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標的大小,都不要急不要怕,就算對方欠你1塊錢,我也能幫你要回來。」7月25日,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法院第九法庭,記者見到了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李莉。
調解現場,她來回穿梭在當事人之間,不時眉頭緊鎖,思忖著手中的案件。
愁眉的源頭,是一件討薪系列案,涉及的務工者共有47人。因長期被拖欠工資,有的人生活陷入了困境。她們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到西夏區法院,希望獲得法律的公正裁決。
7月25日,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法院第九法庭調解現場,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李莉(右一)和案件當事人溝通拖欠工資款細節。
不論標的是「大」是「小」一樣用心辦
時間撥回到5月,某箱包加工公司員工因連續3個月未領到工資,一紙訴狀將某人力資源公司、箱包公司以及具體負責人袁某、戴某告上法庭。但兩家公司經營期間未發現有拖欠工資行為,被告之一的戴某因犯詐騙罪在福建省某監獄服刑,另一被告袁某處於「失聯」狀態,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翻開手中厚厚的訴訟材料,李莉發現,這件討薪系列案中原告47個,被告4個,涉及案件55件。
「不管怎樣,這關係到務工者的生計,再難都要試著啃下來。」李莉告訴記者。
經過多方尋找,李莉終於通過案件關聯人以及共同客戶找到了袁某,並保持每天至少一通電話。
「法官,這個老闆太不講信用了,說好5月發工資的,現在7月了都沒給!」
「能讓他快點給錢嗎?就為300多塊錢我跑好幾趟了。」
「我不是惡意要拖欠工資的,我也是受害者啊,前前後後被騙了6次,不是不想給錢,實在是沒有這麼多現金,容我緩緩,我一定把拖欠的工資都還清。」
……
現場,雙方當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
無論標的大小,這些在外人看來的「小事」,在李莉那裡都是心頭「大事」。
「直」與「曲」我心知肚明
通了不知道多少通電話,距離和第一位當事人溝通已經過了近2周時間,李莉看了看厚厚的訴狀和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筆記,再次撥通袁某的電話。
「袁總,什麼時候來銀?」
有了前期充足的準備,李莉覺得,是時候進行「面對面」調解了。
「來來來,大家跟我到這邊的調解室坐下慢慢說。」7月25日,經過前期大量的電話溝通,李莉邀請雙方當事人到法院調解。
「戴總人呢?他也欠我們的錢,我對這個人已經沒有任何信任了!」
原本在電話中答應好好商量的當事人,到了法院後卻突然情緒激動。這邊話音剛落,其餘當事人聞言也紛紛應和。
眼見群情激憤,場面即將失控,李莉趕忙調整策略,決定對雙方採用「背靠背」+「一案一議」的調解方法。
「調解是一門藝術,得有好的方式方法,既要用細枝末節戳穿各方謊言,又得各打五十大板。」
調解期間,李莉認真傾聽每位當事人的訴求,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從情與法的角度為雙方梳理矛盾,告知被告之一的戴某因犯詐騙罪在監獄服刑的事實,安撫雙方情緒的同時,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相互理解,使當事人能夠按照法律標準衡量自身行為,及時消除雙方當事人的隔閡。
「大家的訴狀我都看過了,工資明細也和咱們的車間主任核對清楚了,不乏虛報的情況,建議大家如實提交……」對工人,李莉建議大家不要虛報工資。
「我知道你有你的難處,你被好友欺騙心裡難受,家父住院需要用錢,媳婦孩子在老家也不容易,但是原告也有各自的困難……」對被告,李莉換位體諒。
在李莉的不懈努力下,當事人從最初的劍拔弩張,逐漸轉變為心平氣和,袁某承諾會在8月5日前把數額較小的17人的工資結清,剩餘30人的工資於9月30日全部支付。至此,47人的勞務糾紛在短短2天內全部化解。
「名氣」與「底氣」背後的堅守
「如果在辦公室找不到李法官,可以到調解工作室看看,十有八九不會撲空。」西夏區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書記員張苗苗說。
案件經歷這麼多環節,在辦案經驗豐富的李莉看來,雙方對於賠償與否沒有爭議,關鍵在於賠多少、怎麼賠。
「以前的生活是緊鑼密鼓,現在的生活是爭分奪秒,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剛開完庭回來的李莉笑著對記者說。回到辦公室的她剛一落座,就翻開一本卷宗。
談起調解工作,李莉說:「調解,主要是要用心,沒有捷徑。和老百姓打交道,一定要學會將心比心,只有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判決才能經得起推敲,才能真正做到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47名員工勞務報酬系列案的調解是20多年來李莉辦理的4000餘件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再平常不過的一件,李莉也因審理勞動爭議類案件快速專業而頗具名氣。從磕磕絆絆到從容辦案,再到2022年創建勞動爭議審判專業品牌「李莉法官工作室」,慕名而來找她化解糾紛的人越來越多,她都全力以赴,努力實現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李娜 李嘉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