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2025年06月11日20:42:14 情感 1969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哲學家黑格爾曾指出:

死要面子和為別人活著,是中國人的死穴。

很多人社交的目的,不是為了體會溫情,也不是為了將愛意灑向人間,而是要麼在別人身上找優越感,要麼在別人身上索取利益;

找優越感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能耐和本事,保有體面的人設;

索取利益是為了往上爬,往好了活,更好地在別人面前秀優越感。

就是不比不行,只能位於人至上,畏懼和恐慌自己位於人之下。

那麼可以假設,如果沒有「別人」、沒有「群體」,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又是什麼呢,他又能靠「對標」誰繼續生活下去呢?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這就是問題所在。

死要面子和為別人活著,倒不是啥大毛病,畢竟,誰能完全置身事外,一輩子我行我素呢?

大部分人以自己的個人能力,很難脫離社會性去存活,所以所謂的社交疏離,往往會讓一個人更加沮喪迷茫和無助,缺乏社交貨幣去兌換對自己價值的認可和欣賞。

但如果是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的死要面子,那就真的沒必要了;

感到不舒服和被冒犯的我們,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衝突不代表「衝動」,只要這份衝突不是「沒事找事」就好

人際關係中充滿著難以細數的誤會和嫌隙;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與一個人的關係緊張,不一定是你或者對方不好,也不一定是你們磁場不合,很可能僅僅是你從沒有與對方發生過衝突,從不積極地表達自我,以致於彼此的隔閡越來越大,最終矛盾越積越多,成為摧毀關係的導火索。

很多人,尤其是老實人,會認為,一旦與人發生衝突,後果將不堪設想,自己會承受道德上的譴責,面臨極大的人際關係壓力,焦慮對方會不會就此恨上自己和報復自己;

所以老實人會選擇委曲求全,忍氣吞聲,明明心裡介意得很,硬是違心說場面話。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滿了彈性,不會是一片和諧美好的,但也是伸縮性很大,沒那麼容易走向破裂的;

事實上,只有真實的親密關係,才會有真實的衝突,假性親密關係,那就是配合對方演戲,各懷鬼胎,既走不遠,又不健康;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衝突不代表衝動,只要有具體的事發生,大家就可以『就事論事』,怕就怕有人不會表達「衝突」,給對方「沒事找事」的印象,從『對事不對人』,升級矛盾為「對人不對事」;

那種動輒發邪火,而不會準確表達的人,往往會把關係推向深淵。

比如,夫妻之間,媳婦嫌棄老公沒幹活,卻在老公晚睡的事情上撒氣,弄得老公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媳婦的初衷,進而導致兩個人互相嫌棄,彼此置氣。

衝突不可怕,多數人際關係並不和諧完美,只要學會正確表達就好

每個人的想法和心之所向都不同,精神內核就更是有很大差異;

在你看來很稀鬆平常的事兒,對別人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兒;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我們永遠做不到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用他們的大腦去感受和想問題。

所以,人與人之間有交集交匯且同頻走下去的概率極低,而大家交叉過後漸行漸遠相看兩厭的概率很高;

別以為衝突是什麼大事兒,大部分人的人際關係也都是稀里糊塗,甚至是破破爛爛的。

今天和你說得著,明天又和你不對付,都是尋常。

關鍵在於我們對衝突的態度。

衝突不是要一棒子「打死對方」,它的目的,要麼是為了和諧,要麼是為了解決問題,唯獨不是為了給自己找麻煩。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如果你眼前是一位體格上和你相差懸殊的大塊頭,你是沒必要和他發生武力衝突的;

如果對你不客氣的是一位有人格障礙和精神問題的人,你又何苦冒大風險去發生衝突呢?

你和一個人發生衝突,最好要首先確認對方的精神狀態、認知水平和表達能力;

沒有霹靂手段,莫讓衝動附身。

衝突的本質,是為了尊重自己的「個性」,活出能量和秩序感

與人相處的哲學是先禮後兵,體面和忍耐的事別人不教你通常也會,但是翻臉你卻未必會,孔乙己的長衫不容易脫下;

你不去反擊和回懟,是換不回對方的相敬如賓的;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人與人的相處是多輪博弈的結果,你怎麼對待自己,對方就會怎麼對你;

你倆如果不在一個認知框架里,就會出現你和他講邏輯、公平、尊重,他和你談等級、手段、利益,在那混淆是非。

很多動物性強的人,不會欣賞你身上那種息事寧人的善良,他們只知道,你如果實力強,是絕不會掩蓋住自己的光芒,由著別人騎在脖子上的。

你覺得自己慫、嘴巴笨、臨場發揮能力沒有,沒有捍衛自己利益尊嚴的實力,其實這一切都是你迴避衝突,壓抑自我的結果;

衝突就是上天給你的一個絕好的機會,請摘下你身上虛無縹緲的道德標籤,既然出生草莽,就更要放下自己骨子裡的怯懦;

一定要敢於和別人發生衝突 - 天天要聞

和人衝突一次,你的膽子就大一分,你的頭腦就靈活一分,你的經驗就累積一分,你的生存空間就擴大了一分,你的能量就找回來一分;

記住,你的個性,是你身上最寶貴的東西,你只有尊重它,它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讓你活出能量和秩序感。

END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聞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總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總不如前任」——這話像句流傳很久的情感總結,帶著點過來人的篤定,又透著說不清的模糊。它像給感情貼了張標籤,彷彿愛與不愛早有定數,可往深了想,這標籤底下裹著的,其實是不同的情感視角,而非什麼必然規律。 男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著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著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著應下了——畢竟老人盼著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著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裡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著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