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界
來源 / 節點財經
政治極化已從國會山蔓延至華爾街,從選票箱滲透到方向盤,特朗普正在撕開美國的裂口。
最近,特朗普政府宣布向多國增加關稅。鋼鋁、汽車、晶元乃至即將出台的藥品關稅,都成為特朗普的「掃射目標」。
在諸多受衝擊的行業中,汽車產業首當其衝。此前,特朗普已宣布對所有外國製造的汽車加征25%關稅,將汽車這一跨國協作高度緊密的供應鏈體系撕開一道裂縫。此後,他表示對大部分國家暫停徵收關稅90天,但仍然保留了10%的通用關稅。
作為特朗普最大的「粉頭」,向來站在特朗普背後歡呼的馬斯克也扛不住了——這一政策之下,特斯拉成了受到關稅衝擊最大的美國企業。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自今年年初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下跌了近37%,較去年12月17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了50%以上。利益爭奪,正在使得馬斯克和特朗普,背向而馳。
特斯拉和馬斯克僅僅是關稅大戰的一個縮影。消費、醫療、農業、工業、製造等產業,都處在這場颶風之中。
01 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所謂關稅就是對進口商品徵稅。
用蘋果手機舉例:如果中國為蘋果公司製造一部iphone,需要向美國政府申報海外生產成本。假設一部iphone賣100美元,如加征54%關稅,蘋果除了付給中國工廠100美元,還得再交54美元給美國政府。
簡單算筆賬:以前一部iphone成本100美元,現在直接漲到154美元。但企業不可能虧錢做買賣,所以蘋果按成本翻倍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翻倍賣給消費者。
目前,蘋果90%的iphone在中國組裝,路透社曾有分析,若關稅成本全轉嫁,iphone 16 pro max在美售價將從1599美元暴漲至2300美元,約人民幣1.67萬元,單機漲價超5000元。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蘋果產品均價或因此上漲17%~18%。以iphone 16系列為例,基礎款可能從799美元漲至950美元,pro系列漲幅更甚,消費者購買力面臨「斷崖式」考驗。
但問題的關鍵是,加征關稅後,製造業是否會迴流到美國?答案是否定的,美國本土生產成本比中國加了關稅還高。
美國消費品公司viahart的首席執行官莫爾森·哈特是一位資深玩具製造商。他以切身經歷為例,闡述道:他所在的公司生產一種類似樂高的拼插玩具「雪花片」,但棘手的是,美國本土幾乎找不到會修模具的師傅,他們不是去世就是退休了,一旦模具損壞,就得從中國重訂模具,產線一停就是幾個月。
他直言,人們總低估製造業的複雜度,但現實很殘酷:如果連技術都掌握不了,關稅再高也逼不出「美國製造」。例如,蘋果公司能設計iphone,卻未必能生產所有組件。
不僅僅是高端製造業,最近幾天里,美國雞蛋價格瘋漲,有部分地區開始限購雞蛋,這已經說明,關稅之爭正切實影響到每一位公民的權益。
事實上,美國農業發展受到季節和生長條件的限制。一些美國公司在墨西哥和其他地方種植農產品,包括西紅柿和牛油果,然後在美國銷售,但由此面臨進口關稅。
而想要立刻將農產品放回美國進行種植,並非易事。
自然甜公司首席執行官魯道夫·施皮爾曼說,在美國開始建設溫室基礎設施需要數年和數十億美元,還需要全面改革移民法,確保有足夠的勞動力。該公司大部分西紅柿、黃瓜和辣椒在墨西哥種植。施皮爾曼說:「不漲價是不可能的。」
這場巨變之中,誰也不能輕易脫身。
02 「特斯拉 們」的供應鏈優勢,正在被摧毀
「在美國關稅政策生效後,一雙150美元(約合1100元人民幣)的球鞋現在要賣到230美元(約合1688元人民幣),相當於漲價80美元(約合587元人民幣),漲幅高達53%。」幾天前,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fdra)首席執行官馬特·普里斯特表示。
具體看,如果一雙在海外生產的標價100美元(約合733元人民幣)的球鞋,在美國國內製造,價格將漲到一雙300美元或400美元(約合2201元或2935元人民幣),這些都是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
伴隨關稅大戰的一觸即發,一場連鎖反應,已經拉開序幕。
在美國,有兩家非常典型的企業通過全球化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紅利。一個是蘋果,另一個就是特斯拉。
對於特斯拉而言,過去得益於全球化的發展,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低成本的供應鏈,包括原材料、製造和生產,比如,特斯拉的電池供應鏈緊密依賴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供應商,同時通過上海超級工廠降低生產成本;而蘋果的零部件生產遍布全球,iphone的核心組裝依賴中國製造。
一旦關稅提高,這些唾手可得的實惠和成本優勢,則消失殆盡。《節點財經》分析,關稅對以特斯拉、蘋果為首的美國企業將出現三個層面的影響:
❶ 供應鏈成本飆升,企業凈利潤暴跌
對於車企而言,核心部件就是電池。當前,特斯拉的動力電池供應鏈 80% 以上依賴中國公司,一旦關稅上調,特斯拉在短期內無法找到替代供應商,生產成本將飆升。
有人可能會說了,特斯拉可能會要求中國電池供應商降低價格,同他們一起承擔關稅成本。但事實上這很難達成,中國當前電動車市場已經陷入激烈價格戰,電池供應商們在過去一年已經為了爭奪市場,將價格一降再降,特斯拉幾乎沒有加價、議價的空間。
特斯拉財報顯示,2022年,特斯拉的整體毛利率達到了29.1%的最高點,2023年其全年毛利率已經降至18.2%,若供應鏈受阻,甚至可能跌破盈虧平衡點。
❷ 供應鏈短期斷裂,生產癱瘓
最近幾年,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蘋果,都在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國家布局產線,以此增強抗風險的能力,但事實上,這些國家都不能替代中國,通過幾十年的深耕,如今的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製造體系。
比如,早在2022 年,特斯拉就要求採購部門降低對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製造零部件的採購額,並要求中國供應商遠赴墨西哥建廠。但時至如今,墨西哥至今仍未動工,去墨西哥建廠的中國公司只得到了得州工廠的少量訂單。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高端製造依賴精密分工,供應鏈突然斷裂,短期內特斯拉無法找到這樣一個成熟的製造體系,同時滿足高產能、高質量、高效率,且低成本這幾個維度。
❸ 消費者不再買單,失去中國市場
一旦特斯拉價格提高,那麼他將快速失去中國市場。在新能源車領域,國內一眾新能源車企已經遍地開花。在更多的選擇之下,更低廉的價格之下,消費者未必願意花更高昂的價格,為特斯拉買單。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將快速被華為、理想、小鵬、比亞迪、小米等為代表的車企瓜分蠶食。
數據顯示,2024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下線了第300萬輛整車,向海外市場出口了第100萬輛車,全年交付量超過91.6萬輛,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而中國市場占其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
過去,特斯拉是中美經濟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如今,他正站在全球貿易裂痕的風口浪尖上。而特斯拉僅僅是這場關稅大戰的一個縮影,幾乎所有行業,都身處這場巨變中。
03 關稅壓頂,中國企業能否扛得住?
「我們是做外貿的,目前還在觀望。」一位從事外貿生意的創業者告訴《節點財經》,「短期看對我們的生意肯定有影響,但好在過去幾年,我們已經布局了非美國之外的市場和供應鏈。」
這場由特朗普政府主導的關稅「賭局」,不僅威脅蘋果等跨國企業的生存邏輯,更將引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大幅重組及一系列附帶效應。
我國企業又將如何應對?
上述創業者告訴《節點財經》,「我們看來,中國出口企業的信心和訂單量可能短期內大幅下降,部分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對美出口的計劃,轉而嘗試開拓其他海外市場,或者轉向國內市場進行布局。」
就像英國著名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說的,「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才是關鍵。
圖片來源:安克創新官網
以安克創新為例,這家從中國出發,卻在海外市場大獲成功的消費品牌,最近已經成立跨部門項目組,持續跟進政策與市場動向、聯動前後端制定對策。《節點財經》了解到,除現有供應鏈策略外,安克創新正在持續推進新供應鏈策略,並在其他國家建立或擴展生產和供應鏈設施。
目前,安克創新業務遍布146個地區與國家。近年來,安克創新不斷大力開拓歐洲、東南亞、澳洲、拉美等非美市場,隨著新市場的拓展,北美收入佔比逐年下降。通過探索新興市場增量,安克創新以圖分散區域政策風險。
在過去幾年時間中,出海的中國企業紛紛通過在非美地區建立供應鏈,以降低成本,並拓展更多消費市場。
在關稅事件後,備受關注的就是蘋果供應鏈企業。
作為果鏈企業,藍思科技表示,經全面評估,預計關稅政策變化對整體經營影響非常有限。公司稱:「截至目前,藍思科技在全球擁有9個研發和生產基地,包括位於越南、泰國、墨西哥的生產基地及多個國際辦公駐點。關稅不是海外布局的唯一考量,這種貼近市場、分散風險的布局邏輯,不僅降低物流與人力成本,更使公司深度嵌入客戶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財報顯示,海外收入占藍思科技2024年營收的58.63%,其中大部分出口通過國內保稅區完成,規避關稅波動風險。
針對海外組裝廠的零部件供應,藍思科技表示:「公司與海外客戶交易採用離岸價或向客戶收取運費,交貨到指定目的地,由進口方客戶承擔關稅繳納。這種責任分界清晰的方案,已在支持印度、越南等地整機量產中驗證實效。」
再如立訊精密。
近幾年的貿易摩擦中,立訊精密已經做出很多布局,比如客戶結構的多元化、全球產能布局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以此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和地緣不確定性的影響。
《節點財經》獲悉,目前,立訊精密已在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墨西哥、羅馬尼亞等國家與地區搭建產能基地與研發中心,就近服務客戶、提升產品成本優勢。
高度不確定性之下,對於海外市場供應鏈的布局,決定了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
04 財富急速縮水,美國富豪們前往海湖莊園
不僅是馬斯克,在「解放日」公布「全面關稅」後,華爾街迎來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蘋果、meta、亞馬遜、谷歌、英偉達股價一路下跌,馬斯克首當其衝。
有媒體甚至評論馬斯克,「做了舔狗,一樣挨刀」。
這一效應之下,科技富豪們損失慘重。據統計,全球最富有的500人,損失了5000多億美元。特別是站在特朗普就職典禮上露出微笑的這幾位,扎克伯格、貝索斯、馬斯克,身價迅速縮水。要知道,他們為了特朗普當選,曾為競選活動捐贈巨款。
根據彭博富豪榜的數據,上周四和上周五兩天,馬斯克凈資產縮水超過300億美元。兩天蒸發300億美元,就是馬斯克也得「上火」。
這些矽谷巨頭也並非束手無策,據悉,他們已經前往特朗普的私人度假村海湖莊園,希望能爭取豁免。
對於馬斯克,可能傷害更大。
上周三,馬斯克表示,高額關稅會讓特斯拉在美國的工廠成本大增,近日又直接向特朗普呼籲撤銷新關稅政策。3天後,馬斯克再次表示,他希望建立美國-歐盟自由貿易區,他還猛烈批評了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當前美國關稅政策的設計者之一。這些都表明他希望在貿易問題上與特朗普保持距離。
從搖旗吶喊,到保持距離,馬斯克已經「忍不了了。」
貿易戰沒有贏家。
美國果粉面對漲價潮,心態從期待轉為「錢包保衛戰」。最新統計,美國iphone搜索量一周激增22%,谷歌趨勢顯示「iphone price increase」成為熱詞。消費者嗅到漲價風聲,恐慌情緒迅速發酵。
為了應對恐慌性搶購,供應鏈火線救援。3月27日至29日,蘋果從上海浦東機場調派3架波音747貨機,滿載iphone飛往洛杉磯,單日運量超20萬台。數據調查顯示,若iphone漲價超30%,63%的美國用戶考慮棄用蘋果,轉投安卓陣營,如三星galaxy s25。
無論是企業主還是消費者,都在等待迴旋的餘地。華盛頓的晨霧尚未散盡,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已籠罩在焦灼之中。
*題圖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