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2025年05月10日22:12:12 情感 1315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理解:

「誰是消耗我們的人?誰是滋養我們的人?這個問題是生活的首要問題。」

很多人以為付出是美德,卻忘了,無底線的餵養只會讓索取者更貪婪,讓被餵養者更虛弱。

01

你餵飽了別人,卻餓死了自己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吃飯七分飽,待人七分好。」

可現實中,我們總是把別人的碗盛滿,自己的心卻空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同事把瑣事推給你,你默默接下;朋友深夜訴苦,你犧牲睡眠傾聽;家人習慣依賴,你咬牙扛起所有責任……

你以為這是「善良」,但時間久了,你的精力被抽干,情緒被透支,連一句「我累了」都不敢說。

就像毛選中提到的「矛盾推動事物發展」,但若你一味妥協矛盾,只會讓問題永遠懸而未決。

我曾見過一位前輩,他在單位是公認的「老好人」。

誰需要幫忙他都答應,誰犯了錯他都幫忙遮掩。

可十年過去,升職名單里沒有他,裁員風波中他卻首當其衝。

領導私下說:「他確實人好,但好得沒有稜角,好得讓人記不住。」

你看,過度餵養別人的人,最終會被當作空氣。無處不在,卻無人珍惜。

你的時間、情感、精力,都是限量資源。

若把它們當成免費的自助餐任人取用,餓死的只會是你自己。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02

界限不是牆

很多人害怕設立界限,覺得這是冷漠,是自私。

但真相是:沒有界限的關係,就像沒有堤壩的河流,終會泛濫成災。

偉人在《反對自由主義》中寫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

這批判的是消極態度,但換個角度看,「事若關己,必須清醒;明知消耗,及時喊停」才是智慧。

一位母親的故事讓我深有感觸。

她為家庭操勞半生,每天五點起床做飯,深夜還在洗全家人的衣服。

直到某天累倒住院,丈夫和孩子才發現:沒人記得洗衣機怎麼用,煤氣灶怎麼開。

她躺在病床上苦笑:「原來我越能幹,他們就越無能。」

出院後,她不再包攬一切,而是教會家人分擔。

起初全家抱怨,但三個月後,兒子學會了做飯,丈夫主動打掃衛生。

當你停止餵養別人的懶惰,他們才會長出屬於自己的翅膀。

界限的本質不是隔離,而是讓關係回歸平衡。

就像毛選強調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把精力集中在值得的事上,才能實現真正的共贏。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03

有些關係像一盆仙人掌,你日日澆水,它反而爛了根。

同事聚餐時永遠是你買單,親戚開口就是「借點錢應應急」,老朋友只在失戀時才想起你……

這些關係不是在消耗你,而是在消耗你對世界的信任。

就像開頭的那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那麼多「敵人」,但太多人把毒藥當蜜糖,把損耗當付出。

老家有位木匠,他從不接三種活兒:挑三揀四的、拖欠工錢的、把他當免費顧問的。

村裡人說他「不懂變通」,但二十年來,他的作坊從一間草房變成三層小樓。

「砍掉爛木頭,才能雕出好物件」,他敲著刨子對我說。

關係的本質是共生,不是單方面輸血。當你停止餵養黑洞,光的入口才會為你打開。

寫在最後:

沒有邊界的溫柔是軟弱,沒有底線的付出是放縱。

《毛選》中有句話深得我心:「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這不是教人自私,而是提醒我們:先護住心中那團火,才有餘溫暖熱他人。

停止餵養任何人,不是變得冷漠,而是學會把最好的養分留給自己。

最後,送你貼在我書桌前的一句話:

玫瑰從不哀求陽光,它只是紮根生長,然後自然綻放芬芳。」

停止餵養任何人,你的光芒,自會吸引真正珍惜它的人。


讀《毛選》必讀兩論,寫了個精講專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聞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瀾一起吃飯,問他:「你會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問:「我很多東西都很喜歡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東西!」看樣子蔡瀾跟太太的婚姻是開放型的,太太方瓊文職業是電影監製,也是個獨立大女主的樣子,所以兩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聞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海浦東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記結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後,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閨蜜陳女士有了婚外情,並多次大額轉賬給陳女士。該事件引髮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登上微博熱搜榜。△相關事件登上熱搜2024年7月,62歲的胥女士和67歲的沈先生離婚,結束了35年婚姻。離婚後,胥...
回顧:公公扒灰,兒媳嫁給公公,結果,一人被殺,一人喝葯而死 - 天天要聞

回顧:公公扒灰,兒媳嫁給公公,結果,一人被殺,一人喝葯而死

有些事兒擱在老黃曆里早該翻篇了,可有些事卻好像在生活的旮旯里長了根,不會翻篇。就說江蘇鹽城一個小村子裡的舊事,擱到現在聽著都覺得刺得慌——公公跟兒媳婦攪和到一起,最後鬧出人命,這事放到八十年末的農村,跟拿鈍刀子割肉似的,疼得人直抽氣。女子吳
以自由之姿,共赴愛的山間茅屋,潺潺小溪 - 天天要聞

以自由之姿,共赴愛的山間茅屋,潺潺小溪

村上春樹曾言:「你不是我權衡利弊後的選擇,而是我怦然心動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愛情中最好的心態,大概就是深情而不糾纏。我做好了跟你一輩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隨時要走的準備。我是愛你的,但,你是自由的。」這番話語,恰似一縷清風,拂過愛情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