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界10月31日消息 周一A股市場低開,滬指失守2900點,早盤三大指數逐步上行,創業板指率先翻紅,漲幅超過2%,滬指也於重返2900點並翻紅;午後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出,市場震蕩回落,滬指、深成指不同程度收跌。
截至收盤,滬指跌0.77%,報2893.48點,深成指跌0.05%,報10397.04點,創業板指漲0.65%,報2265.08點,科創50指數漲1.67%,報1010.33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8831.2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93.1億元。兩市80股漲停(含ST股),41股跌停。
行業板塊方面,軟體開發、互聯網服務、航天航空、計算機設備、通信服務等板塊漲幅靠前,煤炭行業、航空機場、貴金屬、旅遊酒店、航運港口等板塊跌幅靠前;題材方面,國資雲、數據安全、智慧政務、信創、東數西算、國產軟體、數字貨幣等概念相對活躍。
智慧政務概念迎利好,南威軟體、榮聯科技、數源科技、稅友股份、證通電子、吉大正元、科創信息、雲賽智聯、數字政通、易華錄、佳緣科技、新點軟體、德生科技、數據港、中科江南、通行寶等漲停;
信創概念依舊搶眼,久其軟體、漢王科技、恆久科技、中孚信息、太極股份、格爾軟體、直真科技、深桑達A、中科軟、英飛拓、科創信息、恆為科技、川大智勝等漲停;
三季報增長股受追捧,天鵝股份、光正眼科、三旺通信、新坐標、冰輪環境、亞翔集成、賽輪輪胎、鴻遠電子、紐威股份、永藝股份等漲停;
醫藥行業盤中異動,神奇製藥、亞太葯業、金陵葯業、眾生葯業、易明醫藥、龍津葯業、華森製藥、健之佳、英特集團、魚躍醫療、威海廣泰等漲停;
糧食概念走高,京糧控股觸及漲停,隆平高科、荃銀高科、大北農、蘇墾農發漲幅居前;
券商板塊盤中拉升,中原證券領漲,華林證券、東吳證券、財通證券、東方財富、東興證券、國聯證券等跟漲;
貴金屬板塊走弱,赤峰黃金一度跌停,湖南黃金、金貴銀業不同程度下跌;
房地產板塊低迷,保利發展及跌停,濱江集團、華髮股份、萬科A等跌超5%;
個股方面,第三季度凈利2.29億元,同比下降58.96%,明泰鋁業跌停;
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康隆達跌停。
【機構策略】
華西證券:A股步入深度價值,以時間換取空間。當前市場已計入較多悲觀預期,從估值、機構倉位、風險溢價等維度來看,處於底部區間概率較大。當前位置不宜過度悲觀,後續A股有望以時間換空間,需觀察國內外積極因素的催化。海外方面,關注11月美聯儲議息會議落地後市場預期走向;國內方面,持續關注本土疫情形勢、防疫政策的優化、穩增長政策的持續見效等。行業配置上,新能源板塊細分高景氣度領域,如「儲能、風、光」等;「國家安全」相關領域,如「信創、軍工、半導體等」;受益於「因城施策」政策持續放鬆的地產等。
華安證券:展望11月,市場預計仍將處於弱勢波動態勢,但將好於10月,若出現海外風險抑制減弱或國內信心提振的明確信號,市場有望出現反彈機會。一方面,風險偏好層面上,外部風險制約仍未穩定下來,內部政策更多以落地見效為主,整體風險偏好提振有待契機;二方面,出口轉弱、房地產仍然拖累經濟、汽車消費動能減弱等,經濟增長仍然面臨壓力;三方面,經濟壓力下,貨幣政策不會轉向,但從年底的經濟運行現實看,降准降息概率在下降,11月萬億MLF大概率等額甚至小幅縮量續作。
浙商證券:雖然市場迎來戰略性底部,但展望2023年,市場將呈現明顯分化,底部區域的結構選擇更為重要。主導風格切換的核心變數是產業,其特徵是一旦切換將持續數年。當前以強鏈補鏈、能源革命、智能經濟為代表的硬科技崛起,將為中小企業帶來盈利增長點,繼而帶來小盤股的趨勢性風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