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抄底?

2021年12月10日23:20:04 財經 1925

盤面要點解析



盤面情緒:快速輪動,短線炒分化

總體思路:埋伏

倉位建議:創業板盯好20日線,靈活調整

......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昨晚外圍又一錘,特斯拉大跌6%,慫A新能源板塊先跪為敬直接低開,不過開盤迅速拉起,創業板迅速翻紅,微漲收盤。

指數波動並不大,但從板塊動向,尤其新能源迅速拉起可以明顯看出情緒的轉變:恐慌逐步縮小。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當然,領漲板塊隔夜又換了~

漲的最高的是鋰電細分的鹽湖提鋰、能源金屬,光伏細分的設備股,核心還是像鹽湖股份這種前面跌的多的,短線一波企穩反彈: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但板塊真的要起勢,還是得寧王這種創新高,記好這點就可以了。

化肥就不多說了,農牧方向開盤不錯,後面基本震蕩了,隔夜大概率輪動。

元宇宙領銜的遊戲、影視方面簡單說下: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消息面有個刺激,Facebook(現在叫meta)宣布,旗下VR世界正式向美國和加拿大18歲以上人群開放。

據說可以通過頭戴虛擬現實設備,創建一個化身形象,用戶可以互動,玩遊戲。

效果是這樣: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簡單理解就是個VR板的棋牌室...線上通過虛擬人物形象嘮嘮嗑,唱個歌,鬥地主之類的~

話說就這?打個視頻電話不香嗎?反正我目前是看不出啥未來。

A股本質就是遊資炒前期妖股,所有的公司目前都是純粹在蹭概念,完全可以這麼說。

......

指數這邊大概就這麼多,前兩天家電下鄉的消息傳來,很多老闆都問跌了許久的家電能不能抄底,畢竟有需求增加的預期嗎。那就簡單聊聊。

任何行業怎麼樣,縮略去看都是供需,但細緻到做投資,會發現不只是供需,彎彎繞很多,家電行業的水尤其深。

去年我一個老同學喬遷,新房裝修,疫情原因線下實體店也跑,線上也逛,然後他和我說:有的空調線上根本沒有,有的線上線下價格還差的很多。

這就好比我買速食麵,在超市只能買到紅燒牛肉味的,網上某寶那隻能買到老壇酸菜味的,然後價格還不一樣。離離原上譜。

這中間顯然有問題,就拿我老同學要買的格力空調來說,關鍵是經銷商。

線上網購興起沒有多少年,在這之前,尤其空調這種需要專業安裝售後的,廠商不可能在全國養得起售後團隊,經銷商就是品牌在當地發展的關鍵。

董小姐在她的自傳里寫過連續40天找經銷商討債的事情,所以格力後來對此尤為重視,很早就確立了先款後貨模式,並與經銷商成立合資公司,統一管理,利益深度綁定。

現在格力經銷商體系仍持有格力8.2%的股份,是第三大股東: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不論是戰勝春蘭坐上國內空調頭把交椅,還是後來董小姐和雷布斯的十億賭約,經銷商都是格力勝利天平一側分量很大的砝碼。

我那個老同學遇到的情況,其實就是為了維護經銷商的利益,而且不只是格力,國內大家電廠商都有類似情況。

格力目前市值2165億,回頭看去,本相差不多的美的已經高達5021億市值,兩倍有餘,就連海爾也達到了2866億市值。

很重要的原因是,格力空調營收佔比太大,太依賴經銷商了,而海爾、美的都嘗試擴展業務尋找新的戰場。

經銷商,是格力等家電廠商過去20年發展極深的護城河,但護城河同時也是一種掣肘。

如果你讓我下個定義,那小家電,或者說小米加盟代表的新消費家電品牌,彈性肯定是更好的。

說這麼多,再繞回開頭的問題,行業的根本在供需,但投資不止是供需,吃透一家公司是要下很大功夫的。

不過這不也是投資的樂趣?

個人操作記錄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億緯鋰能,無操作,55.5%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觀點不變,還是20日線的短線坎,新高附近的股,很大程度都在看大哥寧王。

陽光電源,無操作,122.8%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同樣還是20日線。

中科創達,無操作,22.7%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150如果死活上不去,記得要有做T預期。

士蘭微,無操作,7.8%

家電,抄底? - 天天要聞

放大看,最近壓力就是減持跳空的坎,日內偏向於試探的盤口,再等等。

就這,中線無操作,老闆們周末愉快,周一不見不散~

特此說明:中線持倉為個人操作記錄,我也經常虧錢,並非操作建議,還請諸位老闆理性看待,謹慎參考。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郭台銘副手來得及放棄美國籍嗎?「AIT」官員:無法預測 - 天天要聞

郭台銘副手來得及放棄美國籍嗎?「AIT」官員:無法預測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找來藝人賴佩霞擔任副手參選2024年「大選」,但賴佩霞擁有美國國籍,是否能趕在11月24日登記截止前放棄美國籍,引發關注。「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稱,放棄美國公民身份是一件大事,並不常發生,她也無法預測需要花多長時間。
iPhone 15 Pro發熱愈演愈烈,這種現象都出現了 - 天天要聞

iPhone 15 Pro發熱愈演愈烈,這種現象都出現了

如果說出廠有小瑕疵、品控出點小問題大家還 能接受的話,那麼使用中的體驗問題是個消費者都不能接受的。比如:iPhone 15 Pro的發熱問題,甚至有人稱打幾分鐘電話就會出現發熱的情況。現在關於iPhone 15 Pro的發熱又出現了新情況。
16GB+1TB+5000mAh,4nm旗艦降至2326元,高端設計質感拉滿 - 天天要聞

16GB+1TB+5000mAh,4nm旗艦降至2326元,高端設計質感拉滿

還記得早年間筆者入手過一台一加5手機,同時期友商的旗艦手機,大多都是6GB內存,而一加5將8GB內存作為主流價格來銷售,給友商帶去了不小壓力!所以當時一加5的銷量非常高,而筆者也連續使用了四年的時間,只可惜四年後電池漸漸不行了。以一加5舉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在內
第四範式港交所上市 李開復:以AI 2.0技術穿透更多場景 - 天天要聞

第四範式港交所上市 李開復:以AI 2.0技術穿透更多場景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表示,祝賀第四範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在戴文淵博士和其團隊的帶領下,第四範式具有世界級的技術創新力和企業端落地能力,把握住了機器學習為代表的AI 1.0、大模型為代表的AI 2.0等技術革命,9年時間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決策類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