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話語,不同的世界|如何聽懂另一半的話

2021年10月11日18:41:05 情感 1473

最近回家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概就是我跟家裡人說什麼都要先描述很多相關東西,做很多鋪墊,家人才會理解我真正要表達的東西,而我爸媽卻可以不像我這麼費勁地溝通,兩個人說一句對方就會明白要表達的東西。我不禁感慨,我可能是太久沒有回家,對爸媽的生活太過於不熟悉,同樣爸媽對我這半年的經歷也只能是偶爾的問候,通過幾次電話和想像,難免不能心有靈犀。

同樣的問題在其他家裡里也很常見,朋友回家後就會發現總是會跟家人有爭執,雙方都儘力在表達,可是費力中又夾雜著各種情緒,本是一次互相了解和增進關係的好機會,卻變成了無情的爭吵現場。

朋友深夜想不通,問我,為什麼家裡變成了這樣,他一點都不懂我,我實在是受不了他居高臨下的指責。

我想了想,想起前段時間很火的段話」你是否看見一隻雞「,原話是」在電影學中有這麼一句話:「你是否看見一隻雞,什麼意思呢?我們每個人在閱讀一部作品的時候,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眼中的那隻雞。你其實看到的只是你眼中的那隻雞,取決於你看到那隻雞的是什麼,你的文化背景,你的知識結構,你的全部的人生經歷,這也就意味著,有的 時候你會發現,比如說對待一個作品,這個人說這個作品表達這個意思,那個人說,不,這個作品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這兩個人不斷地在爭論,這個爭論的結論不重要,關鍵你要看他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基於什麼樣的背景,他得出了這個結論,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當不同的人都會產生爭論,其實爭論的結果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兩個人本身在認知上就存在差異,那個認知差異才是導致爭論的原因。」

不同的話語,不同的世界|如何聽懂另一半的話 - 天天要聞


不同的對話背後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想要get對方的點,還是需要花費一點耐心和時間。聽懂另一半,成了建立親密關係的一把鑰匙。想不到還真的有這本書《聽懂另一半》,作者黛博拉·泰南是美國著名社會語言學家,目前在喬治城任語言學教授,也是該校的6位榮譽終身教授之一。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並獲得該校「麥格勞傑出講師」頭銜。她出了12部暢銷書。這是她其中的一本。聽懂另一半背後的語言系統才是傾聽的不易之處。

一、聽懂談話背後的不容易被理解的世界

「兩性交流是一種跨文化交流」,不同的話語背後就是不同的世界,男性在對話中要保持獨立性,女性是要維持親密性。這種交流的不對等性本身就會帶來誤解和衝突。類似的矛盾在不同的家庭中經常會出現,尤其是涉及家庭開銷方面。書里舉到的例子,在購買任何超過100美元的東西時,女生一定會和男生商量,但是男生卻會不假思索地買下他想要的一台新的機動割草機,並認為他們能夠負擔這些。女生卻為此感到煩惱,不是因為她不支持男人買這些東西,而是她覺得男人的行為就好像完全當她不存在一樣。許多女性覺得事事諮詢伴侶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做法,但是許多男性卻會不自覺地在不諮詢伴侶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不同的話語,不同的世界|如何聽懂另一半的話 - 天天要聞


二、了解差異,更深入理解另一半

「了解差異才能更深入了解另一半,如果成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相互獨立的同齡社交世界習得的溝通方式,那麼兩性之間的交談就是一種跨文化交流。雖然每一種風格就其本質而言都可以進行有效溝通,但是風格的不同會導致誤解。從跨文化的角度看待兩性間的對話,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為什麼交談者之間會存在互不滿意的情況,而不必指責任何一方有錯或不正常。了解這兩種風格的差異性並不會使其消失,卻能避免我們彼此妖魔化和互相指責。理解為何我們的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採用哪種行為模式,可以讓我們獲得安慰,縱使我們仍然不會以他們那種方式看待事情。這樣做能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為親切熟悉。此外,讓他人明白我們為什麼這樣說話和行動,可以保護我們免受他人的誤解和批評。

人們對於熟悉的人,更容易做到理解對方,就是因為已知對方的過往經歷,更容易理解行為的發生。而對於陌生人,人們更不太能做到彼此理解,如若有其他行為,更容易歸結為「奇葩」。

不同的話語,不同的世界|如何聽懂另一半的話 - 天天要聞


三、男女交流背後的十種規則

男女交流的背後有十種規則,分別是:

一、在男女不同的話語背後,有各自不同的世界;

二、兩性溝通的目的性是不同的;

三、女性更注重情感方面的溝通,男性更注重事情的解決;

四、女性友誼開始於聊八卦;

五、溝通會給人說教與聆聽不同的感受;

六、社群意識與競爭,是溝通方式的衝突;

七、誰打斷了誰的發言,是支配與控制的問題;

八、左右為難:被男性標準評判的女性;

九、「我對你說話的時候,看著我」:性別更甚年齡差異;

十、應對不對等性。

當我們能夠看得到不同的風格差異,就不會一味地責怪別人,也不會僅僅將這些歸咎於人格缺陷。但是當我們能夠理解溝通方式中的性別差異,也許無法阻止分歧的產生,但是你會有更多的機會防止分歧的加速失控。

當兩個人本來帶著真心走到一起,卻因為不能理解彼此而溝通不了,就會有其中一方變得不理智又固執,最終走向分開。因此了解對方的溝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本身的重要在於,兩個人一起了解對方,一起為關係而努力,一起奮鬥一起走的更快走的更穩。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12歲男孩離家出走,兩天後其父意外去世!眾人急尋找回孩子,父子遺憾未見最後一面 - 天天要聞

12歲男孩離家出走,兩天後其父意外去世!眾人急尋找回孩子,父子遺憾未見最後一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都市報道5月22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發布一則求助視頻,稱江西萍鄉12歲男孩王某某5月20日離家出走未歸,現其父親發生車禍去世,急尋其回來與父親送別。5月23日晚,萍鄉市陽光救援隊負責人寧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王某某20日因玩手機被父親打了,後離家出走。22日上午,其父親送外賣途中發生車禍,送至醫院...
情感專家不敢說的真相:比出軌更傷人的三把暗器 - 天天要聞

情感專家不敢說的真相:比出軌更傷人的三把暗器

女人真正恐懼的,從來不是肢體接觸「最深的傷口往往沒有血跡」——毛姆成年人的世界裡,真正的傷害從來不是明面上的冒犯。那些藏在細節里的輕視,裹著糖衣的控制,比直白的越界更讓人膽寒。一、當「視而不見」成為慢性毒藥飯局上打斷她說話的人,和偷摸伸咸豬
我媽結過三次婚,掙了400多萬,60歲這年她卻帶病回來找我養老 - 天天要聞

我媽結過三次婚,掙了400多萬,60歲這年她卻帶病回來找我養老

"你替我養老,我把房子留給你,400萬也歸你。"六十歲的母親坐在我家沙發上,面色蠟黃,語氣卻篤定。我愣在那裡,看著她消瘦的身影和疲憊的眼神,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沒見,她突然出現,帶著病和錢,要我贍養她。1986年,我出生
文字比語音更傷人,你的昵稱可能正在傷害對方 - 天天要聞

文字比語音更傷人,你的昵稱可能正在傷害對方

手機屏幕亮起來那一瞬間,對話框里的那個很親密的稱呼總是能讓心裡猛地抖一下。在當今這個靠表情包來表達表情、憑藉輸入法去傳達內心感受的時期,微信的聊天框就如同一個能夠映照出各種情形的鏡子,將人際關係中那些不太顯著的界限都清晰地映照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