更豐富的乳酪產品。

「品渥食品布局乳酪市場是一個有潛力的戰略選擇。」詹君豪認為,因為乳酪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乳製品,在中國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隨著中國消費者對西式快餐和烹飪方式的接受度提高,以及對高品質生活追求的增加,乳酪的需求有望增長。品渥食品通過自主建設和生產,可以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和成本,同時響應市場變化。能否成功還取決於品渥食品能否推出差異化品牌定位的產品及渠道建設能力。

在詹君豪看來,乳製品賽道發展前景總體廣闊。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乳製品作為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的食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同時,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乳製品市場也不斷湧現出新的消費需求和品類。因此,對於具備品質管控、創新能力、市場拓展能力的乳製品企業來說,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機遇。然而,企業也需應對市場競爭、食品安全等挑戰,不斷加強自身實力和品牌建設,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或是股神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或是股神最後一次

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召開,巴菲特在會上宣布,年底交棒給接班人,所以,雖然巴菲特沒說,但很可能這是巴菲特主持的最後一次參加股東大會,未來巴菲特不再是決策者,那麼是否參與股東大會完全看巴菲特自己的意願....
金價,大幅下跌! - 天天要聞

金價,大幅下跌!

「五一」假期期間,記者對黃金消費市場進行走訪發現,隨著國際金價高位回落,疊加節日促銷,品牌首飾金報價普遍跌破千元/克大關,部分品牌首飾金報價重回「8字頭」。資料圖,圖源:新華社金價回調Wind數據顯示,近期,國際金價整體回落,COMEX黃金期貨5月2日收報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點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
國際金價回落,有品牌金飾報價重返「8字頭」,金價後市走勢如何? - 天天要聞

國際金價回落,有品牌金飾報價重返「8字頭」,金價後市走勢如何?

每經編輯:畢陸名Wind數據顯示,近期,國際金價整體回落,COMEX黃金期貨5月2日收報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點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48%。受金價回落影響,品牌首飾金報價普遍跌破千元/克大關。其中,老廟黃金報價987元/克,六福珠寶、老鳳祥、周六福、周大福報價998元/克。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五一」假期,各大...
美財長稱美印可能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美財長稱美印可能達成協議

4月29日,美財長貝森特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專訪時,稱有許多國家在和美國進行談判,而他認為印度會是首批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之一。 這並非完全沒可能,但關鍵在於印度是一個金磚....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著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