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2025年06月15日14:00:11 情感 2982
在《老友記》里,莫妮卡曾經跟喬伊說過什麼叫做" the night ",大意是說當你認識一個人,在某個晚上你們聊了很多,從小時候的經歷到家庭關係,從長大後的夢想到現實中的困境,無所不談。


the night,就是關係升溫前一定會有的那個夜晚。


當然,決定性因素不是時間,而在於談話的內容。能拉近距離的對話,需要展現彼此的價值觀、成長經歷與情感反應,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deep talk或者deep question。


因為綜藝《再見愛人》而一度爆火的「36問」,正是一些比較深度「自我暴露」的問題。2015 年,它因被《紐約時報》的一篇名為「能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 36 個問題」的報道開始走紅,現如今已經成為人們探討情感關係的必備話題。


36問是什麼?為何有效?其實它來自一項關於親密關係如何建立的真實心理學研究。

這項研究的過程與結果在開創性的溝通指南《超級溝通者》中,得到了詳盡的展示。作者查爾斯·都希格將研究成果和真實案例相結合,揭示了有效溝通的科學和藝術。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恰當的問題:
想讓關係升溫,方法只有一個

1995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研究心理學的夫妻團隊伊萊恩·阿倫和亞瑟·阿倫,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里放置了一塊亮橙色的地毯,並在上面擺放了兩把椅子。他們邀請成對的陌生人走進房間,坐在椅子上互相提問。

總共有超過 300 位彼此不相識的人參與了這項實驗。每一對陌生人的對話時長為 60 分鐘,他們互相提問的問題是由研究人員事先挑選的,有輕鬆愉快的問題,也有嚴肅深刻的問題。

實驗結束後,參與者各自離開,研究人員並未要求他們保持聯繫。然而,研究人員在 7 周后跟進調查時驚訝地發現,有 57% 的參與者在實驗結束後的幾天或幾周內會嘗試找到自己的溝通對象,有35% 的參與者會與對方進行社交互動。

「這個發展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亞瑟·阿倫對我說,「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從未預料到會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阿倫夫婦發起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是否存在一種「創建親密關係的實用方法」,即通過某些技術性的手段來促使人與人之間建立連接。

阿倫夫婦在研究中發現,只有一種方法能夠穩定地幫助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繫,那就是 36 問

伊萊恩和亞瑟後來描述稱,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參與者進行持續的、逐步深入的、雙向的、個性化的自我表達。這些問題後來被稱作「快速交友程序」

不過,有關「快速交友程序」最有意思的一點是,這 36 個問題在一開始是隨機產生的。另外一些問題則是大家在喝咖啡休息時想到的,或者一起去酒吧時無意中聽到的。

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是從那些較為表面的、令人感到安全的問題開始,比如「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然後逐步深入更複雜的問題。

梅利納特解釋說:「如果一開始就直奔深層次的靈魂拷問,那很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因此,我們選擇從簡單的問題開始。」 

隨著問題的深入,參與者會逐漸展露內心的思想和感受。

「快速交友程序」中的 36 個問題

(上下滑動查看)


(1)如果可以選擇世界上的任何人,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

(2)你想要成名嗎?如果想,你希望以什麼方式成名?

(3)打電話前,你會預先排練要說的話嗎?為什麼?

(4)對你來說,完美的一天是怎樣的?

(5)你最後一次對自己唱歌是什麼時候?對別人呢?

(6)如果你能活到 90 歲,並在 30 歲之後一直保持 30 歲的心智或身體,你會選擇哪一個?

(7)你是否對自己的死亡方式有預感?

(8)說出你與對面這個人的 3 個共同點。

(9)在你的生活中,你最感激的是什麼?

(10)如果你能改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一個方面,你會改變什麼?

(11)請在 4 分鐘內儘可能詳細地向你的夥伴講述你的生活故事。

(12)如果明天醒來,你能獲得任何一種品質或能力,那會是什麼?

(13)如果一顆水晶球能告訴你關於你自己、你的生活、未來或其他任何事情的真相,你想知道什麼?

(14)有沒有你長期以來夢想要做的事情?為什麼沒有去做?

(15)你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16)在友情中,你最看重的是什麼?

(17)你最珍貴的回憶是什麼?

(18)你最糟糕的回憶是什麼?

(19)如果你知道自己將在一年之內去世,你會改變當前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

(20)友誼對你意味著什麼?

(21)愛和情感在你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22)與對面的人分享你認為一個好的戀愛對象應該具備的 5 個品質。

(23)你的家庭關係親密且溫暖嗎?你的童年是否比大多數人幸福?

(24)你覺得你和母親的關係如何?

(25)每人做 3 個以「我們」開頭的真實陳述。例如,「我們都在這個房間里感到……」

(26)完成這句話:「我希望有人能和我分享……」。

(27)如果你與對面的人成為親密朋友,請和對方分享你認為重要的事情。

(28)告訴對面的人你喜歡他 / 她哪一點(請務必誠實,說出你可能不會對剛認識的人說的話)。

(29)與你對面的人分享一件讓你感到尷尬的事情。

(30)你最後一次在別人面前哭泣是什麼時候?獨自一人的時候呢?

(31)告訴你對面的人你喜歡他們身上的什麼特點(已經提過)。

(32)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嚴肅到不能開玩笑的?

(33)如果你今晚將要去世且沒有機會與任何人聯繫,你最遺憾沒有告訴誰什麼事?為什麼你還沒告訴他們?

(34)如果你的房子著火了,裡面有你所有的東西。在確保救出你所愛的人和寵物之後,如果你還有時間安全地返回一次,你會想救出什麼?為什麼?

(35)在你的家庭成員中,誰的去世讓你最為悲痛?為什麼?

(36)分享一個你的個人問題,並詢問你對面的人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同時,讓對方告訴你,他 / 她對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有什麼感受。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脆弱性與適當的自我暴露

在石溪大學的研究團隊試圖確定最恰當的問題時,他們遇到了一個看似簡單的難題:如何界定和區分情感性的問題與非情感性的問題?

研究者最終找到了一種方法來判斷某個問題是否會激起情感反應。他們發現,詢問與日常生活相關或不涉及爭議性觀點的問題,往往會穩定地引導出非情感性的回答。

與此相對,那些鼓勵人們分享自己的信仰、價值觀或有意義體驗的問題則通常能夠引發情感性的回答,即便這些問題本身並不是情感向的。

這類問題之所以充滿力量,是因為它們會促使人們袒露自己的脆弱之處

淺層次問題與那些能夠促進情感連接的深層次問題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後者讓回答者展露出了自己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正是「我們的感受如何」這類對話如此有力的重要原因。

在阿倫夫婦看來,脆弱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與一個被廣泛記錄和研究的心理學現象——情緒傳染——緊密相關。一系列的心理學實驗表明,人們傾向於「依據周圍人展現出來的情感來同步化自己的情感」。

然而,情緒傳染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它需要某些因素的觸發,而人的脆弱性就是其中最穩定也最可靠的觸發因素之一。

當我們聽到他人分享他們深層的信念和價值觀時,當我們講述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的經歷時,或當我們展示出自己的某些方面以供他人評判時,我們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和傳染。

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自我暴露行為本身,創造了一種親密感。要達到深層次的交流,展現自己的脆弱性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快速交友程序」會如此有效,同時也闡明了什麼樣的問題更有助於讓人產生情感共鳴。

隨著阿倫夫婦對這些現象的深入探索,他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細節:只有當參與者輪流提問時,「快速交友程序」才會奏效。

當阿倫夫婦在實驗中指導參與者採取你問我答的互動模式,「與對方分享並進行交流」時,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才開始形成。

互惠性是關鍵,」亞瑟·阿倫說,「互惠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如果沒有互惠性,人們就難以在情感交流中獲得共鳴。」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實驗之外,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

「快速交友程序」建議我們通過提問來建立連接。但是顯然,你不可能在這裡一股腦兒地問完 36 問。

離開了心理學實驗室的環境,如果你冷不丁地問一位陌生人這些問題,敢肯定,你的這次約會會很失敗。

那麼,我們應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呢?

2016 年,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深入研究了這一問題。他們認真分析了在速配約會等場合中錄製的數百段對話,根據雙方是否表示願意進一步發展關係來判斷哪些對話是成功的,哪些是失敗的。

在成功的對話中,參與者更傾向於互相提出問題,並且這些問題所引出的答案,正如科學家們後來描述的那樣,展現了他們的需求、目標、信念以及情感。

在不成功的對話中,參與者往往更多地在談論自己,即使提問,也都是提一些表面的、不觸及對方感受的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想要與某個人成功對話,你並不需要詢問對方最痛苦的記憶或是他們打電話前的準備過程。你只需要問及他們對生活的感受(而不是他們生活中的具體事實),並以此為基礎提出更多的問題。

有關事實的提問,比如「你住哪裡」「畢業於哪所大學」,通常都難以讓對話繼續,因為這類問題難以引出個人的價值觀或經歷,更不會觸及一個人內心的脆弱。

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我們稍微改變一下提問方式,比如「對於現在的居住地,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或者「大學生活中,你最珍貴的記憶是什麼」,我們就是在邀請對方分享他們的個人喜好、信念和價值觀,描述那些促使他們成長或改變的人生經歷。

這樣的問題更容易引發對方的情感共鳴。同時,這種提問方式也會促使提問者不斷與對方互動,如分享自己對居住地和大學生活的感受,從而使雙方進入一個你來我往的互動過程。

淺層次的問題可以轉化為深層次的問題


你住在哪裡?

→ 你喜歡你現在居住的地方嗎?

你在哪兒工作呢?

→ 你最喜歡做什麼工作?

你來自哪兒?

→ 在你長大的地方,你感覺什麼是最美好的?

你在哪兒上的大學?

→ 你最喜歡大學的哪個部分呢?

你結婚了嗎?

→ 能講講你的家庭生活嗎?

你有什麼愛好嗎?

→ 如果有機會學點兒什麼,你想學什麼呢?


從陌生人到戀人:能讓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 天天要聞

哈佛大學有關速配約會的研究揭示了一個關鍵點:後續提問極為重要

後續提問是一個信號,表示你在認真傾聽,並且希望深入了解對方。

後續提問會促進雙方的互動和共鳴(「你在大學時最喜歡的活動是玩極限飛盤嗎?」「哇,我也是!」「你現在還玩嗎?」)。

這類問題讓你有機會表達自我,但又不會顯得太自戀,這有助於讓對話流動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提出情感性問題的方法是,詢問某人對某事的感受,並通過表達自己感受的問題來進一步深入交流

這種方法與我們先前討論的建立情感連接的框架基本一致,儘管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如果我們能夠提出那些促使對方思考、表達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和經歷的問題,並從自身出發以充滿情感的方式做出回應,那麼對話的雙方便會自然而然地互相傾聽。


編輯:孫小悠 | 審核:醒醒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聞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總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總不如前任」——這話像句流傳很久的情感總結,帶著點過來人的篤定,又透著說不清的模糊。它像給感情貼了張標籤,彷彿愛與不愛早有定數,可往深了想,這標籤底下裹著的,其實是不同的情感視角,而非什麼必然規律。 男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著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著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著應下了——畢竟老人盼著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著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裡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著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