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培養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技能,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國家希望通過正確引導,讓學生真正掌握技能,產生對各種事物的興趣,而不是把興趣愛好當做是升學的工具。
現在各地的中小學生都變得越來越「內卷」,除了比拼學習成績以外,還要比拼各種技能,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全面發展,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正是由於全國家長有這樣的需求,所以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層出不窮,各種圍繞著中小學生的競賽應運而生,這些都不斷吸引著家長的眼球。
以前我國的很多中小學生競賽都是由國家或者是相關的單位主辦,最終獲獎的學生會獲得升學保送或者是升學加分。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那些所謂的興趣愛好競賽,逐漸演變成為升學競賽,家長也變得更加瘋狂。
教育部意識到中小學生競賽和升學掛鉤,會使得競賽失去最初的宗旨。因此,教育部規定,除了高中五大學科競賽以外,其餘的競賽都不得和升學掛鉤,而且不能夠作為加分加分。所有民間組織的中小學生競賽,沒有經過教育部的批准,都會被取消。
教育部發布通知,這些中小學生競賽全面停辦
越來越多的家長幫助學生報名參加各種競賽,主要的目標不是提升學生的技能或者能力,而是希望通過競賽這種渠道獲得加分或者保送。許多商家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心理,都會進行虛假宣傳,誇大其作用,然後讓大量家長報名,獲得更多利益。
從具體的情況來看,教育部從2018年開始,基本斬斷了競賽與招生、考試、培訓掛鉤的利益鏈,學前教育階段各類競賽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競賽都已經被取消。各種類型的競賽已經退出歷史的舞台,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依然會有很多的機構鋌而走險違規舉辦。
根據教育部最近發布的通知,教育部再次全面清理違規的中小學生競賽。這些違規的競賽經常出現在大家眼前,許多家長都曾經以為這是官方舉辦的賽事。
這些競賽主要包括奧林匹克英語大賽(全國奧林匹克英語作文大賽)、希望杯(希望數學)、MR全國高中生媒體作品評選、數學花園探秘、華數之星等。
以上這些所謂的中小學生競賽,全部都是由各地的培訓機構或者是教育公司舉辦,根本沒有得到教育部的認可,也不能作為任何的升學加分項目,所以各位家長別再費精力。
根據筆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部分社會組織舉辦的中小學生英語或者是數學競賽,基本都會收取昂貴的報名費,美其名曰就是組織費用或者是考前培訓費。許多家長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或者數學水平,都願意花錢參加。
其實,這些所謂的中小學生競賽,根本就沒有嚴密的組織,也沒有評選的規範性,閱卷以及評審都是通過內部的渠道進行,對學生的能力提升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企業舉辦這種競賽活動,主要還是受到利益的驅使。
許多中小學生競賽活動,都是由培訓機構鼓動舉辦,舉辦方和培訓機構有利益牽扯。越是舉辦各種類型的比賽,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參加。在準備參加競賽之前,肯定要提前進行複習,做好各方面的功課。
如果家長的英語或者數學水平較低,平時工作也比較忙,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輔導,最終就會把學生送到這些培訓機構,參加各種類型的奧數競賽班。這樣就會形成絮市場需求,校外的輔導機構能獲得大量的收益。
家長應理性看待各種競賽活動
教育部目前批准有46個中小學生競賽,應該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這競賽全部都是屬於公益性的活動,主要就是希望培養有天賦的學生,希望增強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增長額外的技能。
但是各位家長也需要清楚,各種類型的競賽都要講究天賦。如果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就沒有必要強制讓學生參加。家長需要充分認識到孩子的優勢以及劣勢,發揮其特長,而不是要求其全面成長。普通的學生還是應該堅持以學習成績為主,不要一味地參加各種競賽。
擁有天賦的學生只是少部分,大量的學生最終都是回歸平凡,希望家長要認清現實。不要逼迫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讓孩子在童年裡面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已經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