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那些成績不行卻逆襲的孩子:他們靠什麼改變了命運?

2022年12月12日22:48:03 教育 1665

我身邊那些成績不行卻逆襲的孩子:他們靠什麼改變了命運? - 天天要聞

文丨呂靜賢

(註:此文是上一篇的姊妹文。也是上一篇的補充和繼續)

本文概要:

1、相比起學歷來說,專業其實更重要;

2、一個人要想在某專業、某領域有所建樹,應該明白:

學歷起的作用並不大,僅僅只是一個敲門磚;

而專業知識也僅僅只是一個技能,是最基本的東西;

真正決定一個人在某領域能走多遠的主要因素,則是這個人的綜合素質。

高考成績不好還能逆襲嗎?

01

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成績決定了一個孩子將來的發展好壞和生活(包括人生)的質量。

因為成績好的優勢就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可以上好的學校、進好的單位、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可以說,擁有好的成績,就等於前途一片光芒。

也所以,我們大部分孩子都用數十年的埋頭苦讀,去換回那一張薄薄的但看起來非常重要的高考成績單。

02

但,高考成績,包括讀什麼學校,真的是決定一個人將來發展和工作好壞的主要因素嗎?

我覺得不是。

為什麼?

因為在我的身邊,我親眼看到好幾個高考成績不佳,只考上大專的孩子,出來社會都逆襲了。

比方說A(這個我在前面一文中也提到過)。

A出身農村,父母養豬、種田,拼盡全力供他讀書。A通過努力考上了一個三流大專。畢業出來後,A開始了開掛、勵志的人生模式:工作順風順水,在城裡買房,娶妻、生子,把父母也接到城裡來住。A成了身邊、周圍人的榜樣。

還有B。

同樣B的父母也是打工的,父親靠開摩托搭客掙錢,母親賣菜。B的家境不怎麼樣, 而且B的成績也不怎麼樣。高考,B和A一樣也是考入了一個二、三流的大專。畢業出來社會,B同樣也是混得非常好,不到幾年就在城裡付了兩套房的首付,並成為單位里的中層幹部受到上面的重用。

C是我同事的女兒。

一開始大家並沒怎麼看好她。因為她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可以說平平,不好也不差。同樣她高考也是考到了一個二、三流的大學:某某警官學院。學歷也是大專。有同事暗地裡調侃:這個學校出來的都是做保安的。

剛出來社會兩三年,C還在某律師事務所實習。當時身邊很多同齡人都在考公,甚至已經不少已經考進單位。而C還僅僅只是一個律所的實習生。有同事已經在暗地裡搖頭。

又過了兩三年,再見C,已經是一名律師。與另一名認識的律師出現在法庭上,不同的是,兩人分別代理原、被告。

C,將來的發展也不會差。

這幾個都是我身邊真實的例子。

他們高考都沒有考到好的分數,學歷也是最低點:大專。而且家境也不怎麼樣,可以說在他們出來社會的發展中,父母幫不到什麼。但他們都靠自己逆襲了。

為什麼?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認為改變他們命運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所學的專業。

A、B,雖然學歷低,僅僅只是大專。但他們的專業好,出來社會時,正是該專業大量需要人的時候。

而且該專業也特別講究專業性,沒有該領域的畢業證書也從事不了該領域的工作。

而這一點,相對來說,一出來社會他們就少了很多競爭對手。

再加上社會的剛需,所以當他們走上社會從事該領域的工作時,自然就會如魚得水。

C的成功也是如此。雖然她起點低,但她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持之以恆地堅持。到最後,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什麼才是一個人學習和發展中最重要的事?

我覺得,那就是一個人對將來工作(專業)的選擇和方向。

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重要的成績,反而在這裡起不了什麼作用。

為什麼說小時候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03

在我看來,孩子讀書時成績固然重要,但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和選擇。

這才是最重要的,但這也是最難做到的。

因為這與一味地埋頭讀書不同,它需要動腦去思考。而這思考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短則可能幾個月,長則要數年。

這思考需要聯繫、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喜歡什麼?我擅長什麼?我想做什麼?為什麼?

而且不單止要聯繫、結合自己的實際,還需要對現實、對社會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擁有一定的知識量。

這樣,才有可能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和方向,有清晰而科學的規劃。

否則,那只是幻想或空想。

但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呢?

實際上是:我們大多數孩子都在一味地埋頭讀書,只求通過眼前的考試。再遠一點,就是希望將來能考上什麼什麼學校。

卻很少去思考自己將來準備、想從事什麼專業或選擇什麼領域。

如果再想多、想遠的話,反而是脫離現實不切實際的空想和幻想。

這真的很可悲,也很可惜。

因為我們眼前在努力、在行動,都是為了將來的某個目標和方向。

但我們此刻卻連努力、行動的目標和方向都沒搞清,卻在那一味地埋頭苦做,可不可惜?也可不可悲?

或者說我們將眼前的得到某個分數、考上某所學校當做學習的目標,以為做到這一切,將來就一定不會差。卻從沒去好好思考將來具體的發展和規劃,也即方向。如無頭蒼蠅一樣,撞到哪就是哪。被所謂的命運所擺布。

很多苦讀數十年,拿到大學畢業證,出來社會卻找不到工作的孩子,都是這種情況。

回到前文,A、B也許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無意中撞到某個好專業、適合自己的專業。一出來就能順利地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發展前景良好。

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難道我們就要把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甚至人生託付給這所謂的運氣和命運?

不,我們應該主動出擊,主動思考,主動並提前規劃。甚至早早地開始思考並規劃。

04

其次,除了早一點思考和規劃外,我們還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即各方面都要去成長。

因為真正的成長,應該是多方面、全面的,而不是僅僅某一方面。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僅僅只重視成績,就會:

1、導致孩子高分低能。

我們的大腦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存儲知識,另一個是應用知識。

這兩個功能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離開哪一個都是不完整的。

如一味地存儲知識而不去應用知識。學到的知識也僅僅只是紙面上的理論,而發揮不出任何作用;

同樣,如果一味地實操卻不去存儲知識,那麼這實操也僅僅只是表面上的依葫蘆畫瓢,裡面空空無任何實質性的東西。

而我們現在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主要做的就是單一地存儲知識,卻從不去實踐。這就犯了上面的第1個錯誤:一味地存儲知識而不去應用知識。導致學到的東西,不能應用到現實中。從而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所學的東西,也變成無用的東西。

最終成為高分低能的人。

2、短板效應。

該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

所以,我們將一個人學習成長最寶貴的十幾年時光都放在了考試學習上,卻忽略了其它能力的培養。當有一天我們出來社會,就會發現,學習成績帶給我們的東西並不多,至多僅僅只是進入某個行業的通行證。而真正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甚至多好的決定性因素,則是我們的綜合素質。

但是,現實是很多父母都要求孩子一味地埋頭學習。這其實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傷害。

3、喪失創造力。

不論在任何領域,真正有所成就的都是那些知識淵博並精神生活豐富的人。

知識淵博,意味著我們內心裡擁有豐富的創造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歇。

精神生活豐富,意味著我們有豐富的想像力。

當這兩者結合起來時,就變成了創造力。

那些在各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這兩者的結合體。而他們施展才藝的技能,僅僅只是他們表達豐富內在的工具。

所以我們如果希望孩子將來能在某領域有所成就、有所建樹,就應在孩子小時候培養他成為一個知識淵博並擁有豐富精神生活的人。

而不是僅僅一味地埋頭做題、考試。

方向對了,走得再慢也不怕

05

回到開頭,我們能從前面的幾個例子中獲得什麼啟示?

我的感受就是:方向對了,走的再慢也不怕。

如A、B,包括C,他們畢業剛出來社會時,起點都低於同齡人。但為什麼後面他們越走越順暢,甚至沒多久就超過了許多人?

那是因為他們選對了專業,選到了適合自己而又需要人並具有一定發展遠景的專業。

所以當他們投身這個專業時,才會如魚得水,越做越好,並發展出自己的事業。

而眼下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卻難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這是為什麼?

那是因為一開始,他們大多數都沒有在選專業上下功夫,而把關注點、著眼點放在學歷和學校上。

很多人把找不到工作歸咎於內卷,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

而且這表面現象也反映了大多數人所犯的一個共同錯誤,就是:一味地追求學歷。

所以當我們要求孩子一味地埋頭讀書、學習時,當我們眼睛緊緊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時,我們是不是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觀察孩子,並為孩子提供更廣、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緊緊、死盯著他(她)的成績?

要知道,考試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知道我們想要去的方向。

而且如果我們想在某領域獲得一番成就,我們就不僅僅只要擁有課本上的知識和單一的專業知識。我們還需要有豐富的各領域知識。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包括我們想要生活好,都離不開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積極的行動力。

而這一切,都是需要長期的培養和鍛煉,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鍛鍊出來的。但現實是,很多孩子都是把小時候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課堂學習、做題上。等長大後經過社會的錘打才發現自己似乎缺少什麼。

而這時,孩子的思考、行為模式,還有三觀都已基本成型,也就是所謂的樹已成型。

所以父母,請珍惜孩子學習、成長的寶貴時光,好好、科學地培養和教育孩子,放長遠目光,而不僅僅只局限於眼前的學習成績。

否則,那隻會耽誤孩子和孩子的人生。

我們都愛孩子,但因為愛的質量和能力不同,最終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呂靜賢,一個育兒路上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母親。喜歡我的文章,可關注我的公眾號:呂靜賢。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