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計算吳昕在公開場合哭過多少次嗎?
這回又要+2了。
明明是帶著媽媽來參加《媽媽真好看》,
由劉雯和胡兵兩位模特界大前輩當班主任,
幫50+的媽媽走上T台,圓一個時尚女郎夢,
媽媽才是參與其中的主角,女兒這次純·幫襯…
吳昕倒好,播了四期就兩次淚灑現場,
還都是有點莫名其妙的眼淚。
前一次,母女需要根據主題完成限時穿搭▼
(懲罰賽制:墊底組合需要待定)
吳昕領著媽媽一起挑衣服,
給了一個小時,最後十分鐘崩潰了…
為何?
說衣服的尺碼有問題,媽媽穿不下去,棄權得了。
該怎麼形容吳昕這段狀態呢?
愛抱怨,說泄氣的話,上來第一句就是放棄。
最後由女兒搭配出來的效果,
不直說「土氣」,也完全沒有符合主題的意思吧。
沒想到,吳昕就直接在後采里淚如雨下了。
(?哭點在哪)
覺得媽媽很難過,她看不下去,乾脆放棄算了…
(?也不想想如何另闢蹊徑、解決問題嗎)
如果說第一次還是摸不著頭腦,
第二次哭就稱得上無語了。
後一次,以「顛覆性改造」為主題,
由女兒為媽媽構思方案並做PPT宣講▼
(依舊是搞事情的賽制)
好死不死,吳昕跑題了。
要的是「顛覆性改造」,
她從媽媽性格出發,
媽媽早就嘗試過旗袍和酷帥風,
她的方案又是一不小心就超土的「中國娃娃風」。
突破性不強,改造難度也大,
班主任劉雯給出了有理有據的判斷…
吳昕果然又破防了(捂臉)
第一反應:媽媽,我對不起你。
劉雯主動靠近向她單獨解釋,
希望她不要誤會自己的評判標準,
(特有禮貌,還叫的是「昕姐」)
看出對方臉色不對,立刻主動道歉…
吳昕呢,話都沒聽完,
飛速跑出了錄製節目的教室,
拒絕攝影師繼續跟拍,
說自己哭是覺得對不起媽媽…
想對得起媽媽,卻傷害了其他人,
她這一跑,徒留劉雯獨自尷尬:
第一反應是呆住,
然後領著吳昕媽媽上前道歉,
強忍住眼淚來解釋,
最後退場又躲到角落裡擦淚…
劉雯有錯嗎?
在節目里都充分展現了頂級職業模特大賽導師的專業。
給出的意見實際有效,
能從細節之處窺見經驗,
隨便一個pose示範都很美,
媽媽們喜歡到讓老師被迫拖堂,
明明在自己的領域上沒有做錯任何事,
卻被吳昕這一通發泄,弄到自我懷疑:
是不是對媽媽太殘忍了?
吳昕這兩次哭泣,太典型了,
就像她以往在鏡頭前的每一次哭泣一樣,
也多少給大家提供了職場奮鬥參考指南。
總想著用眼淚來解決一切,
從來不會嘗試積極有效的正面溝通▼
都發現了吧?
吳昕遇到任何問題,非常容易就想到了放棄:
我不行,我沒能力,我選擇離開。
說實話,一模一樣的套路,
吳昕在《姐姐1》和藍盈瑩組隊就用過了。
只不過那一次挨罵的是隊長藍盈瑩,
她太過狼性又帶點理想主義奮鬥er的色彩,
一心想把自己的成功經驗送給成員。
現在回過頭看,藍盈瑩確實猛,
但吳昕一直都是什麼樣的溝通態度呢?
藍盈瑩提議玩樂器,讓昕姐當主唱,
她們也確實這樣分詞並練習了一段時間…
吳昕:噘嘴表示焦慮。
組樂隊的想法被兩位老師否定,
都覺得有點強人所難了…
吳昕:睜大眼睛希望你們懂我。
藍盈瑩又突發奇想,
希望三個人一起玩樂器,
吳昕十天速成學會彈貝斯…
吳昕:眼神迴避,就是不直說。
最後還是兩位老師點明了問題,
藍盈瑩回到現實,希望再給十分鐘重新分詞…
吳昕這下直接就哭了:
「我對不起你們…」
如果只看練習室現場,
你能立馬猜到吳昕心裡想的什麼嗎?
坦白講,這事兒換成寧靜,
大概會直說我這次不行,好好分析原因。
換成張雨綺,估計自信心爆棚,
說著「讓我試一試」然後一嗓子把藍盈瑩拉回現實。
換成吳昕?
嘿,我做不來,但我不說,就是玩。
直到後采環節,
她才把心中那些百轉千回告訴了觀眾,
原來是覺得自己又當了拖油瓶。
哭,不會主動在現場擺明溝通,
兩次唯一的差別只在於對面的人:
上一次遇到了拚命但粗線條的藍盈瑩,
看不懂她的小表情,反而把她逼到角落,
於是大家開始憐惜吳昕;
這一次遇上了專業卻更敏感的劉雯,
內疚自責起來比吳昕還狠,
於是這個反應成了矯情。
不論如何,這種溝通方式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否則,哭就成了一種道德綁架。
……
當然,吳昕的哭,不能說是刻意道德綁架,
她真情實感地難過,反而說明了第二點:
自己支棱不起來,
就永遠只會看到最消極的一面▼
節目里的兩次落淚,契機一致,
都是自己沒能幫媽媽爭光、取得好成績,
但對比其他明星女兒,
從第一次的穿搭和第二次的PPT來看,
吳昕的審美也確實只到這兒。
然後她將所有的問題攬到自己那兒,
一次又一次被無意的言語傷害到破防,
就好像她在《我家那閨女》的第一次哭訴…
有一次跨年晚會,自己的節目被拿掉了,
她哭著對朋友說,所有主持人里就拿掉了自己的。
而她就此收穫了致命打擊:
別人表演自己在台下一直哭,
補完妝再繼續強顏歡笑上台報幕。
擰巴嗎?痛苦嗎?
事實上,維嘉當晚的節目也被摘掉了,
辦晚會的團隊後來也邀請他倆上《我家那閨女》。
同樣是「因時長被摘節目」,
對一直被稱讚的「梗王」維嘉來說,
不用放在心上,他還有很多機會證明自己;
而吳昕一直沒有在主持本業發光發熱,
作為「站樁」擔當,五年才等到第一個支持者,
一點打擊都足以讓她崩潰。
於是,這兩點成了互相影響的圓環——
業務能力一般,需要面臨質疑,
她總是更容易看到最糟糕的一面,
然後將自己鎖在流淚滿面的小世界中,
拒絕向外溝通,又總是支棱不起來,
然後面臨新一輪的質疑…
最後場面就十分尷尬了。
在網友看來,吳昕的人生已經太順利了:
二本畢業參加選秀,直接進了《快本》,
想去旅行,可以直接訂機票和高級酒店然後慢慢規劃,
想去時裝周,有關注度所以只需要減減肥就得到邀請,
想拍電視劇,不論哪部戲的主創都歡迎她客串。
她已經得到了很多人都羨慕的頂級資源,
比不過業務能力,但論運氣綽綽有餘。
(聽她哭訴的同行沈凌,主持能力真的不差)
她所謂的挫折也彷彿是自憐自艾:
靠著吃止痛藥,從不缺席一次工作,
一個人吃飯、抬冰箱、修下水道,
為了唱跳而拚命練習,也就是劈個叉,
回到正式的主持舞台,
依舊還是那個沒啥控場能力的小白。
(在《元氣滿滿的哥哥》是無感情的cue流程機器)
吳昕明明也是真情實感地難過…
但她越哭,網友越煩▼
就是矯情,沒接受過社會毒打,隨隨便便就哭。
很難說,她的性格是入圈前就如此,
還是在一次次輿論打擊中形成的,
(媽媽也是喜歡「打壓式」溝通的風格)
但,真的,別哭了,
也不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反覆貶損自己。
人是會被自己說服的,
氣勢一弱就容易順勢而下,
越自我懷疑,越讓大眾懷疑,
明明自己的日子已經夠滋潤了,
積極向上也好,安於現狀也好,
狀態不行還可以選擇休息沉澱,
把精氣神提起來不香嗎?
最後一句
有一說一,看完節目很難不喜歡劉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