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提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在近日召開的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表示,工業互聯網是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新時代十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實踐路徑和實踐成果,產業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實踐,已經從點狀應用,綜合集成到目前規模化深度應用,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都是不斷深化的過程。
余曉暉指出,通過對我國1000多個智能製造的案例統計,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範圍深度上在全面提升,應用深度從生產輔助環節信息化向核心生產環節的數據分析優化的拓展。
「5G可以更多融入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一方面需要在技術性能上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進一步降低成本。5G模組成本還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從而實現大規模的應用。」余曉暉介紹道。
據了解,當前標識註冊量增長迅速,已有300多個節點,全國已經超過3000億,超過26萬個的企業參與其中。標識作為紐帶和數據的入口在打通生產製造全環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作為公共輕量級的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的任務已經完成。
余曉暉表示,工業互聯網平台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的方向,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路徑是從技術工具的疊加到經濟組織變革做成產融平台,是互相螺旋式迭代上升的過程,這是中國的特點。通過對眾多平台追蹤研究,當前有影響力的平台超過240個,平台能力顯著提升。未來我們還會看到更多新技術,5G,AI,大模型,數字孿生技術等應用其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E
N
D
責編/版式:胡錦明
審核:郄勇志
監製: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