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 胡雨晴 贏商雲智庫 2022-10-31 19:53 發表於廣東
躍動的客流曲線,復甦的風向標。本系列,探究各線級城市購物中心客流圖譜,揭開「客流王」旺場的秘密,予行業決策參考。
此篇為,2022三季度全國購物中心客流報告。
封面及頭圖丨視覺中國
行業分析師丨蘇珊 胡雨晴
主編丨付慶榮
視覺設計丨Carol
經歷了3月觸底、5月回彈、8月頂峰後,全國購物中心客流在9月呈現階段性波動,增速明顯回落。
據贏商大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樣本監測的5625家3萬㎡以上的購物中心客流同比下跌7.5%,場日均客流指數為1.5萬人。但考慮到今年1、2季度客流觸底式表現,單看第三季度,樣本購物中心場日均客流環比增幅為22.2%,客流指數近1.78萬人。
細看各月客流表現,今年5月,國內購物中心場日均客流環比增幅達到一年最高水平為29.1%,而後逐漸放緩,8月起增速跌至負區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8月客流巔峰期客流指數超1.8萬人。
突發性疫情反覆之外,季節性因素是導致消費市場出現了短期波動的另一誘因。對比2020-2022年各月份客流指數環比走勢發現,受開學等消費季節性因素影響,9月客流指數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呈現環比下跌和漲幅穩定的趨勢,今年亦不例外。
縱觀疫後近三年中國購物中心客流變化曲線,會發現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2020年1月-8月,劇烈調整期;
- 第二階段:2020年9月-2022年2月,波動中下降;
- 第三階段:2022年3月至9月:波動中恢復。
疫情反覆擾動下帶來的不確定性還在增加,市場短暫停擺的「陣痛」正成為商業地產市場必須面對的「新常態」。客流在波動中恢復,但恢復中仍有季節性波動,也成了一種短期共識。
重塑後的商業地產市場,購物中心依然是線下流量的集合池,這點從未改變。拆解客流指標,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方能掌握購物中心增長密碼。
數據說明:
1.客流數據:
統計時間:2020年1月-2022年9月;
統計範圍:全國5625家商業建築面積3萬㎡以上購物中心場日均客流數據。因疫情原因,2022年3-5月客流數據不包含上海;
註:本文涉及客流數據僅為客流指數,不代表絕對值;
2. 開關店數據:
統計範圍:24個重點監控城市商業建築面積5萬㎡及以上已開業購物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杭州、合肥、福州、廈門、南昌、青島、鄭州、武漢、長沙、佛山、南寧、重慶、成都、昆明、西安、泉州、貴陽);
註: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原因,僅部分城市的項目完成採集80-100%(佛山、長沙、蘇州、成都、天津、泉州、西安),剩餘未採集部分暫時停止採集;
3. 城市商業線級:贏商大數據綜合城市發展基礎水平、商業發展規模、商業檔次、商業人氣及商業未來潛力等因素,對城市商業發展程度評估的等級性劃分,共劃分為六個等級。另:本文提及的城市線級,全部指商業線級;
4. 市場層級:高能級市場對應商業高線城市,包含商業一線、准一線及二線城市,下沉市場對應商業低線城市,包含商業三線、四線及五線城市。
01
-▽-
Q3客流解讀
東北領漲,商業五線城市表現最好
區域分析:東北、華東客流領漲,西北、西南增速下滑
2022三季度,除西北區、西南區外,其餘區域客流水平環比二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東北、華北等北方區域由於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三季度客流有較大幅度回升,其中東北區客流領跑全國,場日均客流指數近2萬人;華東區隨著上海解封,也在三季度迎來客流大幅回暖,場日均客流指數高達1.8萬人。上述區域三季度客環比增長均在30%以上。
對照之下,西北區、西南區由於疫情零星反覆,消費場景受限,客流水平環比二季度呈負增長,其中西南區客流量排行最末,客流指數1.6萬人。
從環比增速來看,今年二季度華北區(北京)受疫情衝擊,客流承壓,三季度封控解除後強勢回彈;西北區(甘肅、陝西、新疆)、西南區(成都)均出現疫情反覆,三季度客流由二季度的高速增長銳減至負增長。
可以看出,疫情反覆仍是造成各區域客流波動的核心因素,人員流動減少壓制客流修復空間。
城市商業線級:下沉市場加速修復,高能級市場韌性仍在
今年前三季度,商業五線城市客流表現最好,同比增長1.2%。其餘線級城市客流均同比減少,其中商業一線城市(3-5月剔除上海)由於上半年疫情反覆之影響,跌幅最大,高達13.1%,但相比上半年半年23.8%的跌幅回暖明顯。
若按季度劃分,下沉市場(商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客流波動幅度要明顯大於高能級市場(商業二線及以上城市)。
這主要是由於,下沉市場客流基本盤相對較小,客流波動起伏明顯;同時,客群來源較為單一,更容易受到收入預期等個人因素的影響,在經濟不明朗時期進一步加劇客流水平的波動;
相比「大起大落」的下沉市場,高能級市場的購物中心具備龐大且穩固的消費基本盤,客流「韌性」更強,在疫情影響減退後或繼續快速復甦。
項目檔次:高檔mall重歸流量王者,客流彈性極強
2022年三季度,高檔購物中心客流水平環比增速高達35.9%,遠高於其餘檔次購物中心。隨著消費市場升溫、場景限制解除等因素,高檔購物中心一改上半年頹勢,三季度場日均客流達3.9萬人,客流量及增速均超過中高檔購物中心,重新登頂。
回顧今年1-9月客流走勢,各檔次購物中心3月客流觸底,高檔次mall受衝擊嚴重,客流跌幅高於中檔及大眾化mall;
6月,隨著上海等核心城市場景限制解除,高端消費回溫明顯,檔次越高、漲幅越大,高檔購物中心環比增速突破45%。
行至9月,各檔次購物中心經歷階段性波動,跌幅均回落至10%以上,其中高檔mall跌幅10.2%。
可以看出,高檔mall具備極強的客流彈性。高檔購物中心往往落位高線城市的核心地段,而這些區域是新一輪疫情的主要爆發地,受到的商業衝擊越大,客流影響越深;同樣,一旦封控解除,高端消費市場將實現快速修復。
02
-▽-
行業觀察
抓住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鎖住逆勢增長高能品牌
客流趨勢備受關注,源於今年的客流波動較大,線下經營的不確定性在增加。
但不變的是,購物中心高能玩家的核心優勢,仍然是通過不同業態的集合,提供良好的場景服務,成為線下流量的集合池。
黃金珠寶逆市增長,實打實「抗周期」品類
自疫情以來,購物中心核心零售業態表現相對低迷。但在細分業態中,新能源汽車、黃金珠寶卻保持著非常高的開關店水平,持續擴張中。
不同於新能源汽車所具備的高速發展階段、高額產業補貼環境優勢,黃金珠寶業態作為傳統、市場化的領域,高開關店水平正向體現出了其高抗周期性。
逆市增長的原因:一是,婚嫁始終是黃金珠寶銷售的核心場景,剛需屬性強;二是,在可選消費中,黃金由於保值原因,亦在當前兼具消費與投資的邏輯。而在這樣高開關店水平中,以周大福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為主要增量。
儘管黃金珠寶業態相對景氣,但由於開店成本相對其他零售業態要高,加盟店目前傾向選擇開那些具有更有確定性的品牌店。以往,小品牌可以通過讓利等方式,吸引加盟商開店。但在疫情的考驗下,加盟商更需要的是業績的確定性,反而利潤空間居於次位。因此,加盟商幾乎只願意開頭部品牌店。
另外,黃金飾品持續從一口價轉向按克售賣的方式,對實體店的周轉率要求提高,也對品牌的供應鏈和SKU數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頭部品牌具備實力。
另外,在小品牌退出的同時,大品牌可以低租金抄底開店。
餐飲在環比恢復,休閑餐飲仍是香饃饃
2022年三季度,7個重點城市約145個5萬㎡以上購物中心,新開店約2745家,新關店約3132家,開關店比0.88,遠低於2021年三季度的1.14。受上半年疫情反覆影響,線下門店擴張更為謹慎。
但餐飲業態恢復程度最好,今年前三季度,餐飲開關店比0.86,其中休閑餐逆勢增至1.03。
快休閑餐飲是一種介於快餐與正餐之間的業態,為消費者提供了「略微高於快餐的支出,但能享受舒適的用餐環境/優質的食材」的用餐選擇,實際是由消費需求演變創造出的餐飲品類。
如在北美,著名企業「墨式燒烤」兼具傳統快餐和正餐餐廳的優點,比正式餐廳更快捷,又通過倡導健康餐飲理念與競爭對手區分。一是主打新鮮食材,食材門店當地採購、拒絕非轉基因食材,順應年輕人消費習慣遷移;其次,非常注重用餐體驗,用餐環境良好、且門店數字化程度高,避免客流巔峰期等餐時間。
由上可見,在北美市場,雖休閑餐飲恢復節奏較慢,賽道玩家普遍於2021年Q1後才恢復至2019年水準,但仍被資本市場視為優質的投資賽道。這是因為,消費需求的演變進化具有創造餐飲新品類的能力。
綜上,即使客流波動,但購物中心仍是確定性最高的線下渠道。
對不同業態的不同企業而言,儘管行業有別,但產品的有效更新,渠道的準確拓展,仍然是決勝賽點。放眼新十年,誰能掌握著新產品的創造能力,誰能在渠道拓展中掌握高度的主動權,誰就將更勝一籌。
坦然地迎接不確定性,並做好能做的事情,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商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