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女星董潔出席活動,透露最近在經歷兒子的青春期,十分崩潰。
董潔表示:「我最近在經歷兒子的青春期,非常崩潰。他小時候那麼乖,到現在開始有自我的意識,他在跟我去抗爭。我很想告訴他我的真實想法,但我知道我的想法、我的經驗對於他是無用的,霎那間覺得自己完全迷失了,我不知道我是誰了。」
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潘粵明與董潔因合作電視劇《紅衣坊》相識相戀;2008年9月,董潔與潘粵明舉辦婚禮;2009年2月,董潔生下兒子頂頂;2012年10月,董潔工作室發聲明宣布和潘粵明離婚,雙方互相控訴;2023年2月,雙方發文互動,關係破冰。
如今頂頂15歲,外表帥氣被贊「最帥星二代」。董潔經常帶他出鏡,還曾一起拍雜誌大片。
如何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關鍵時期。
在身體發育方面,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迎來生長發育高峰,身高、體重迅速增長, 同時第二性徵逐漸顯現。
在心理方面,他們的自我意識顯著增強,開始更多關注自身內心世界與外在形象;情緒波動變大,易激惹;好奇心增強,嘗試對複雜事物深入理解並進行批判性分析;更熱衷與同齡人交往,對父母開始有了小秘密;對父母權威產生質疑並追求獨立。
這些複雜的心理變化相互交織,共同塑造著青春期少年獨特的心理風貌。
如果父母能夠提供支持和鼓勵,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孩子可能會在社交場合中表現得更加自信和從容。
相反,如果父母過於嚴厲或缺席,孩子可能會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難,難以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殊且關鍵的階段,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平穩度過:
1、建立良好溝通渠道
利用「南風效應」主動與孩子交流,每天抽出專門時間傾聽他們的想法、感受與經歷,無論是學習、社交還是情感方面。
交流時保持專註、耐心,不輕易打斷或批評,用理解與接納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從而願意敞開心扉。
例如,孩子分享學校趣事時,家長積極回應並分享類似經歷,增進親子關係。
2、給予情感支持與理解
青春期孩子情緒波動大,家長要敏銳察覺其情緒變化並給予支持。
當孩子焦慮、沮喪或憤怒時,先認同他們的感受,如 「我知道你現在很不好受」,再幫他們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讓孩子明白無論何時都有家長陪伴與支持。
3、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
了解「刺蝟法則」,認識到孩子在成長,有自己的觀點和決定,尋找一個既能溫暖到他又不被他的刺扎到的距離。
在家庭決策中適當徵求孩子意見,如家庭旅行計劃、晚餐菜品選擇等,培養其責任感與自主能力。
同時,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點,不強迫他們遵循家長期望,鼓勵發展獨特才能與潛力。
比如孩子對繪畫有興趣,家長支持其參加繪畫班或提供繪畫工具與資源。
4、提供正確的性教育
青春期孩子生理和心理發生變化,性意識覺醒。
家長應適時、適度地開展性教育,用科學、客觀的態度講解性知識。包括生理髮育、性健康、性道德等內容,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性,樹立健康的性觀念,避免因好奇或無知陷入不良行為或受到傷害。
可藉助專業書籍、科普視頻等資源輔助教育。
5、樹立良好榜樣
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影響深遠。
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如規律作息、堅持運動、尊重他人、冷靜處理矛盾等,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模仿,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6、協助學業與職業規劃
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但要避免「超限效應」,與他們一起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計劃,鼓勵自主學習和探索。
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提供幫助與指導,如請家教、一起分析錯題等。
同時,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引導他們思考未來職業方向,根據興趣、能力和特長進行初步規劃。
可通過參觀職業展覽、與不同職業人士交流等方式拓寬孩子視野,讓他們對未來有更清晰的認識。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北青娛見、「保定蓮池區冀之翼兒童康復醫院」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