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2021年05月08日23:35:02 教育 1926

「要考第一」「要取得好成績」。

當我們把這句話不停地掛在嘴邊,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呢?

我想,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中新月的成長會告訴我們答案。

6歲的新月家境優渥,正在上幼兒園大班。小小年紀的她,每天要學習的興趣班超過五個,鋼琴、英語、法語、芭蕾、邏輯。雖說都是新月喜歡的,她卻常常為這些興趣班的成績發愁。

因為她的爸爸顧家偉是個典型「成績單式的父母」。

顧家偉對女兒的培養傾注了大量的金錢,有著自己的期待,那就是希望女兒樣樣拿第一。只要沒有獲得好成績,他就會氣急敗壞,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

有一次,新月要參加鋼琴考級。爸爸千叮萬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要第一名」,殊不知,好成績和第一名,成了新月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坐在考級的教室里,她的腦海里只記得父親囑咐的聲音,一點兒都想不起之前練習的曲子。心煩意亂之下,她只有亂彈一氣。

爸爸知道她考級沒通過時,劈頭蓋臉就是一陣責罵:「我花了那麼多錢,培養的結果呢?別說是第一名,連通過都沒通過。」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面對爸爸的斥責,她哭喊著:

「我討厭爸爸,我討厭爸爸。」

「我很喜歡彈鋼琴,但是不喜歡你讓我拿第一名,只要一想到你讓我拿第一名,我就彈不好琴了。」

這一句句的「討厭」和「不喜歡」,刺痛了顧家偉的心,也讓我心疼不已。

其實,我們都多多少少帶著「顧家偉」的影子,希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績,能在未來競爭中多一些成功的籌碼。

可是,只盯著「好成績」,其實會讓孩子失去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好成績,不一定能換來好未來

2016年湖南省理科高考第二名杜青雲,以704分的高分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看似一片光明的未來,他卻做出了一個讓父母震驚的決定——從北大退學。

原來,杜青雲一直把追求高分作為自己的最大目標。因為在父親的觀念里,分數就是話語權,只有取得好成績,才會有好的人生。

可是,在大學裡,成績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機制,除了成績,學校還會考察每個學生的社團參與程度、社會活動積極性等。這些變化,讓一直以成績為目標的杜青雲變得難以適應。

他開始變得孤僻,不再去上課,整日整夜地玩遊戲......頻繁地掛科,讓他身心疲憊,無奈之下,只能申請退學。

讓人唏噓不已。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如果只有分數,恐怕贏不了未來的大考。」

帶著成績的枷鎖,失去了對自己內心探究的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很容易陷入迷茫狀態,正如杜青雲一樣。

要知道,想要孩子穩步向前,除了成績還有更重要的「動力」。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比起好成績,持久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贏得未來

電視劇《小捨得》里,風帆小學的校長和班主任有這樣一番引人深思的對話:

「那些拼了命考取高分進入翰林中學(重點初中)的孩子,在高考甚至進入大學後,成績都很一般。

這就意味著孩子的學習動力、活力、自律性、自主思考的能力,早已在初中搶跑階段被早早透支了。」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當孩子的學習里只剩下分數時,對學習的熱愛和興趣早已在分數的壓力下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只有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才是讓孩子能贏在未來的關鍵。

縱觀當下,我們會發現那些獲得成功的人,從來都不是追求分數的人,而是對學習保持著濃厚興趣的人。

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小時候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並不是人們口中的「數學天才」。他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數學家,主要得益於父親並不是一個只看重成績的人。

比起成績,父親更看重的是兒子學習興趣的培養。

雖然丘成桐的成績不怎麼樣,卻非常愛看書,特別是武俠小說。父親打算先從兒子最感興趣的武俠小說開始,然後慢慢引導他大量閱讀中外經典名著,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無論是哲學還是歷史,丘成桐都一一涉獵。

因為對學習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丘成桐在數學中發現了有趣之處。進入初中後,平面幾何圖形讓他著迷不已,從此便開始了數學的探索之旅。憑著對數學的熱愛和渴望,讓他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數學高山,終成一代數學大師。

所以,丘成桐一直強調:對孩子興趣的培養,決定終身的事業。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不看重一時分數的高低,而是從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感受入手。

當學習帶給他們的感覺是愉悅的、歡快的,他們會一直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愛,會持續地保持學習狀態,在學習路上不斷奔跑的孩子未來自然不會差;

相反,如果學習帶給他們的壓力、緊張,甚至是壓抑的,孩子就會陷入厭學的情緒中,抗拒學習,逃避學習。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做好這幾點,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

被學習興趣驅動的孩子,哪怕一時的分數不盡如人意,對學習的熱愛都會激勵他們重新出發,繼續前進。想要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❶ 在孩子面前,不把成績掛在嘴邊

美國育兒專家施姆勒·伯提奇說過:「父母所重視的,孩子也重視;父母認為重要的,孩子也會認為重要。」

如果我們過於執著成績,孩子就會效仿我們,只關注自己的成績的高低,而感受不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白岩松對兒子有一條特殊的要求,就是「不準考第一」,甚至還在兒子中考前開玩笑地說:「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

白岩松對成績的淡然影響著兒子,沒有了成績的壓力,兒子反而在學習上屢屢給父親帶來驚喜。

所以,我們不妨把對孩子成績的執念拋掉,多問問孩子在學習上的感受,學到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才更值得我們關注。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❷ 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

和丘成桐父親一樣,從孩子興趣之處入手,激發孩子學習熱情的,還有曹原父親。

今年4月,被外界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的曹原,已經第7次《Nature》上發表論文。從小到大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動手做實驗。

孩子的興趣,父親看在眼裡,主動為曹原親手打造了一個小型的實驗室,物理和化學的實驗器材一應俱全。

可以說,曹原的科學研究之路是從那間小實驗室里開始的。每天放學回家就一頭扎進實驗室里,學習電路知識,倒騰化學實驗,模擬合成化學物質......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孩子喜歡小動物,我們不妨帶他多接觸動物,多引導他閱讀動物的書籍;

孩子痴迷音樂,我們可以讓他學習一門樂器,和他一起了解音樂歷史的發展;

孩子熱愛大自然,我們就和他一起去看山和大海,讓他看到在書本上看不到的風景;

......

給予孩子在學習興趣上最大的尊重,便是引領他一直向前的底氣。

❸ 用鼓勵替代打擊,緩解孩子對分數的焦慮

看到孩子糟心的成績,我們也許會忍不住破口大罵。可這位江蘇宿遷的父親,卻用另一種方式,帶著孩子走出了對分數的焦慮。

11歲的兒子考試只考了7分,看到兒子悶悶不樂的樣子,父親決定買一車煙花為孩子「慶祝」。在父親的眼中,7分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因為以前孩子經常考0分。

「不考第一,就是廢物」:被高期待的孩子,為什麼最後都輸得很慘 - 天天要聞

父親的另類鼓勵,讓兒子漸漸地走出對成績的陰影。在下一次考試中,孩子一下考了57分,真是進步不小啊。

要知道,孩子的每次小小的進步,都值得我們鼓勵。用鼓勵來代替打擊,孩子一直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他們最終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所在。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教育界委員時曾指出「教育不能過於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教育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

一生的成長目標,從來都不是用分數來衡量的。

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漫旅中,分數只代表一時的成功,如煙火一樣短暫。而持久的學習興趣,卻能讓孩子獲益終身。

是希望孩子淪為分數的機器?還是做笑到最後的贏家?

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承父母之志 育邊疆之花 - 天天要聞

承父母之志 育邊疆之花

青春是一簇躍動的星火,在祖國西部的廣袤天地間,西部計劃志願者們以青春為筆,以奉獻為墨,書寫著動人的篇章。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張驥跨越山海,從江南水鄉奔赴邊疆校園,在教育的三尺講台上,用知識與愛心,點亮邊疆孩子們的希望燈塔。
備戰第29次高考!「高考釘子戶」梁實:多次落榜,或因前半生用完了運氣 - 天天要聞

備戰第29次高考!「高考釘子戶」梁實:多次落榜,或因前半生用完了運氣

5月13日,據媒體報道,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高考了,四川「高考釘子戶」58歲的梁實將參加他的第29次高考。考上川大,是梁實一直以來的堅持。但去年高考因為沒過二本線,梁實直接放棄了志願填報。這一次,他似乎也沒有了非川大不可的執著。他告訴記者,自己1998年就已經賺到了100萬元,「也許是前半生的運氣用光了,才會在每一...
校園朱槿:師者的生命之花 - 天天要聞

校園朱槿:師者的生命之花

漫步校園,幾株朱槿花悄然綻放。那寬大的花瓣,或紅似烈焰,或橙如霞落,黃色花蕊點綴其間,在翠綠葉子的襯托下,於教學樓旁、花園小徑邊盡顯生機。微風拂過,花瓣輕顫,似在訴說著一段段關於成長與奉獻的故事。 朱槿花,又名扶桑,其栽培歷史源遠流長。
揚州7所學校,上榜! - 天天要聞

揚州7所學校,上榜!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關於第三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認定結果的公示其中揚州7所學校入選揚州市邗江區邗上中心幼兒園揚州市邗江區第一中學揚州育才實驗學校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揚州市竹西小學揚州市邗江區美琪學校  根據《教
誠信誠實統計職業道德教育 | 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 - 天天要聞

誠信誠實統計職業道德教育 | 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

誠信誠實統計職業道德教育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統計數據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服務於民、惠及於民做好一切統計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廣大基層統計工作者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調查員與調查對象一起用誠信和堅守,彙集著統計調查的源頭數據讓我們通過青年主題演講大賽參賽者的生動講...
劍橋大學博士後證書:學術巔峰的榮耀認證 - 天天要聞

劍橋大學博士後證書:學術巔峰的榮耀認證

劍橋大學在眾多排行榜中,均在十強之列,並經常與牛津大學爭奪「全英最佳」之名譽。其中,泰晤士的《世界聲譽排名》自2011年創辦以來,一直將劍橋列作全球前四。個別學科方面,其則以數理見長。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
莫斯科國立大學博士後科研計劃,含金量十足! - 天天要聞

莫斯科國立大學博士後科研計劃,含金量十足!

莫斯科國立大學(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全稱莫斯科國立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大學,又名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是世界著名高等學府,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辦
視頻|在西湖大學讀本科有何體驗?獨立卧室、不卷績點、自選專業、海外交流 - 天天要聞

視頻|在西湖大學讀本科有何體驗?獨立卧室、不卷績點、自選專業、海外交流

今年是西湖大學第一次面向上海、江蘇、河南、廣東、重慶招收本科生。日前,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上海的本科招生宣講會上表示,如果不想讓孩子天天「卷」,西湖大學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點擊此處查看相關報道)。西湖大學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學校?現在,就跟著解放日報記者的腳步一起去探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