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北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發展

2023年11月14日01:32:05 財經 1545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劉嘉楠 丘劍山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舉措。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推進『鏈長+鏈主+鏈創』機制 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會上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機構介紹了如何加快湖北省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全過程融合、全要素參與。

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北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發展 - 天天要聞

新聞發布會現場

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湖北省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實力全國一流。擁有4個國字型大小人工智慧重大創新平台。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武漢超算中心共同構成全國首個集人工智慧和超算的多樣化雲服務化算力集群,其中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獲批成為華中地區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

近期,湖北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湖北省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會上,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俊介紹了相關情況。

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北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發展 - 天天要聞

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俊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實施以武漢、襄陽宜昌三大科創中心為核心支撐,以「光谷」「車谷」「網谷」三大區域載體為先導引領,以產業底座、融合應用、行業服務三大核心領域為突破方向的「333」發展路徑,加快推進全鏈條貫通、全過程融合、全要素參與,將湖北打造成為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創新、應用示範和產業發展高地。

在主要目標上,《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在智能晶元、多模態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視聽覺信息智能識別、自動駕駛等重點領域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100項以上,新建全國重點實驗室1-2家,打造省級創新平台5家以上,培育3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家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產品),打造5個以上行業大模型和500個以上應用示範場景,基本形成關鍵技術領先、特色應用引領、軟體硬體均衡發展的產業體系,人工智慧總體技術與產業發展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突出人工智慧這個關鍵變數

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以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快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2022年全省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約516億元,同比增長32.6%,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一。

會上,湖北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曉華介紹,湖北省先後制定發布了《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湖北省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技改13條」「數字經濟新15條」等政策措施,圍繞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揭榜挂帥等方面予以資金獎補。

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北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發展 - 天天要聞

湖北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曉華

與此同時,湖北省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加強智能晶元、大模型技術的研發突破,打造了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拳頭」產品。億咖通7nm車規級晶元龍鷹一號已成功商用,黑芝麻2代4款智能晶元完成流片。光迅科技1.6T高速光模塊在第24屆光電博覽會上實現首發。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發布「紫東太初」大模型2.0版,打造全棧國產化的通用人工智慧底座。

強化企業主體培育,依託本地場景資源優勢,緊盯拓鏈補鏈強鏈關鍵環節,先後引進騰訊、曠視科技海康威視等一批人工智慧領軍企業落戶武漢。支持庫伯特科技、傳神語聯網等一批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加速形成涵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較為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鏈條。截至目前,武漢市人工智慧企業數已達650家,較去年底增長35%。其中,上市企業1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

「2022年全省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約516億元,同比增長32.6%,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一。」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曉華介紹,下一步,將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突出人工智慧這個關鍵變數,進一步深化人工智慧產業鏈「鏈長+鏈主+鏈創」融合工作機制,以製造業為重點,紮實推進技術攻關夯基、智能產品升級、產業集聚培育、示範應用賦能、產業生態創新五大行動,努力將湖北省打造成為全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新高地。

開發核心產品,加強產業合作

作為國內汽車智能化晶元頭部企業和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鏈鏈主企業,芯擎科技專註於高性能車規級晶元及解決方案的研發,現已成功量產國內首款7nm車規級智能座艙晶元「龍鷹一號」,實現了國產高端汽車晶元領域的技術突破。

會上,作為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鏈鏈主企業之一,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公司總經理汪子元介紹了該企業未來三年發展計劃,以及如何助力產業鏈協同共進發展。

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北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發展 - 天天要聞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公司總經理汪子元

汪子元介紹,預計明年初,芯擎科技將推出對標國際最先進產品的高階自動駕駛晶元AD1000,AI算力將達到256TOPS,將填補這個算力等級的國產自動駕駛晶元空白,並有力支持車企艙駕一體的技術架構趨勢。同時,芯擎正在布局下一代智能座艙晶元、下一代智駕晶元、高階網關晶元、車載中央處理器等,打造覆蓋汽車智能化應用全場景的高端晶元解決方案。

未來三年隨著產品的不斷創新和業務的全面擴展,芯擎科技將致力於推動汽車高端晶元產業鏈的合作共贏,引領車規級高算力晶元國產化,助力人工智慧產業鏈在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延伸。同時,立足技術優勢,芯擎科技將從立足技術優勢,開發核心產品;加強產業合作,服務生態建設;參與標準制定,擴大行業影響力;推進人才培養,加強和鏈創機構合作;拓展海外市場,參與全球合作等五個方面助力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的高效協同發展。

賦能千行百業,夯實創新基礎

作為鏈創機構,發布會上,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王金橋介紹了在支撐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方面,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如何發力。

王金橋談到,作為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鏈「鏈創」平台,將遵循「立足武漢、輻射中部、服務全國」的發展方針,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雙輪驅動,著力建設「紫東太初」大模型開放服務平台,與「鏈主」企業一同推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千行百業,促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相融合,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

力爭2025年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湖北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全鏈條貫通發展 - 天天要聞

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王金橋

基於「紫東太初」多模態大模型,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打造了典型示範應用,並搭建全棧國產化自主可控的紫東太初大模型開放服務平台,全力打造湖北省數字經濟智能底座,深入融合行業場景,為深入建設具有示範引領效應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該院將進一步發揮「紫東太初」大模型創新引領作用。準確把握國內外人工智慧發展方向,聚焦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持續提高大模型技術能力,迭代大模型版本,堅定不移開展全棧國產化多模態大模型的攻關工作,提高湖北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影響力,強化夯實人工智慧產業鏈的創新基礎。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外送特高壓工程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外送特高壓工程投產

5月8日,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隴東—山東工程)竣工投產,標誌著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運,實現了能源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緩解了華北地區能源短缺與西部資源富集的矛盾,對於推動能源轉型、
中消協公布一季度八大消費投訴熱點! - 天天要聞

中消協公布一季度八大消費投訴熱點!

5月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同比增長33.33%,解決2612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投訴熱點問題主要涉及電影消費、交通出行、信用租賃消費、共享經濟消費、婚戀服務、新能源...
邱智銘: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躍升 - 天天要聞

邱智銘: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躍升

在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上,不少傳統製造企業主動升級,以科技轉型為核心驅動力,吸引了國內外採購商的關注。科技產品在廣交會上獲各國採購商關注。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我們在展會期間累計接待了超3000批次客商,吸引
港股消費ETF(513230)逆勢翻紅,機構建議關注海外不確定性升高下具備政策預期的港股內需消費 - 天天要聞

港股消費ETF(513230)逆勢翻紅,機構建議關注海外不確定性升高下具備政策預期的港股內需消費

5月9日午盤,港股消費板塊持續攀升,相關熱門ETF中,港股消費ETF(513230)逆勢翻紅現漲近0.5%,成交額突破3000萬元,盤中交投持續活躍。消息面上,商務部官網消息,近日,《旗幟》雜誌刊登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署名文章《大力提振消費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文章指出,要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