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報道
剛上市就發退市預警的公司你見過嗎?科創板新股智翔金泰(688443)就開創了A股先河,在上市第一天,就發布了退市預警公告。6月26日,智翔金泰繼續低開低走,創上市以來股價新低。截至今日收盤,智翔金泰報31.19元,跌幅9.2%,總市值為114.37億元,目前該股股價低於發行價。

智翔金泰上市即破發
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包銷機構浮虧3600萬元
招股書顯示,智翔金泰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新股9168萬股,發行價格為37.88元/股。公司募集資金總額34.7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凈額為32.91億元。
記者了解到,智翔金泰於2023年6月20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為37.88元/股。在上市當天,智翔金泰開盤即破發,報35.00元。截至當日收盤,智翔金泰報34.02元,下跌10.19%。這就意味著,若投資者申購中一簽智翔金泰新股,其在該股上市的首日就要虧1930元,以此類推,買多虧多。
值得注意的是,該股在申購階段還遭到網上投資者棄購414.15萬股,棄購金額達1.57億元,棄購率高達19%,創階段新高。而最倒霉的還要屬智翔金泰的保薦人海通證券,按規定,本次棄購的股票由海通證券包銷。也就意味著,此前海通證券子公司耗資1億元拿到264萬股股份,加上包銷棄購股份,海通證券在上市首日出現3600萬元浮虧。
為何獨智翔金泰遭人嫌棄?
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智翔金泰如此遭人嫌棄呢?有人說是由於公司業績水平所導致,根據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08.77萬元、3919.02萬元和47.52萬元,但累計虧損卻高達12.71億元。今年一季度,智翔金泰繼續虧損超2億元。智翔金泰表示,公司由於上半年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同時隨著公司進入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增加,研發費用有明顯增長,預計2023上半年仍然處於虧損狀態,歸母凈虧損4.29億元至3.51億元。

公司上市前未盈利
但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來說,上市前未盈利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尤其是生物科技類企業。截至目前,按照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20家,其中19家為生物醫藥類企業,其中不乏上市前虧損的公司。但為何智翔金泰不招人待見呢?
記者翻閱該公司資料發現,目前智翔金泰不僅所有產品均處於研發階段尚未盈利,同時,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22年3月智翔金泰已終止了「以PD-L1為靶點的GR1405和」以「EGFR為靶點的GR1401」兩個項目。對於終止原因,公司表示為同類「藥物競爭激烈」。數據顯示,上述兩個項目累計研發投入分別為1.59億元和5310.4萬元。
此外,作為一家生物醫藥公司,其研發團隊的構成有待商榷。截至2022年底,智翔金泰的技術研發人員共344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為19%。單獨看似乎沒什麼特別,但對比同類型其他公司,差別就較為明顯了。如百奧泰,截至2022年,該公司研發人員為352人,其中包括博士研究生20人,碩士研究生104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35%;首葯控股的研發人員為144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更是近70%。
對於這一問題,智翔金泰似乎也意識到了,在其發布的上市公告提示中公司表示,其市研率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為4.54億元,發行價格對應發行後的市研率為30.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