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高校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裡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師範大學不僅培養中小學教師,還要負責各類基礎學科的研究。
因此,我國師範類高校整體科研實力較強,而且畢業生整體就業率還很高,所以往年的排名都較為靠前,錄取分數線也比較高。
根據2025年校友會發布的師範類高校排行榜、ABC中國師範大學排行榜等兩份榜單的平均數據,今天我們來看看師範高校20強。
2025年全國師範大學20強出爐
根據綜合數據表現,北京師範大學位居師範高校第一名,這一點應該無可爭議。畢竟北師大一直都是師範領域的「領頭羊」。
北師大有北京和珠海兩個校區,目前來說,珠海校區主要是養公費師範生,還有優勢專項的學生,北京本部主要負責基礎學科研究。
第二名是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大同樣是985高校,該校建校歷史悠久,國際化水平較高,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大學。
比如華東師大的軟體工程學科,目前已經位居全國前三,絲毫不遜色於理工類高校,這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專業。
華中師範大學位居第三,表現出色。華中師大教學成果較為突出,公費師範生在全國各地都較受歡迎,能獲得大量學生青睞。
東北師範大學排名第四,整體表現中規中矩。作為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師範高校,東北師範大學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
東北地區的優質教師或者是中小學校長,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東北師範大學。學校還擁有6個一流建設學科,國家層面也有很高的認可度。
南京師範大學排名第五,超越陝西師範大學。從學科評估結果來看,南師大確實表現突出,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高,錄取分數線也超過陝師大。
陝西師範大學只能屈居第六名。即使陝師大是教育部直屬師範高校,國家定位更高,但是這些年陝師大確實有所退步。
包括學科評估結果、教學成果獎、生源質量等都不如南京師範大學。地理位置不佔優勢,這些年也出現人才流失問題。
華南師範大學排名第七,表現中規中矩。華南師範大學位於廣東廣州,擁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卻沒能很好發展。
學校的優勢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目前實行多校區辦學模式,資源較為分散,影響到學校發展。
湖南師範大學排名第八,成為師範類211高校裡面的「守門員」。湖師大在學科評估方面表現不佳,導致在全國的影響力較弱。
優秀畢業生最終都是流向廣東珠江三角洲城市工作,只有公費師範生留在湖南發展。
首都師範大學排名第九。作為國家評選的雙一流建設高校,首都師範大學的學科建設和教學質量建設等都很好。
北京市大量優秀的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都是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學校在北京基礎教育領域擁有極高的認可度。
浙江師範大學排名第十,進步明顯。浙師大位於浙江金華,目前已經在杭州建立校區,已經能彌補學校區位不足的問題。
浙師大的優勢主要是師資力量雄厚,生源質量好,多次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所以學校基本沒有短板。
福建師範大學排名11。福師大被譽為是我國性價比極高的一本高校,學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舞蹈學和體育學等學科都是全國拔尖。
更為重要的是,福建師範大學各方面都沒有缺點,已經成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將來很大概率能衝擊雙一流。
山東師範大學排名第12,取得歷史佳績。山師在第五輪學科評估獲得突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獲得A-。
根據山東省發布的高等教育規劃,山東師範大學已經作為A類建設高校,將會全力衝擊第三輪雙一流評選。
江西師範大學排名13,安徽師範大學排名14,西北師範大學排名15。這三所都是地方重點發展師範高校,也是有潛力衝擊雙一流。
上海師範大學排名16,河南師範大學排名17,天津師範大學排名18,江蘇師範大學排名19,廣西師範大學排名20。
這裡面上海師大和江蘇師大都是屬於本省第二梯隊的師範高校,由於地理位置好,錄取分數線很高,但兩所高校學科評估表現一般。
其餘三所都是本省市最強的師範高校,畢業生在本地都很好就業,地域屬性非常強,也是我國師範高校裡面的核心力量。
以上就是我國2025年師範類高校的綜合排名情況,結合兩份高校的排名,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