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是一顆冷酷的太陽,它放射光明,可是教人眼花,看不見東西。在這種沒有水分與陰影的光明底下,心靈會褪色,血會幹枯的。
這是《約翰·克利斯朵夫》中克利斯朵夫的困惑與懊惱,在感情極度脆弱與苦悶之時,阿娜火辣辣的目光出現了。
這讓克利斯朵夫又驚又喜,喜的是阿娜陰沉眼睛裡的野性,好看的嘴唇以及壯健的體格和精力充沛的年輕,驚的是阿娜是收留他的好朋友妻子。
於情於理,克利斯朵夫都不該愛上阿娜,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又是不受理智管控的,被壓抑的感情,一旦燃燒,便成了熊熊烈火,無法扼制。
日久生情的難以自控
克利斯朵夫因為惹了事,只得逃亡到了朋友勃羅姆家,他十分誠懇地收留了克利斯朵夫,並囑咐自己的妻子阿娜好好款待克利斯朵夫。
阿娜對克利斯朵夫很客氣,態度也冷冷的,她對自己,對別人似乎都不關心,以至於讓克利斯朵懷疑這個女人沒有心肝。
直到有一次克利斯朵夫彈琴,阿娜在歌唱的時候,她一改平時的冷淡和漠然,似乎將內心無窮的熱情都解放了出來。
克里斯多夫盯著她的眼睛問:你心裡有些什麼,能夠使你唱著這樣好?
阿娜回答道:我不知道,我以為我唱的時候已經不是我自己了。
這次之後,他們有了更多合作的機會,而且每次彈琴唱歌的時間都在逐漸增加,阿娜的表情依然是冷冷的,可看克里斯朵夫眼神卻是火辣辣的。
克利斯朵夫察覺到了阿娜的熱烈,他們彼此看穿了對方的心,卻又不願意看到。直到有一次勃羅姆約妻子和克利斯朵夫一起郊遊,但臨時有事沒去。
克利斯朵夫第一次向阿娜伸出手,他們默不作聲穿過原野,阿娜則親熱地靠在克利斯朵夫身上,感觸著火熱的愛與心動。
對於克利斯朵夫來說,他一再告訴自己不該接近阿娜,不能在朋友收留自己時,還跟朋友妻子曖昧,但日久生情後的感情是無法控制的。
或者說,刻意壓制的感情,一旦在集聚之後,更容易無法自控。當理智無法戰勝感情時,只能任由感情在壓抑中沉溺再沉溺。
壓抑婚姻的岌岌可危
阿娜是一個克己復禮的好女人,她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不肯去社交,也不願意在異性面前展現自己。
她除了吃飯時露面,平時很少應酬,她對丈夫很體貼和溫柔,但卻不愛他。嫁給他多年,他們的婚姻生活過得平淡如水,相敬如賓,是所有人眼裡的模範夫妻。
對丈夫說的話,她都耐心地聽著,不發現任何意見,對丈夫的忙碌,她沒有半點的怨言。只不過無論丈夫說什麼,做什麼,她都漠不關心。
阿娜是22歲那年與丈夫勃羅姆是在婚宴上認識的,她那時是一個很高傲又難看的姑娘,在婚宴上一句話不說。
勃羅姆卻覺得阿娜很嫻靜溫柔,通情達理,是個理想妻子的人選,於是託人去說媒,一向順從的阿娜就答應了求婚。
她感謝他不嫌棄她曖昧的出身,也恪守自己作為人妻的身份,他們雖然感情平淡,但並沒有發生過夫妻爭吵。
隨著克利斯朵夫的出現,打破了阿娜平淡的婚姻,也讓她的心蠢蠢欲動,想要拒絕他,卻心不由己,想每天都看到他。
他們一起彈琴和唱歌,不經意間阿娜將自己的一隻手放在克利斯朵夫的肩上,兩人一動不敢動,為了打破僵局,阿娜想要彎下身子,卻碰到克利斯朵夫的嘴唇。
壓抑的感情,到了一定程度,會一觸即發。克利斯朵夫和阿娜就是這樣,受著感情煎熬的兩個人,最終倒在了一起,發瘋似地擁抱著,一句話也不說。
克利斯朵夫很難過,對於婚姻和情愛,他始終抱著嚴謹的態度,並不想對別人的妻子不敬,但遇到了阿娜卻陷進去了。
他當然知道朋友好心收留了自己,他這樣跟朋友妻糾纏不清,實在是罪過,但一遇到阿娜熾烈的眼神和熱烈的感情,就又緊緊擁抱了。
與其說,克利斯朵夫與阿娜日久生情的無法自拔,不如說是一個殘缺婚姻背後的投射,不如說阿娜在壓抑的婚姻中,感情沒有被滿足。
一個人為了愛而愛,沒有什麼理由。尤其是無愛婚姻的背後,更容易飛蛾撲火。
婚外感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
每一段感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拿阿娜的婚外感情來說,即便沒有克利斯朵夫,也會有別人,因為兩種情況最容易發生:一種是日久生情,一種是婚姻本身的不和諧。
阿娜雖然是一個很好的妻子,但她的順從與溫婉只是一種習慣,她從來不對丈夫提要求,也不對丈夫發火,這才是不愛的表現。
一個女人,只有在不愛男人的時候,才不會提任何要求,只是一味地遷就和隱忍,一旦隱忍到一定階段,但凡有一點外部誘惑,就會陷入感情的漩渦無法自拔。
這要從阿娜的原生家庭說起,阿娜的母親是一個莊稼女,而父親則是一個富商兒子,家庭不同意他們結婚,將他們趕了出去。
五個月後阿娜的父親去世,四個月後母親去世,祖父母這才接回了阿娜,但卻並不把她當成孫女,而是當作發善心收養的孤兒。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下,阿娜悶悶不樂,也沒有自我,只是一味順從,折磨自己,對一切都沒有興趣,包括婚姻,只是為了使命而結婚。
最為貞潔的主婦阿娜,為了一段感情而飛蛾撲火,源於愛的匱乏,一旦遇見像抓住救命的稻草,而激發了內心深處的愛意,也難怪置名聲和婚姻於不顧,為了感情而孤注一擲。
所有的婚外感情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這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也是婚姻不幸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