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2023年06月21日19:10:08 財經 1397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記者|覃毅

編輯|鄢子為

海口一家光伏企業,備受資本青睞。

6月20日,鈞達股份發布公告,定增完成,募資27.8億元。其中,資本大佬魏巍豪擲一人5億。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這家公司做汽車配件和內飾起家,果斷切換賽道。

創始人為海口企業家楊仁元,現任掌舵者是其大女兒陸小紅

2年前,陸小洪操盤,借錢收購捷泰科技,跨界光伏,公司業績大漲。

自2021年9月初至今,鈞達市值由30億元,上漲至334億元。

公告顯示,楊氏家族旗下的錦迪投資和陸小紅,合計持有鈞達19.2%股份,據此計算,其財富約60億元。

舉債收購

鈞達股份是海口一家大企業,楊氏家族隱身於公司背後。

楊仁元打下基業,他白手起家,創業前曾當過電工、會計、廠長,於2003年成立鈞達股份。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起初,楊家做的是汽車內外飾生意,銷售汽車儀錶板、前後保險杠等產品。2017年上市時,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海馬汽車

2019年,年邁的楊仁元退居幕後,陸小紅接管家業,部分家族成員進入公司高管層。比如楊仁元的女婿徐曉平、徐勇,現擔任公司董事。

陸小紅出生於1966年,上任一把手時已53歲,熟悉財務及採購工作。

巾幗不讓鬚眉,掌舵鈞達後,這位女董事長開闢新出路。

2021年7月,光伏電池片企業捷泰科技的大股東宏富光伏,準備轉讓51%的股權。

捷泰是光伏電池環節的資深選手,據PV InfoLink統計,其2022年出貨量位居前五,2018年以前曾是前三。

陸小紅看準機會,迅速出手。

這筆交易的底價為13.31億元,鈞達給出的收購價是14.34億。

其2020年末全部凈資產只有10.48億元,賬面資金也僅有3億多。為湊齊資金,陸小紅先申請6億貸款,同時施展「財技」,比如向宏富光伏的股東轉讓股份等,細細謀劃,這筆收購才勉強完成。

此番操作下,鈞達順利進入炙手可熱的光伏賽道。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到2022年,公司再擲15.19億元,收購剩餘49%股權,100%控股捷泰。

天眼查網站顯示,為加速「換身」,鈞達還投資了一家光伏設備公司,斥資1.5億元入股弘業新能源。

鈞達直接持有該公司12%股權,加上捷泰持有的48%股份,持股比例達60%。

趕上光伏這趟車,陸小紅把持下的家業,路子越走越寬。

重任老將

陸小紅看重職業經理人,主張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鈞達快速脫胎換骨。

收購完成後,鈞達的光伏業務交由捷泰管理層打理。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2022年,鈞達出售汽車飾件業務,舉辦投資者交流活動時,交由捷泰高管負責。

管理層從業經驗豐富,比如捷泰總經理張滿良,曾在晶澳、協鑫及東方日升等光伏企業擔任要職。

楊家看好他,捷泰併入鈞達後,其全面負責公司業務,擔任董事、總經理。

資深管理者得以重用,加上原有的市場積累,鈞達的轉型之路走得很順。

今年4月,鈞達發布成績單,2022年收入115.95億元,同比增長304.95%。

其中,光伏電池片收入111億元,這塊收入來自捷泰科技。

更重要的是,公司扭虧為盈,凈利潤7個億。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利潤大漲,捷泰管理層分得一杯羹。

6月20日,鈞達稱,去年實施的股權激勵計劃,達到第一個行權條件。捷泰科技管理層、技術人員均將獲得一筆不菲獎勵。

比如捷泰科技董事鄭彤,本次可行權的股票數量為2.5萬股。目前,鈞達每股價格為147元,按照43.15元的購入價,他可獲得的收益約260萬元。

提升產能

捷泰高層人才的加入,使鈞達迅速抓住了N型技術市場機遇。

光伏電池片正處於P型向N型過渡的階段,鈞達快速量產了N型TOPCon電池。

N型相較於P型,電池轉換的效率更高。隆眾資訊分析師方文正向《21CBR》記者透露,鈞達的N型TOPCon電池理論效率28.7%以上,P型電池最高效率僅24.5%左右。

海口楊氏家族,一筆收購掙到60億 - 天天要聞

鈞達正在想方設法提高N型電池的產能。

其建成及規劃中的生產基地有3處,位於上饒滁州淮安

今年5月,公司表示,年底總產能將達53.5GW,其中N型TOPCon產能將達44GW。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電池片的毛利率降低,2022年僅11.38%,同比下降1.76%。

鈞達解釋,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於矽片電池片價格均發生較大幅度增長。換句話說,原材料成本增長。

電池片環節身處中游,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鈞達業績。

過去一年,光伏行業里,垂直一體化程度高的企業,利潤率較高。如隆基綠能,主營矽片及光伏組件業務,毛利率為15.38%。

在擴產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提升毛利率,這是對陸小紅的又一重大挑戰。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 天天要聞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布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 天天要聞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盤低開,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再度活躍,多元金融、房地產等板塊走強。港股同樣低開,恆指、恆科指也下跌,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齊跌,茶飲股反彈。債市方面,國債期貨上漲,商品方面,國內商品期貨回落。核心市場走勢:A股:截止發稿,滬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1.00%...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 天天要聞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AI算力對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著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晶元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該行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 天天要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外部重組擱淺,但東風自己內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5天後,東風汽車披露了新公司首張成績單:6月交付26089輛,同比增長76.3%;1-6月累計交付11.0....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 天天要聞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今年4月,日產投資了中國汽車設計龍頭企業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一低調的動作在中國幾乎被人忽視,但被日本的權威媒體敏銳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經濟新聞》朝刊報道,日產汽車將於2026年開始從中國出口電動汽車,計划出口地是東南亞、中東和中南美洲地區。今年4月開始發售,且從造型、研發到零部件定點均由日產...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 天天要聞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一、港股已進入技術性牛市,now what…劃重點的重複講——今年不買港股先輸一半。做投資萬萬不能對「均值回歸」的力量一無所知,此乃投資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職業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歸」宛如瓢潑而下的天幕,在風雲變色之間,降臨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歸,讓我謙卑。許多人說:「我已經在港股炒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