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知名模特葉凱薇發視頻稱,
其被人利用ai換臉製作淫穢視頻,
並大量傳播,
造成嚴重困擾,
目前已經收集證據並報警。
有媒體從警方處獲悉,
經鑒定,
該視頻確系拼湊偽造,
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利用ai換臉製作淫穢視頻,
該擔何責?
ai換臉亂象頻現
如何治理?
一起來看《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苟博程律師的專業解讀!
利用ai換臉製作淫穢視頻,
該擔何責?
利用ai換臉製作淫穢視頻,行為人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可能包括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從刑事責任來說,若行為人以牟利為目的,使用ai換臉技術製作並傳播淫穢視頻,可能觸犯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即使不以牟利為目的,只要製作和傳播淫穢視頻達到一定標準,也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例如,傳播的淫穢電子信息實際被點擊數達到2萬次以上,就可能被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傳播淫穢物品的,從重處罰。
從民事責任來說,行為人對受害人構成侵權,可能涉及到侵犯其肖像權、隱私權和著作權等。民法典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使用其面部特徵進行ai換臉製作淫穢視頻,明顯構成對肖像權的侵犯,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另外,使用他人非公開的面部數據(如私人照片、視頻)進行換臉,或者傳播涉及私人生活的換臉內容,可能侵犯他人隱私權,受害人可依法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如果在ai換臉過程中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影視作品或攝影作品作為素材,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著作權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責任。
ai換臉亂象頻現如何治理?
ai換臉技術的濫用,不僅是對受害人個體的侵害,更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踐踏、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清朗的網路空間的挑戰。我國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法律,對於利用ai換臉製作淫穢視頻的違法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行為人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針對ai以假亂真、虛假信息泛濫、破壞網路生態等問題,我國目前已出台《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對內容造假者和傳播平台的法律責任都有明確規定。近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多部門發布《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重點解決「哪些是生成的」「誰生成的」「從哪裡生成的」等問題,規範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
對此,相關服務主體應建立健全ai內容審核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違規的ai換臉作品。同時,明確技術使用規則,要求使用者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公眾則需提高對ai換臉技術的認識和風險意識,在網上發布照片時注意保護個人隱私,發現不法行為時第一時間報警。治理ai換臉亂象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和行業自律等多種方式,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