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中國企業國際化頻遭海外限制的背景下,《合規國際化:中國企業走出去合規風險防控指南》針對中國企業面臨的外國投資安全審查、反壟斷調查、數據安全、知識產權、反商業賄賂、出口管制、反傾銷、反補貼、勞動用工、環境保護等10類主要境外合規專題,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提供了前瞻的、務實的、可操作的合規解決方案。
日前,本書作者張小鳳及其任職的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憑藉其創新的「三線四維十二鍵」國際化合規治理模型及合規實踐,榮獲首屆企業法治建設合規管理創新典型案例。該模型在書中亦設專門章節予以介紹,體現了其理論的創新性與實踐中的可操作性。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韓立余,均提筆作序,力薦此書。現將高子程、韓立余兩位名家序言節選刊錄於此,雖是推薦語,亦有思索言,讓我們一起從現實出發,揭示背後原因所在,總結可行方案。
名 家 薦 序
中國企業走出去是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整合全球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國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善用國際規則,維護合法權益,任重道遠。涉外法律服務是法律服務領域的短板,其中,合規風險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複雜課題,因為國際化企業的組織、業務、客戶、員工等跨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涉及風景各異的法系法規、宗教信仰、文化習俗,涉及數據隱私、知識產權、環境保護等多個種類、多個司法轄區的合規風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企業涉外合規著述,對企業走出去具有指引、借鑒作用。
張小鳳女士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法律合規部門管理者,作為公司律師,深度參與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化進程中的涉外合規工作。她結合多年法律實踐和合規工作經驗,大膽探索、總結經驗,入微思考,完成了本書,對當前企業國際化現實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參考見解,體現了作者求真務實的前瞻思維和實踐理性。
本書邏輯清晰完整,語言簡潔透徹,內容深刻紮實,知識觸點密集。全書三編十八章,為企業走出去提出了明確的合規參考,設計了前瞻、系統的合規治理模型,相對全面地分析了企業國際化運營常見的反壟斷、勞動用工、知識產權、環境保護等10類專項合規領域的相關國際規則、部分東道國法律風險和應對策略。全書涵蓋了企業涉外合規相關理論、規則、管理工具與案例,輔助以專業知識的延伸閱讀,針對國有企業涉外合規特別問題進行了專題分析。就廣度而言,本書相關知識觸點非常豐富,能夠助力企業國際化運營合規風險防範的基本需要,同時,具有以下特點:
1.開創性。近年來關於合規的研究增多,但關於涉外合規的論著鮮見,尤其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涉外合規論述,對企業走出去、國際化運營合規風險防範提供借鑒,具有開創性的特點。
2.前瞻性。本書將涉外合規與數字經濟、氣候變化等人類發展的全球性新問題相結合,為我們提供了涉外合規思考的全球視野;同時,主張前瞻性地構建事前防範性的企業合規風險防控體系,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有利於涉外合規的低成本、高效率並取得實效。
3.融入性。本書將企業涉外合規與企業運營管理、團隊塑造和文化建設相結合,實現了企業合規與企業日常運營管理的高度融合,將企業合規作為驅動企業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系統能力來設計、統籌和運用。這是多年大型企業集團合規管理經驗的公司律師特有的長處。
4.實用性。本書為企業完善涉外合規治理提供了體制機制模型參考,針對十大主要涉外合規風險提出了可操作、可複製的風險防控策略和應對工具,針對若干合規管理流程列示了合規管理表單,是一本拿來即可參照使用的企業國際化合規操作範本,具有較強的示範、參考作用,可作為企業涉外合規風險防控的「口袋參考書」。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希望作者持續守正創新、求真務實的專業精神,把握大局意識和法的理念,以實際行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企業涉外合規風險防範與管控,為企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公司儘可能地發揮作用。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小鳳女士囑我為其新作寫序,本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我躊躇再三。作為大型國有企業法務負責人,小鳳女士具有深厚的法律底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其視野和體會非一校園學者所能比擬;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於小鳳女士而言是弄潮兒向濤頭立,於我卻是被動適應、感悟遲緩。後轉念一想,自己的這種猶豫不正好說明小鳳女士這一新作的意義嗎?為何不向讀者熱情推薦這一浸透著小鳳女士敏銳觀察、深刻思考的時代問答呢!
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樣,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世界格局演變、歷史發展周期。抽象地說世界分分合合是容易的,具體地處理面對的棘手問題是困難的。當今世界,經濟深刻調整,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制受到嚴重衝擊,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加大。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在這關乎各國利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要歷史關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應該堅持開放的政策取向,旗幟鮮明地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提升多邊和多邊開放水平,推動各國經濟聯動融通,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重要講話為新時代中國國際經濟法研究以及中國企業國際化涉外合規實踐指明了方向,賦予了新的使命。小鳳女士所做的工作正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踐與探索。
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採取國際化經營,但同時面臨著新的法律制度和營商環境帶來的「危」與「機」。熟悉國際規則以及這些國家的相關立法,並處理好境外合規與業務發展以及經營管理的關係,有效防範境外合規風險,成為中國企業必須做的功課。
站在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節點,小鳳女士對中國企業國際化涉外合規研究具有很強的敏銳性和前瞻性。我很高興看到如此一本具有時效性和實用性的著作問世。本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具有現實價值。面對當前逆全球化思潮盛行、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中國企業頻遭制裁,本書主張克服規則之不完美、反制規則之濫用,重塑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新規則,並針對中國企業跨越陷阱、重塑規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提供了具有實效性的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具有現實價值。
第二,具前瞻性和創新性。企業合規尤其是境外合規,在中國理論界和實務界都是一個新課題。2022年是中央企業合規管理強化年,國資委於2021年年底提出要加強涉外法律合規風險防範。本書前瞻性地並創新性地提出了「數字化將成為合規治理體系的終身伴侶」、「驅動性是企業合規制度的生命」、「ABOSOL」合規制度體系模型以及「十二鍵儀錶盤」合規管理機制等新理念和新方案。選題緊貼時代脈搏,踐行了新時代涉外法治和企業境外合規的新戰略、新使命,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
第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複製性。本書基於作者近30年來實踐經驗和理論思考,提供了涉外合規體系建設的解決方案,並在規則分析的基礎上,針對近10項境外合規專題,提出了50多項應對策略,對中國企業國際化如何沉著、合理、合法地處理和應對相關境外合規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具有一定的可複製性。
小鳳女士不是從事教學科研的學院人員,也不是從事法律研究的公務人員,能夠在繁忙的企業實踐一線、繁重的工作之餘靜下心、潛心思考、形成著作,且將法律規則與商業管理深度融合,實屬不易。我支持並鼓勵小鳳女士的這種探索,也希望本書能夠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境外合規之路提供支持、指引和幫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WTO爭端解決專家組成員,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