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拉片」相機。
顯影完成的照片。
◆從「撕拉片」相機中扯出相紙,等待顯影。
台海網6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鄭麗金 朱黃 文/圖)「一拍、一撕、一拉」,一張明星同款的「人生照片」就誕生了。近日,隨著多位明星在社交平台曬出「撕拉片」美照,源自上個世紀的「撕拉片」攝影迅速翻紅,成為不少年輕人爭相打卡的新寵。在廈門,不少年輕人也走進線下攝影店,拍攝「撕拉片」美照,儘管單張價格高達近300元,但還是有不少年輕人願意買單。
市民 像開盲盒,讓人上癮
在思明區一家攝影店裡,隨著「咔嚓」一聲,顧客小心翼翼地扯出相紙,屏息等待顯影——一張「撕拉片」美照就拍好了。網友「快樂的海帶」最近在這裡花費700多元拍了兩個「撕拉片」套餐,其中包含2張「撕拉片」照片。
「00後」女孩小葉則選擇在自己生日時拍攝「撕拉片」。小葉說,現在「撕拉片」拍一張少一張,一張299元,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有紀念意義,「撕拉片」的獨特質感和稀缺性讓她願意為這份「情懷」買單。
「『撕拉片』的拍攝過程也充滿了儀式感,攝影師拍攝完成後,可以自己參與抽紙、揭開相紙的環節,特別是揭開的那一刻,不確定的成像結果就像開盲盒一樣,緊張又期待,讓人上癮。」小葉表示,這種參與感是現代數碼攝影所缺乏的獨特體驗。
導報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在廈門拍攝一張彩色「撕拉片」的價格在300元左右。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今年2月份拍攝時,一張價格僅150元,短短几個月價格就翻了一番。
思明區一家攝影店的攝影師charlotte說,他們店從今年1月份開展攝影業務時就推出了「撕拉片」拍攝,從4月份開始,來拍攝「撕拉片」的客人明顯增多,以「00後」年輕人群體為主,「周末來拍攝的人比較多,多的時候一天有十幾位客人」。
走訪 相紙稀缺,價格上漲
為何拍攝一張「撕拉片」如此昂貴,短短几個月就漲價近一倍?
導報記者在某二手平台上看到,根據到期年限不同,「撕拉片」相紙價格也有所差異,彩色「撕拉片」相紙一盒10張,2018年左右過期的要賣到3600元一盒,2019年過期的有商家賣到3900元一盒。不少賣家都稱產品是絕版稀有相紙,通過冰箱保存,過期相紙不保證成像質量,售出不退不換。
「撕拉片」全稱為可剝離即時顯影膠片,是一種即時成像技術。攝影師charlotte介紹,「撕拉片」起初是給膠片相機試光用的,後來停產,導致現存相紙成為稀缺資源。「停產前原價就六七十元一盒,因為現在相紙停產了,只能從以前有收藏的人手中購買,東西稀缺了,所以價格才這麼高。」
此外,拍攝「撕拉片」對攝影技術要求也比較高。charlotte透露,「撕拉片」相機是純手動操作的,需要用測光表測光、手動對焦,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廢片,如果因為攝影師的操作失誤導致廢片,損失由他們店家承擔。「我們之前有買一些『撕拉片』相紙,那個時候一盒不到3000元,我們按299元一張的售價還有些許薄利,但隨著『撕拉片』相紙價格的上漲,我們的售價也將不得不調整。」
「相比於拍立得,『撕拉片』相機用的鏡頭會比較好,所以成像比較清楚,加上現在明星帶動效應,大家也願意為這種情懷買單。」charlotte坦言,儘管現在「撕拉片」風頭正盛,但如果價格繼續上漲,其高價可能抑制消費需求。「漲到一定程度,大家就沒有接受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