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南深
繼7月31日公告2023年上半年或虧損之後,8月10日晚碧桂園披露了具體的虧損金額,預計落在450億至550億元範圍。2022年全年,碧桂園的凈虧損金額是60.5億元。
此輪房地產行業下行周期,碧桂園在龍頭民營房企中堅挺最久,但仍難逃周期影響。8月7日,碧桂園未能支付兩筆美元債利息,因還有30天支付寬限期,不能算實質違約,但也刺激了部分投資者的神經。8月8日,碧桂園坦承,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性壓力。

此次公告中,碧桂園管理層進行了深刻反思,認為對市場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續度估計不足,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不夠及時有力。後續公司稱將從四方面著力,扭轉當前的困局,一是全力以赴保交付;二是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三是保障經營有序開展;四是加強特殊時期的組織領導。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房企虧損比例仍較大,截至7月31日,港股、A股中已有超過70家地產企業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有44家預虧,佔比超過六成。
上半年虧損450億-550億元1-7月銷售額1408億下滑35%
8月10日,港股上市房企碧桂園(02007.HK)發布公告坦承,雖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場整體尚未回暖,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導致2023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虧損,特別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壓力。
根據公告,2023年1-7月,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金額人民幣1408億元,同比下降35%,較2021年下降61%;7月單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人民幣121億元,連續第四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60%,較2021年下降78%。
由於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疊加外匯波動造成預期凈匯兌損失,碧桂園預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之凈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50億元至人民幣550億元。
碧桂園在公告中指出,過去一段時間,面對行業整體極端困難的局面,公司上下一心,千方百計開展自救。
一是竭盡全力保障現金流安全,以「最小代價,最大價值」為目標,加快銷售回款和應收債權回收,積極拓展融資,努力盤活大宗及難去化商業類沉澱資產。
二是最大限度削減支出,以銷定產,嚴控無效產能、壓降各項非核心非必要的經營支出;加強費用管控,除剛性費用外,其餘費用盡量適用歸零原則;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嚴控銷管費用,銷管費用占收入比例自2017年到2022年連續6年下降。
三是董事會主席兼控股股東楊惠妍大力度支持,上市至今控股股東及其家屬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公司摺合約386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計提供摺合約66億港元的無息無抵押借款。
四是全力做好保交付、保信用工作。2022年交付房屋數量總和接近70萬套,公司預計今年還要交付70萬套房屋,上半年已順利完成27.8萬套的交付任務,交付量繼續穩居行業第一,且不存在逾期未交付的情況。
管理層深刻反思擬四措施扭轉當前困局
雖然碧桂園公司上下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場整體尚未回暖,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導致2023年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虧損。特別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壓力。
對此,公司管理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稱雖然對本輪市場調整周期有預判,但對市場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續度估計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應對措施,未能洞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已發生重大變化,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不夠及時有力。
公告中,碧桂園稱「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公司將堅守責任、全力自救,採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努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一是全力以赴保交付,「這是樓市的安全底線,是公司最重要的企業責任,亦是全體員工高度共識的目標」。碧桂園稱,將通過落實主體責任、專款專用、嚴格管理預售監控資金等方式,切實保障全國範圍內項目的運轉並完成保交樓任務,兌現對業主的承諾。
二是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公司將與各持份者溝通,並考慮採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來長遠發展,為各持份者保存價值、維護利益。
三是保障經營有序開展。目前碧桂園凈資產充足、土儲充裕,截至2022年年底,凈資產約人民幣3096億元,總權益可售資源約人民幣12083億元(其中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人民幣9555億元)。公司將盡最大努力做好銷售,努力盤活酒店、寫字樓、商鋪等沉澱資產,同時加強內部管控,進一步精簡組織、減少行政管理費用開支,改善經營效益,更好保障供應商、合作方等各利益相關方的權益。
四是加強特殊時期的組織領導,為更好地應對當前困難,公司成立了由董事會主席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統籌協調、高效決策、有力推進,努力渡過難關。
碧桂園堅持到「最後一刻」8月上旬仍兌付兩筆公司債
銷售收入下降、盈利能力變弱、境內外融資環境持續惡化,導致房企資金鏈緊張。2021年以來,國內房企接連違約,以旭輝、遠洋為代表的示範性房企也曾遭遇風波。碧桂園已堅持了近兩年,尚未發生實質性債務市場違約,算是撐到最後的民營房企之一。
中國基金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至今,融資環境艱難,碧桂園在融資性現金流持續凈流出的情況下,仍竭盡全力安排境內外融資本息的償付,可以說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實際上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上旬,碧桂園還努力兌付了兩筆公司債。
一筆是在2023年7月27日,碧桂園地產集團提前匯出資金,償付在8月1日到期的人民幣債券、存續規模約為22億元人民幣的「19碧地02」。另一筆是在2023年8月7日,提前兌付8月10日到期的「20碧地02」本息。
分析人士指,化解階段性流動性風險,碧桂園站在一個正在好轉的市場窗口期。目前房地產宏觀環境在改善,全國各地不斷拋出「認房不認貸」、暫停限購限售等政策利好。中信建投證券地產分析師竺勁認為,伴隨政策持續落地落實,7月銷售和融資狀況應視作今年的底部位置,後續都會出現改善。
另外,碧桂園在財務管控上長期堅持財金紀律,凈負債率目前降至十年來的最低值,有息債務總額從2019年到2022年凈減少約1000億元。碧桂園目前還是監管部門選定的示範民營房企,在融資上有望得到更多支持。7月20日碧桂園得到35.83億港元及3.89億美元的雙幣定期貸款融資就是證明。
在公告中,公司管理層也稱,雖然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但始終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將回歸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
公司將扛起大企業的責任擔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用好「民營經濟3 1 條」「金 融 16條」等有關政策,既立足當前,協調各方資源,全力以赴保交付、保運營;又著眼長遠,穩妥推進各項經營策略和風險化解措施,保障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最後,碧桂園董事會代表公司懇請對碧桂園當前的困難和調整舉措給予理解和支持,並誠摯感謝社會各方一直以來給予的關心和幫助。「公司將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不負社會各界的信任和囑託。」
編輯:小茉
審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