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2021年01月13日23:03:07 情感 173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獨木不成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群體中,不可避免會需要其他人幫助合作,這樣才能走得更遠。但幫人是有技巧的,若不假思索地善行泛濫,必定會導致惡果,任何事情過了,就糟了。

《增廣賢文》里說:「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善良的確是美德,但任何事情都需要邊界,很多人搞不清楚人性,自以為只要無私奉獻,不求回報,至少會有不錯的結局,但最後往往會被壓榨得連渣都不剩。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我們在幫人的時候必須明白,過度幫助只會導致對方產生依賴,遇到事情的第一反應不是自己解決而是向外尋找依賴。

一旦你停止了幫助,長期以來形成的利益關係被打破,他們就會滋生怨恨,正所謂斗米恩升米仇。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搭了我大半年便車的同事把我拉黑了》:老張和同事老趙住得很近,老張買車以後每天上班都會順道帶上老趙,本來就順路,老張也覺得舉手之勞沒什麼。

剛開始,老趙還會言辭表示一下感謝,但日子久了,老趙則表現得極其自然,準時準點坐車,甚至將座椅調到最大,好讓自己坐得舒服。

每次一上車就跟坐私家車一樣放肆,玩手機吃零食打電話,完全不顧及正在開車的老張。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一日,老張有急事提前走了,沒想到,前腳剛走後腳電話就來了,老張剛接通電話就聽對方說:「你這人也太不地道了,怎麼招呼都不打就提前走了。」老張說:「我有急事,沒來及。」

但對方依舊不依不饒地說:「那你得提前通知我一聲啊,我還著急回家吃飯呢?這個點公司的班車都走了。」

老張聽了也生氣,回道:「那你打個專車唄,我又不是你的專職司機。」對方一聽就把電話掛了,老張著急辦事也沒跟他糾纏。

第二天下班時,老張給同事發消息準備出發,沒想到提示自己已經不是對方好友了。此後,老趙到處散布老張的人品不行,小氣摳門,做人不厚道等等。

這就是典型的恩將仇報、農夫與蛇的故事,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你無原則地付出,會給對方造成一種錯覺,以為自己所擁有的是應得的,當有一天你不願或者沒有能力付出時,他會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自然而然就會記恨你。

幫人可以,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怎麼幫更重要,它能將很多罪惡殺死在搖籃里。

幫人的第一大原則:對方有想要變好的意願

一定要記住,爛泥是不可能扶上牆的,除非它發生質變,變成質地堅硬的好水泥,但這樣的概率很低,所以不要冒險。

一個想變好的人,哪怕你只是多看他一眼,他也會覺得自己被重視,從而更加積極向上。

幫人的時候要評判一下對方是否和你有對等的價值,這並不是看人下菜,而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家海靈格曾說:「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因此在付出與接受中,只付出不接受的人會有一種絕對正確的感覺,心理相比較接受者更沒有負擔、更舒服。相應地,接受的那一方則會頻繁感受到沉重、壓抑。

我曾親眼見證過類似的事件:表姐的家庭條件非常好,父母都是大學教授,自己相貌好學業好,可謂是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

她在大學的時候,喜歡上一位小夥子,小夥子人精神有上進心,唯一的缺陷就是家境不好,但表姐死活就是看上了,家人也表示尊重,兩人大學畢業就結婚了。

結婚時,表姐的父母出資為小兩口買了房,婚後在生活上亦是隔三差五給予經濟支持,男方也沒有辜負眾望,如願在工作上穩步上升,眼看著一切越來越好,但男方卻提出了離婚。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覺得男方忘恩負義,但當我讀到了海靈格我終於明白,其實男方承受的東西要遠遠大於女方。

因為以他的能力很難一時半會給予對方同等的回報,若是個有良知的人,內心勢必會經受煎熬,若他是個無良知的人,很可能就會出現近些年經常發生的事情,女方被吃干抹凈掃地出門。

所以幫人的時候,一定要掂量清楚,簡單點說就是對方值不值得你幫。

幫人的第二個原則:選擇幫助更年輕的群體

社會上有很多關愛老人的慈善活動,尊老愛幼的確沒有錯,每個人都會老,那些曾經奮鬥過的生命的確值得我們敬畏。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但事實上,每個果都有它自己的因,大部分老人晚景凄涼都是因為在年輕時不願意為生命負責,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在時光中將自己消耗殆盡。

與其幫助他們,不如幫助那些面對困境的孩子,站在人性的角度來講,這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或許有人會覺得矛盾,為什麼社會一邊要求我們積德行善,一邊又要求我們權衡利弊。

因為世界本就是一個矛盾衝突體,只有學會在矛盾和衝突中尋找平衡,種下的因和得到的果才能形成能量閉環,否則就會中斷,在其他地方發生意外,這不利於個體和整體的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不可避免地面對一些請求,如果滿足了以上條件仍覺不妥,就一定不要幫。

人際交往法則:如果別人沒有向你求助,千萬不要主動相幫 - 天天要聞

席慕蓉曾說:「假如你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那麼任憑周圍的人如何縱容,如何引誘,你都要拒絕他們。」不知道怎麼抉擇的時候,follow you heart.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男人害怕失去你,才會有這三種表現 - 天天要聞

一個男人害怕失去你,才會有這三種表現

文/飛魚楊絳先生說,真正愛一個人,從來都不是要求對方,按著你想像的模樣迎合你,而是尊重和守住對方原有的樣子。在感情世界中,一個男人在不在乎你,是不是真心愛你,其實都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因為在乎,所以害怕失去。男人是真的在乎你,才會害怕失去你。
警惕!表面是熟人,背後是騙客 - 天天要聞

警惕!表面是熟人,背後是騙客

正值暑期求職、實習及出境游高峰,一宗精心設計的「熟人騙局」引發社會關注。近日,廣州一名年輕男模特小衷被其前老闆以高薪拍攝工作為誘餌,騙至泰國後轉送緬甸,遭遇非法拘禁。 經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泰警方及家屬等多方共同努力,小衷已於7月4日成功獲救。此案再次敲響警鐘,揭示「熟人」利用信任關係實施跨境犯罪的危...
愛過的人,還能做朋友嗎?答案很簡單:「兩個字」 - 天天要聞

愛過的人,還能做朋友嗎?答案很簡單:「兩個字」

王菲在《紅豆》里唱:「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可成年人的心底,總藏著一份對 「盡頭」 的不甘。成年人的情感褶皺里,總藏著關於 「前任」 的終極叩問:那些曾把彼此的名字,刻進骨子裡的人,分開後,還能笑著說 「再見」 嗎?愛過的
婚姻里,當你學會「不要」,反而得到更多 - 天天要聞

婚姻里,當你學會「不要」,反而得到更多

NICE TO MEET YOU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曾經要得那麼用力,如今才發現,原來自己都給得起。婚姻中,你越是伸手要,就越求而不得。很多人都在婚姻長河裡艱難跋涉,用力索要著那些求而不得的溫暖和幸福。
女人不愛你,會抗拒「這些」,別忽視 - 天天要聞

女人不愛你,會抗拒「這些」,別忽視

晨去暮來,你每天都很努力,希望通過努力給你心愛的女人幸福的生活,縱然心裡勞累,疢如疾首,只要能夠心愛之人相守在一起,你也覺得是值得的。你用情至深,盼著兩個人有圓滿的令你稱心快意的未來,自然希望女人也是真心對待你的。
楊少華離世當天,兒子給他吃澱粉腸,抬手說話被打斷,網友炸鍋 - 天天要聞

楊少華離世當天,兒子給他吃澱粉腸,抬手說話被打斷,網友炸鍋

前兩天刷視頻的時候,還看到相聲大師楊少華跟兒子拍段子,吃肉吃菜嘛嘛香,海鮮牛肉豆腐一塊來,心想著這老人家身體挺好,94歲還能有這胃口,實在是好福氣。可沒想到一轉眼,今天下午就傳來了楊少華離世的消息,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因為懷念老人家,很多網友跑去楊少華的社交賬號,想回看他生前的視頻,但誰知卻發現了問題,...
在法律上,沉默是認可還是拒絕? - 天天要聞

在法律上,沉默是認可還是拒絕?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沉默應該是拒絕的意思,如果要續費,應當要取得消費者認可才符合法律精神。 消費者維權可以訴訟,而人民法院律師服務平台和上海法院訴訟服務網在功能定位、使用對象以及服務內容等....
中年夫妻禁慾生活真相:原來床上無戰事,根源不在兩腿間! - 天天要聞

中年夫妻禁慾生活真相:原來床上無戰事,根源不在兩腿間!

多少中年夫妻的夜晚,早就失去了身體的溫度?躺一張床,各玩各的手機,彷彿合租十幾年、連吵架都嫌浪費口水的室友?要我說,這事兒跟那方面"行不行"關係還真不大。孩子?純純的第三者! 沒孩子前是你儂我儂,孩子出生立馬變身"三陪爸媽":陪吃陪玩陪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