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於全國局部地區的疫情形勢很嚴峻,部分高校已經出現校園疫情。全國各地高校為了吸取教訓,目前都在加快教學的進度,希望平安度過本學期,讓學生儘快回家。
從全國範圍來看,高校在制定秋季學期的校歷時,應該都有相應的預防措施,也就是會動態調整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要結合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因此,許多高校都縮短當初國慶假期以及周末時間,全部都用來上課。
今年的除夕時間比以往都早,粘上各地高校都未雨綢繆,提前安排教學,所以本學期整體進度會比以往更快。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高校,現在天氣非常寒冷,而且疫情又嚴重,高效的防疫也面臨著較大壓力。
基於以上的這些因素,高校都希望能夠在學習和疫情防控方面取得平衡。最好就是讓學生儘快完成期末考試,然後組織學生返鄉。這樣學校的人員就會大量減少,學校的教師能安心做科研,學校的領導也沒那麼大的壓力。
2023年高校寒假時間調整,統一提前放假
從全國各地媒體報道的信息來看,我國大量高校的課程都已經進入到尾聲,預計到12月初就能完成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再用兩個星期作的時間進行複習鞏固,在元旦前就能完成期末考試。
根據各地高校公布的通知來看,今年全國各地的高校基本都是調整寒假時間,收基本實現統一提前放假。比如位於最北邊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寒假的開始時間調整為2022年12月31日。
北京地區的高校放假時間比以往更靠前,現在已經有北京的高校著手準備寒假計劃,甚至有學校已經讓學生分批返家。根據看到的可靠信息,北京交通大學的寒假時間定於12月31日,中國人民大學提前到2023年1月7日。
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師範大學藍色開始的時間竟然是12月21日,這是目前筆者看到官方最早放假的高校。綜合哈爾濱的天氣以及疫情等因素,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可以理解。
通過總結各地高校的數據來看,我國985或者211高校整體的寒假開始時間都是集中在2023年1月9日。比如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
如果當地受到疫情影響,或者校園裡面曾經出現過學生感染的病例,這些高校放假的時間可能會比以往更早。比如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都會分批次讓學生提前回家,避免再次出現疫情。
高校密集提前放假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緩解校園裡面的防控壓力。如果在12月份出現校園疫情,大量的學生就無法按時放假,將會長時間逗留在校園裡面,被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因此,現在各地的高校都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能儘快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並且通過線上以及線下兩種考試方法,提前安排學生完成本學期的期末考試,給人的感覺就是「趕鴨子上架」。
由於我國高校擁有自主決定假期的權利,教育部只是起到指導性的作用,所以全國各地高校寒假安排,都會互相借鑒。現在有部分高校提前讓學生回家,其餘的高校都會陸續跟上。
當然,高校採取提前放假的方案,也遭到許多學生以及家長吐槽。本身在校的時間很有限,剛進入學習狀態,現在又提前放假,甚至有很多學生都是一直在宿舍裡面上網課,大家都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學習時間。
高校應合理安排,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如果高校只是為了逃避自身責任,每天都是趕教學進度,完全沒有顧及到學生知識的吸收程度,這樣的學生很難學到技術,也很難打好基礎,家長以及學生都會有怨言。
希望我們的高效能認真負責,真正站在學生以及家長的角度思考。學生都是交完學費才在校園裡面學習,現在知識又沒有學到,又浪費時間,就會對學校的形象造成很大影響。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高校開始放寒假的時間,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左右,學生在這段時間都呆在家裡面,也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更多的大學生都只是會睡覺或者玩遊戲,虛度時間。
因此,筆者覺得高校應該要妥善處理,不要隨意盲目跟風,提前放假,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狀況,讓學生在學校裡面儘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識。
如果學校已經發布寒假的通知,希望各位大學生都能夠提前做好打算。畢竟現在距離過年還很遠,寒假的這段時間可以規劃學習,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社會實踐,總之不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