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7日電 因控股股東非經營性占資等問題,人福醫藥、控股股東當代科技、及實控人艾路明等7日被上交所公開譴責,艾路明還被公開認定3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

截圖來源:上交所網站
上交所指出,經查明,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及其控股股東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當代科技)、實際控制人艾路明在信息披露、規範運作等方面,有關責任人在職責履行方面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人福醫藥等共存在4項違規行為。
1、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2019年至2022年,公司控股股東當代科技通過第三方企業向公司及其下屬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進行借款。上述行為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累計發生金額為129.09億元。
上述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事項未及時公告,也未在2019、2020年和2021年財報中如實披露。遲至2022年4月28日披露《關於控股股東資金占用情況及整改情況的提示性公告》時,公司才披露前述控股股東及關聯方資金占用事項。截至2022年4月15日,上述佔用資金及利息已全部歸還。
2、控股股東大額違規減持股份
當代科技此前在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證券)所屬營業部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並以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作為擔保品。由於股票價格持續下跌,當代科技擔保品價值不足以維持擔保比例要求。在當代科技未披露減持計劃的情況下,2022年3月29日至4月15日,中信證券進行強制平倉,當代科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被動減持公司股份合計2811604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2%,減持金額合計415258479元。
公司控股股東當代科技在證券公司已正式告知的情況下,未及時履行預披露義務,直至被強制平倉後才將相關股份減持結果對外披露,信息披露不及時。此外,當代科技還違反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的相關規定。
3、重大交易未履行董事會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2022年4月28日,公司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經監管督促,公司於2022年6月22日補充披露公告稱,公司下屬4家子公司先後與武漢珂美立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簽署物業資產購買合同,交易金額合計16.45億元,占公司2021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2.51%。
根據公司章程規定,上述資產購買事項達到董事會審議標準,但公司未按規定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4、定期報告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
2022年12月23日,公司披露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公告顯示,經自查發現,公司前期處置的部分子公司截至目前的運營情況與原處置方案存在偏差,公司根據現狀謹慎判斷當期資產出售交易並未達成,仍應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公司根據對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控制情況謹慎判斷,調整此前核算方式,將其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由此,公司定期報告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
上交所稱,鑒於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作出如下紀律處分決定:對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控股股東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艾路明,時任董事長王學海,時任董事兼總裁鄧霞飛,時任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吳亞君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艾路明3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對時任董事長、總裁李傑,時任董事周漢生、張小東、黃峰,時任獨立董事王學恭、謝獲寶、何其生、劉林青、周睿,時任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李前倫予以通報批評。
公開顯示,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成立於1993年,於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人福醫藥主營業務為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為藥品、醫療器械、安全套。
人福醫藥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0000萬元到26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追溯調整後)相比增加88285.45萬元到128285.45萬元,同比增加67.03%到97.40%。
截至7日收盤,人福醫藥報26.07元/股,跌幅0.38%。(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