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2022年06月01日12:55:14 財經 1111

相信近兩年,大家都經常聽到這樣的嘆息聲:「為何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了?」尤其是對於那些初創的小型經營者,這兩年無論如何努力,還是有大部分人面臨著長期虧損的困境,最後都不得不退出。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針對這樣的現象,也有專家認為雖然近兩年開實體店,在受到疫情的影響下,經營確實相對比較困難,但是小生意虧損的話,大多還是因為經營者自身的能力問題。正如有些人起早貪黑賣早餐一般,照樣也能月入上萬,所以還是得從自身找找原因。

但事實上,創業無論是大項目還是小本經營,除了與人有關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市場環境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實體經濟會越來越難做了呢?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經濟大環境的影響

近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多數人們都曾經歷過停工、居家隔離的日子,每當城市封禁時,彷彿所有事情都按下了暫停鍵。但是對於企業來說,虧損卻是在不斷地增加,畢竟停工意味著企業不營業,房租和員工薪酬都還是要照常發。長期以來,企業自然也是支撐不下去。

除此之外,外貿行業的大環境也並不樂觀。受到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大多數外貿企業的訂單都有所減少,企業營收也有所減少。同時,人民幣匯率的貶值,也導致外貿企業的成本大大增加,企業利潤更是減少了不少,甚至有些企業不得不依靠裁員降薪來維持財務支出與收入的平衡。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實體企業的經濟低迷,對於社會就業率、市場消費以及投資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實體經濟經營成本高

不管是實體經濟或者小本經營,只要開門營業就必須要遵從各種政策規定,只有手續齊全才能正常營業。而實體企業更是要依法納稅,同時還要保證員工的福利,定期繳納五險一金。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若是在經濟發展較好的時候,這些支出並不算什麼,如果在生意不好的時候,這每一筆支出就變成沉重的壓力,特別是對於小本經營的企業而言,本身利潤空間也不大,還要承受這麼多成本。儘管每個地方的政策情況不同,但是依舊讓實體企業感到成本倍增的壓力。

高房價和高物價的打擊

若上述提到的人力支出和政策支出是成本壓力的所在,那麼房價和物價更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特別是在一線城市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即使開個雜貨鋪每個月都要上萬的租金。就連華為這樣的大企業都不得不重視深圳的房價,為了節約租金成本,不得不將深圳的生產基地個研發中心遷至東莞松山湖。更何況實體企業本身利潤就不高,再加上這兩年客流量大量減少,根本支撐不起如此高昂的房租。

再加上,高房價和高物價導致人們的可支配預算大幅度下降,大多數人身上都背負著沉重的房貸壓力。每個月的收入除了還房貸車貸以外,剩下的也只夠日常的基本開銷,消費能力越來越低,對擴大內需有些不利的影響。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因此,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小,人們的消費慾望比起以前也要低得多,這也意味著顧客群體有所縮減,長期以來實體經濟自然也會越來越低迷。

電商行業的衝擊

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在線上購物,例如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台。一方面,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實體企業需要支付昂貴的租金和水電費,而這部分成本大多都會加在產品售價上,從盈利方面賺回來。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而線上商店是不需要支付這些費用的,自然經營成本就要低得多,產品售價相比實體店也要優惠得多。對比之下,人們更願意選擇價格透明且實惠的線上購物。

另一方面,實體企業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考慮到成本和盈利問題,往往在選品方面會有局限性,並不像線上商城那般產品豐富。因此消費者群體也更傾向於可選性更多的線上購物。

結語

實體經濟愈發難做,逐漸走「下坡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天天要聞

儘管近兩年疫情的影響確實使得大部分企業苦不堪言,但對於實體經濟發展而言,疫情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影響因素而已,更重要的還是企業自身的產品定位問題。產品和服務缺乏特色,是現在實體企業所遇到的最大難題,尤其是在如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時刻,實體經濟若是想要脫穎而出,必須得有足夠的特色才能吸引到消費者。

對於這一點,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今日話題: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逐漸走「下坡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 天天要聞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本報記者 許禮清 北京報道不久前,康寶萊發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中國區凈銷售額6480萬美元,同比2024年一季度的7520萬美元,下降13.8%;活躍經銷商數量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滑。實際上,康寶萊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下滑,2024年銷售額為2.98億美元,同比下滑9.1%。彼時,中國市場...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 天天要聞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集團」,600408.SH)正陷入「多事之秋」。近日,安泰集團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同比縮水33.29%至66.76億元,凈利潤虧損3.35億元。這已是其連續三年虧損;與此同時,因關聯方違規佔用1.5億元資金且未及時披露,安泰集團及其實控人還被中國證...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布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 天天要聞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高額關稅下,美國的小企業主受到嚴重衝擊。來自紐約的埃斯納爾曬出了他的高額關稅賬單,賬單顯示,關稅的費用已經超過了他進口商品本身的費用。埃斯納爾經營著一家男士護理用品公司,他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到的一筆關稅賬單,他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大約是3000美元,但由於徵收了150%多的關稅,他僅關稅就要支出4600美元。而...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程鵬,董興生5月9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陸文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集團」)官網,陸文俊已被從集團公司領導班子中撤下。 陸文俊同時擔任中國一重(60110...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降准降息、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發布公募基金重大改革方案……近日,一攬子金融政策發布,進一步穩市場穩預期有了「強心針」。自從去年推出增量政策以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強度,一....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 天天要聞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展現出戰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亞太發布的2025年首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細究財報細節,百威亞太正通過主動調整蓄力長期增長,短期數據的波動,反而凸顯出管理層「以退為進」的經營智慧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 天天要聞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實踐,從產業升級到消費場景創新,如何讓消費者從「不敢買」轉向「主動買」,均直接向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誰能真正讀懂消費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準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