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日前,廣州市荔灣區印發《廣州市荔灣區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雙區」建設、「雙城」聯動戰略綱領,將立足一江兩岸、鏈接廣佛的區位優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廣佛全域高質量發展,圍繞「一帶兩區」戰略布局,聚焦五大工程,以創新引領打造「硅巷創新社區」。

聚焦創新主體集聚發展工程
規劃指出,集聚發展一批總部經濟企業,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招商引資發展增量,加快各類型高端總部資源集聚,打造特色白鵝潭總部經濟集聚區。
加快引進一批創新型企業,堅持以「一帶兩區」引領主導產業、凝聚核心企業和形成產業生態,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行動計劃,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培育和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圍繞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平台支撐、金融支持、人才集聚的主線,做強做優做大荔灣區高新技術企業。

聚焦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工程
加強國家級醫藥健康產業綜合試驗區建設,圍繞打造國家中醫藥復興戰略承載區、粵港澳醫藥健康創新合作示範區、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和全球醫藥商貿中心的戰略定位,整合粵港澳三地要素資源,推動醫、葯、研、養、健、游與下一代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深度融合發展。
推進廣佛高質量發展科創示範區建設,推動廣佛科技創新城建設,加強兩地在科技金融、創業投資、創新平台、產業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等方面交流合作。推進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從「市級共建」走向「區級共融」,高標準建設「廣佛灣」。
以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為載體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聚焦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戰略工程
實施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大力實施「荔灣英才計劃」,推動萬名人才聚西關,打造廣東「珠江人才」計劃專家創業基地,著力引進和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創新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培育一批高素質的企業家,大力實施荔灣區科技企業人才培訓計劃,致力於打造荔灣區乃至廣州市企業家群體高端的知識學習和資源聚合平台,充分營造良好人才發展與企業成長環境。
打造高水平梯次人才隊伍,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實施加快聚集產業領軍人才、博士後、菁英計劃人才、高層次金融人才等人才聚集,加快培育對產業技術進步具有較大貢獻的中堅人才、急需緊缺人才以及發展潛力較大的優質「藍領」人才。
聚焦創新創業生態優化工程
優化創新創業營商環境,全面落實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立健全政企互動溝通機制,加強「一窗式」綜合受理服務模式,推行政策兌現一門式辦理,鼓勵發展利用網路新媒體、新平台進行「互聯網+招商」和網上籤約的創新招商模式。
加強知識產權創造與保護,支持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示範企業。
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業鏈條,促進國內外知識產權資源在荔灣區集聚。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優化維護公平公正的法律環境和保護創新的市場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執法,鼓勵和保護創新。
優化科技創新融資服務體系,推動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創新鏈條的有機融合,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
聚焦數字經濟融合提質工程
大力發展數字新基建,推動基礎通信運營企業加大在荔灣的5G網路建設和試點投入,打造一批具有行業示範帶動作用的「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及項目。
推動製造業數字化升級,推動數字+製造業的融合發展,推動「製造+5G」,支持5G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通過典型示範帶動5G系統及終端設備產業發展。
加大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的供給,充分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交通、教育、醫療、文化、旅遊、政務等領域開展應用場景項目建設,加大數字經濟領域優質應用場景的供給。支持龍頭企業牽頭,通過眾包、眾籌等模式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共建應用場景,推動國內外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新型智慧應用等成果在荔灣率先落地。
接下來,荔灣區將圍繞《發展規劃》,攻堅五大重點工程,根據科技創新區域集聚發展規律,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統籌規劃科技創新高端平台等要素,將荔灣打造成為國際化現代化的廣州西翼中央商務區和創新中心區,形成「一帶引領、兩區帶動、四極協同、多點支撐」的創新大格局。(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高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