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台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2025年03月08日09:50:25 時尚 5786

【文/觀察網專欄作者 雁默】

反特朗普的西方輿論正在大談「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但我們現在要談「昨日烏克蘭,今日台灣」,從藏在特朗普怒吼聲中的線索,廓清兩岸的戰爭與和平。

「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賭博」,特朗普對澤連斯基的咆哮意義深遠,這話毋寧也是對全世界提出的直白問句——誰才有資格談和平?此外,對歐洲以及其他美國隊友,特朗普還有一句潛台詞——有本事,你們就別依賴美國。

西方輿論談「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都是狹隘的價值觀敘事,而且一致避談前因後果,緊咬「動手就是不對」以佔據道德制高點,也讓「台獨」當局複製了此一敘事模式,洗腦島民。

特朗普並沒有否定「動手就是不對」,而是將動手的人,從莫斯科轉移到基輔頭上。畢竟,美國就是主犯,白宮總不好說是自己先動手的。澤連斯基只是成了華盛頓的替罪羔羊,而這是美國代理人應有的下場。而且他也不是孤例,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替罪羊多到數不清。

雁默:台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 天天要聞

歐洲作為從犯,不是無法接受美國出賣代理人——畢竟又不是第一次——而是不能接受自己沒分到一杯羹。因此,歐洲現在擺出挺烏姿態,目的只是想要他那一份殘羹剩飯以挽尊,這種假清高,特朗普最看不起,除非歐洲亮出一張好牌。

為什麼歐洲這麼懦弱,看起來又極為愚蠢?

歐洲的故事看似複雜,其實說來也簡單。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教訓,歐洲的主流精英都認為「吃素的政府才是好政府」,在這塊曾經烽火不斷的大陸上,吃肉的都被打為極端主義或准獨裁者。歐洲人民也普遍以「政府弱,人民強」的民主人權價值而自豪。

但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叢林里吃素,就得依賴吃肉的境外政府保護,也就是美國。換言之,歐洲的安逸來自美國的圈養,美國樂於圈養歐洲是為了獨霸全球,這就是大西洋主義。其他非歐洲國家的美國盟友,亦作如是觀。

這叫作戰略外包,現在世人終於領悟,舉凡將自身的安全予以外包的國家或地區,都不具有自主性。

可想而知,當被華盛頓棄養時,習慣領美國狗糧的國家與地區會有多著急。重點在於,被美國棄養後,歐洲會被迫自立嗎?個人認為,至少在4年內,歐洲都不可能自立,因為多數歐洲政客與精英抱著僥倖心態,認為只要忍四年,美國就會重新領養歐洲,現在想實現「戰略自主」,不會,不熟,也太費神了。

套句歐洲時評人的話:戰略思維意味著做出犧牲、未雨綢繆、考慮對手會對你的行動做出什麼反應、要包含一個退而求其次的策略,以及一個撤退和失敗的策略。

這話相當理智,顯然歐洲人並不笨,但吃素的人要改吃肉,那是多麼痛苦,還不如抱著僥倖心態得過且過。堅持吃素的人民、政府、地區、國家、集團組織、根本沒資格談和平……有本事,你們就別依賴美國。

人類總是在戰爭迫近時才驚覺,和平代價不菲,而所謂戰略外包,付出代價的是「承包商」。在過去四年,歐洲擺出的態度是「戰爭比和平更可取」,這是慷承包商之慨,因此即便是拜登政府,也千方百計強迫歐洲支付經濟與能源賬單,否則抗俄無以為繼。特朗普就是覺得極不划算,才會不惜斬斷大西洋主義,這意味著美國棄養歐洲有其必要性。

雁默:台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 天天要聞

歐洲能源賬單高企

歐洲並不缺智商,缺的是自主的決心與意志,在這一點上,烏克蘭不是歐洲自立的槓桿,而是沉重的包袱。因此,當前歐洲挺烏的表象,絕不可信,除非歐盟接納烏克蘭為成員,用持續性、條約性的真金白銀拯救烏克蘭,但有可能嗎?特朗普第一個笑出來。

另一個選項,就是對俄開戰。姑且不論歐洲各國軍隊濟不濟事,要素食者為了自立而同時承受美俄在經濟與軍事層面的雙面夾擊,連歐洲人自己都會笑出來。

須知,歐洲對俄羅斯實施了高達16輪制裁,可謂無所不裁,但根據基輔經濟學院(kse)的數據,目前仍有2245家西方公司活躍在俄羅斯,其中三分之一是跨國公司。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只有472家離開。當然,這兩千多家企業,也包含美國公司。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澤連斯基根本不信礦產協議能獲得「美烏利益共同體」的結果,美歐的許多企業都在俄羅斯本土繼續運營,這不正是「俄西方利益共同體」嗎?這不是美歐不願與俄羅斯直接開戰的原因之一嗎?

事實上,真正的利益共同體,按特朗普的指控,是消失在賬本里的大量金援,被烏方與參與各方一小撮人暗度陳倉地分贓了,當然,獲益者也包含特朗普的國內政敵。從這一點來看,澤連斯基不願簽署礦產協議,內情恐也不單純,民主黨的既得利益者,可能隱身在後攪局。

作壁上觀看狗咬狗的普京,做夢都會笑,西方利益結構錯綜複雜,彼此矛盾,不團結是正常,哪裡會擔心歐洲軍隊進駐烏克蘭?特朗普才是唯一值得對談的窗口。

綜上,只要缺乏自主的決心與意志,歐洲就沒有坐上談判桌的資格,最終,連和平都是美俄施捨給歐洲的。歐烏兩方要麼繼續戰爭自我消耗,要麼接受投降的屈辱,事情變得簡單多了。這就是「昨日烏克蘭」的故事。


台灣驚覺和平已逝,但為時已晚

國際上早已將烏克蘭塑造成一個受害者,訴諸情緒的偏頗敘事總有強大的感染力,過去3年,「台獨」當局就是搭著西方敘事的順風車,高唱烏克蘭萬歲。

因此,理所當然,白宮上演的罵戰,讓台灣民眾與歐洲民眾一樣同感震驚。這是「台獨」當局最感到震怖之處,美國棄烏已廣為人知,而且絲毫沒有粉飾的空間,再加上西方輿論又開始大談「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致使「抗中保台」敘事隨著澤連斯基一同被趕出美國,取而代之的是我曾談過的美國「新棄台論」。

現在再說「疑美」可能已不合時宜,若說特朗普給了台灣什麼確定性,就是他咆哮澤連斯基的那句「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賭博」。在情況危急時,美國不會冒著自毀的風險保台,這點已不用懷疑,也必須深入民心。台灣的疑美及反美人士,包含我在內,現在都有一種被特朗普平反的感覺,不得不說,感覺真好。

許多「台獨」抱怨澤連斯基太倔,怎麼不懂得曲意奉承以換取特朗普的支持,就算只是表面支持也好,只要保住「民主敘事」,就能保住「美國保台論」。

雁默:台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 天天要聞

不少台灣當地人支持烏克蘭

然而,如上所述,澤連斯基是伸頭一刀,縮頭也一刀,因為他無牌可打。既然如此,他就只剩「棄烏」這一個選項,趁歐洲還想挽回顏面的當下,洽談日後流亡的定居地點,而不是在歷史文件上留下喪權辱國,甚至亡國禍首的簽名。

現下,「台獨」的心理支撐是「歐洲挺烏」,包含英法提出的3萬預備部隊計劃,德國的核子保護傘計劃,德法的核彈頭分享計劃等等。不過如前述,對烏克蘭最實惠的是加入北約以及歐盟,若兩者歐洲都不給,那些天花亂墜的口號都是廢話。

歐洲挺烏的概念就是鄰居相挺,但誰也沒把「鄰居挺台」當回事。只要美國不挺,日、韓、菲、澳與紐西蘭,沒有一個會挺台。相反地,上次已談過解放軍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海域的實彈演習,這可是中方在第二與第三島鏈上劃時代的突破,澳、新都驚叫了,但美方沒反應。

在南海方面,解放軍加強了在黃岩島附近海域的活動,並與美軍空中對峙,然後是遵義艦低速穿越巴西蘭海峽,美方又沒反應。在台海,解放軍無預警於高雄外海40海里處演習,美方還是沒反應。

中方近幾個月在第三島鏈內持續秀肌肉,已經充分展示自己與「美國隊」的實力對比,何況東亞並沒有與歐洲實力相當、政治立場又相對一致的鄰居群。

現在,誰敢提亞洲小北約?

另外,關注兩岸事務的人還注意到,今年大陸對台工作會議通稿中「和平」字眼消失,「台獨分裂」措辭也擴大到「「台獨」挑釁行徑」,顯示反「獨」促統行動正在逐步升溫。回想去年的對台工作會議,已不再提「兩岸一家親」,可以說年年都有正向進展。

和平字眼的消失,對許多關注兩岸局勢的人而言,比美國棄烏更有感,因為北京的行事作風遠比華盛頓穩健,具有高度可預測性,而此舉意味著和緩的路線不復存在。

特朗普昭告天下的是,和平代價高昂,既要和平,又要尊嚴,還要安全保障,你的籌碼是什麼呢?按此現實主義邏輯,莫說仗打不贏的烏克蘭,只想靠美國圈養的歐洲與台灣,都沒資格談和平。

新棄台論,美國棄烏,再加上大陸對台工作文本不見「和平」字眼,三個變局都讓台灣那些抱持「以拖待變」「能拖就拖」「維持現狀」的人不太開心,但也正是這些「素食者」,消耗了所有的和平籌碼,最終一事無成。

雁默:台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 天天要聞

真正務實,並有心推動和平手段解決統一問題的台灣人,都像歐洲那些吃肉的務實派一樣,被打為極端分子。這就是「今日台灣」的故事。

結語

今日台灣與昨日的烏克蘭一樣,同樣是戰略外包給美國,欣然接受西方文化滲透,強調民主人權弱政府,心存僥倖,得過且過,並將和平視為理所當然,進而半自願半被迫地遭美國推入反俄去俄、反中去中的陷阱。

台灣驚覺和平已逝,但為時已晚,並不是說,大陸不會再接受台灣的「和統協商」,而是說,台灣就像歐洲,「倚美病」已藥石罔效,失去了自主意志與能力,不見黃河心不死,不逼不上談判桌。

當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咆哮「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賭博」時,華盛頓不自覺地亮出了底牌,即公開承認大國間不能發生戰爭,尤其不能為了捍衛小國(或地區)。

另一句話說得更白,「你想讓我強硬嗎?我可能比你見過的任何人都強硬。我會非常強硬,但你永遠不會透過這種方式達成交易」,聽到了嗎?特朗普說他不會幻想用強硬手段與同級對手達成交易。

換言之,美國不會為台灣一戰,而原則上,中方只要展現不惜一戰的決心,就能實現兩岸統一。剩下的問題,就是現實面上的技術細節而已。歐洲精英說,「我們需要擺脫被動模式,特朗普很擅長把我們留在那裡」,講得很對,中國也應該這麼做,但歐洲做不到。

雁默:台灣沒有「榮幸」坐在白宮被特朗普咆哮 - 天天要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一克拉降到8000元?中國高端製造再傳好消息,歐美鑽石巨頭該醒了 - 天天要聞

一克拉降到8000元?中國高端製造再傳好消息,歐美鑽石巨頭該醒了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在上世紀50年代,西方鑽石巨頭戴比爾斯憑藉一場聲勢浩大的營銷,巧妙地將鑽石打造成永恆愛情的象徵。自此,這種璀璨奪目的寶石便在婚禮儀式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為新人許下浪漫誓言時不可或缺的見證者。 然而,世事變幻無常,價格早就被炒到雲端的「愛情信物」,如今卻出人意料地迎來了大滑坡...
你好,Robot丨探秘360kg鋼鐵巨臂 且看大負載機器人如何擎起智造未來 - 天天要聞

你好,Robot丨探秘360kg鋼鐵巨臂 且看大負載機器人如何擎起智造未來

編者按:日前,山東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再次強調,要以更大力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新質生產力,大眾網·海報新聞創新表現手法,以「機器人+」為敘事主線,策劃推出《你好,Robot——新質生產力在山東》專題報道。海報新聞記者將在山東各地選取最具行業代表性的機器人應用展開體驗...
一名「武林高手」的養成秘笈 - 天天要聞

一名「武林高手」的養成秘笈

央視為何多次「垂青」株洲這個產業?一名「武林高手」的養成秘笈五月,是「榴花照眼明」的時節,株洲的一個產業再次讓人們眼前一亮。5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大篇幅報道了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金海良團隊研製航空發動機的事迹,株洲航空產業又一次「高調出圈」,如同一位「武林高手」在舞台中央展示自己的「絕學」。...
我很充分地使用了這個春天 | 連芷平 - 天天要聞

我很充分地使用了這個春天 | 連芷平

一這個春天,有人用一句很妙的話形容我的生活地湖南:雲南四季如春,湖南春如四季。過去一個月里,湖南的氣候情緒確實是極度不穩定,經常前後兩天相差二十多度,但不妨礙它給出了春天該有的一切。前不久,我在山裡做客,在一片野地里摘到了豐盛的鼠麴草(上圖)。同行的親友說,摘鼠麴草是她們童年就擁有了的超能力,而對於...
凱特王妃戴五層珍珠項鏈閃耀音樂會,並非王室珍寶,「趨向中產階級」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凱特王妃戴五層珍珠項鏈閃耀音樂會,並非王室珍寶,「趨向中產階級」引熱議

當地時間5月8日晚,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一同出現在了倫敦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參加在那裡舉行的紀念歐洲勝利日80周年的音樂會。現年43歲的凱特穿著一身白衣現身,很是優雅別緻。據報道稱,現場有1.2萬人觀看和英國王室家庭成員觀看了演出。整場活動由佐伊·鮑爾主持,表演重現了80年前的歷史性慶典,一些英國人耳熟能詳的藝...
黃群慧:以品牌力量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 - 天天要聞

黃群慧:以品牌力量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黃慧群5月7日,《中國品牌》雜誌、中國品牌網在北京隆重舉行「2025中國品牌日·第九屆品牌發展共創會」。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慧群發表演講,全文整理如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圍繞穩定預期、...
禮讚溫暖力量!滿滿儀式感致敬白衣天使 - 天天要聞

禮讚溫暖力量!滿滿儀式感致敬白衣天使

為迎接第114個「5·12國際護士節」,弘揚南丁格爾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職業操守,激勵護理人員愛崗敬業、積極進取,5月8日下午,遵義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舉行了「5·12國際護士節」慶祝活動。活動為該院2025年度「十佳護士」「護理健康脫口秀」「護理技能競賽」獲獎者進行了頒獎。隨後,該院首屆「脫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