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馬浩然 周治濤
實習生 田銀平
「初進學校的學生因為文化程度差,管理難度大,我們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更加關心關愛學生。」這是武漢市交通學校的汽車專業部主任、高級講師周廣春的育人秘訣——通過探索校家一體的育人模式,中職學生也能培養出「學霸」。
周廣春來自黑龍江鶴崗,2006年來到武漢市交通學校,成為汽車維修與應用專業教師。從最初的汽車專業教師成為如今的湖北省職業教育技能名師,周廣春用自己的青春築夢三尺講台,帶領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成長成才。

專註課堂,創新模式強化技能學習
作為學校高級講師,周廣春主講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護、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等6門課程教學,剛到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他發現初入學校的學生們文化基礎薄弱、專業技能學習興趣較差,同時沒有清晰的目標,在管理和教學上有一定難度。
「這些孩子會更需要關心關愛,更需要老師的鼓勵。」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樹立自信心,周廣春和同事們交流溝通,在汽車專業各個部門教師開會討論後,摸索出「校家一體」教學管理模式。
早在2011年,該校汽車專業根據企業所需的人才需求和崗位能力,研究決定課程內容和標準,同時定製不同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並建立「豐田班」「通用班」、油漆品牌「巴斯夫班」以及「PPG班」等多個大賽班,做到企業工藝要求與課程設置無縫對接。在人才選拔方面,該專業學生在通過專業考核及面試後組成3個大賽班,每個班級30人。

2014年,技能高考出台。周廣春也隨時而變,及時改變教育策略,將原本以提高專業技能為主,文化教育為輔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將文化課與專業技能並舉,為更多孩子創造參加技能高考的突破口。同時,篩選出專業技能突出的孩子進行專門的技能培養。不浪費他們在專業技能上的潛質。2022年,該專業以「文化基礎+技能」模式選拔培養人才,並代表學校參加市級、省級、全國甚至世界級職業技能競賽。
據介紹,該校汽車專業高一學生通過半年多學習後,專業課教師根據專業成績,加上各個班級班主任推薦名額及學生自主報名,選拔出近二十名學生啟用「一拖二課」模式開展專業訓練。同時設置階段性考核,再次篩選出5人進入參賽名單,經過半脫產訓練並最終確定2人,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據介紹,該專業按照該模式選拔人才,並逐步建立確定參賽隊伍。

定製培養,引領技能人才走向未來
周廣春介紹,高一學生入校後經過選拔參與「全脫產」專業技能學習,每天學習7—8節課程,持續一年至一年半的專業技能訓練後參加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獲得省級比賽三等獎及以上獎項的專業技能突出、表現優異學生參加技能高考,可獲得490分的技能考試滿分成績,但這些學生由於長期全脫產訓練,往往可能耽誤了文化成績。
「為了讓技能優異的學生有更好的未來及成長成才道路,我們定製了補課提分機制。」周廣春介紹,教師團隊會對學生進行談心交流,並和學生家長溝通,運用「校家一體」模式建立良好學習氛圍,要求學生跟隨學校安排的文化課程進行學習,並在課餘時間邀請語文、數學和英語老師進行針對性補課,通過模擬考試快速提升成績。
在周廣春的學生里,有一位叫陳子行的同學,就讀於汽車車身鈑金修復專業,曾在市賽和省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但是文化基礎較差。周廣春找到英語教研組,為陳子行專門制定學習方案,經過多次考試和補課,起初成績只有幾十分的他如今已經超過了150分(文化課三科滿分成績210分)。
「職業院校的學生特別能吃苦,發揚好他們自身的閃光點,建立自信心,技能+文化雙向發展,未來的人生無限精彩。」從事汽車職業教育10多年,周廣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內心感觸和堅守三尺講台的初心。談及未來,他將繼續深耕汽車職業教學管理和研究,探索更加長遠的職教之路。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