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源」土地和建築來源考

2025年06月16日17:10:17 教育 9604

「復旦源」土地和建築來源考 - 天天要聞

「復旦源」土地和建築來源考 - 天天要聞

1917年復旦公學創設商科,改制大學。形成大學體制後,學生人數尤其是商科人數直線上升,校舍日漸不敷應用。歐美大學一般建在遠離市區的偏僻鄉村,李公祠校舍系舊式祠宇,地方狹小不消說,而且位於滬西公共租界與華界的交界,出門便是租界繁華地帶,學生容易被不良習氣侵染,不利成材。為復旦尋找一片寧靜的校園,奠定百年基業,是件意義深遠的大事。

復旦公學在徐家匯辦學期間,李登輝每日清晨到校,日暮方歸,每日授課及辦公時間,合計在9小時以上,其中大部分時間消耗於向外募捐、籌劃建設新校舍。他對募捐款項不厭其煩,往往致每一認捐者之函達八、九、十次之多,甚至輾轉懇託,一再登門造訪。國內認捐困難重重,李登輝把目光投向了他的出生地——南洋。

為籌建新校園,李登輝於1918年1月23日乘三島丸號啟程赴印尼、新加坡等地,向華僑募捐,校長一職由校董唐露園代理。啟程前一星期,黃炎培為李登輝設宴餞行。李登輝此行肩負著東南社會高等教育界的重託,隨身攜帶他親筆撰寫的《擴充高等教育請願書》,其中指出教育事業「在今日誠為我國存亡之關鍵」。李登輝認為,中國當時政治腐敗、實業苦窮、商務不振,都是國民無應具之智識及不知世界大勢之趨向所致,而能救以上諸病之良藥唯有教育。但把青年送到國外求學,耗費既多,成材又少,當時中國著名大學又多半由西方教會設立,因此興辦中國自己的高等教育可謂刻不容緩。他認為國人中亦「不乏富而好義之君子」,呼籲他們助力中國高等教育。李登輝在南洋募捐半年間,得摺合15萬銀元,6月歸來,以此陸續購買了江灣70畝地。復旦從此結束了借地辦學的歷史,有了永久校址。

在南洋募捐的經歷與捐款者名姓,李登輝本人沒有留下片言隻語。細細思量,有幾種可能。其一,李登輝將自己在印尼的地產賣了,充作建校經費,而他行公益不留名。李登輝家在印尼確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是雅加達郊外紅巴村的首富。他的父親李開元在爪哇辦廠,把當地土布印成細花布,生意興隆,有了錢就購買土地,前後購地多達數千畝。李開元育有五子二女,李登輝是長子。其二,集腋成裘,款雖巨而捐助人實多,無法一一統計。但可能性不大,如是眾人捐贈,必會留下姓名。

1919年夏,為擴充學務、增加校舍,復旦校董會決定籌款32萬元。李登輝派教員俞希稷北上,與在北京的校董蔡廷干、王寵惠面商北方勸募辦法。此行獲得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前任總統黎元洪、外交委員會汪大燮、經濟調查局總裁孫寶琦等人實質性支持。李登輝還發動在美國的薛仙舟為復旦募得千餘元捐款。但捐款總數仍嚴重不足。

復旦最早幾棟建築的複雜捐贈過程和經費來源,此前校史記載極為簡略。隨著近年海內外學者的不斷努力,答案逐步明悉。陳以愛著《動員的力量》(2024)對此已作清晰考訂,尤其考出五四時期復旦部分校董資歷,大致還原了李登輝校長的人際網路——青年會和寰球中國學生會,是他能獲得大額捐贈的關鍵人脈。經董事長唐紹儀的協助,李登輝最終聘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照南、簡玉階兄弟和有「糖王」之譽的印尼首富、中南銀行黃奕住為董事,獲得近6萬元捐款。募捐並非易事,如對捐贈者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要說服他們捐出巨款也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募集大額款項頗為體現校長的智慧。五四時期,簡照南因為復籍問題備受攻擊,李登輝校長以華僑聯合會會長名義為其開脫。簡照南昆仲感恩於李校長,遂有捐贈義舉。

此外,還有眾多人士為復旦建築捐款。有賴於檔案館藏《1921年復旦年刊》,我們得以知曉復旦第一批建築的捐贈人名單。這份珍貴史料的「前言」如下:

本校原有校舍李公祠系借自李氏,年來校務日盛,生徒日增,漸有人滿之患。乃於前年在江灣置地百畝,擬自建一能容千人之校舍。預計建築經費約須銀五十餘萬元之譜。疊承海內外各界諸公解囊相助,毋任感謝。惟需款既巨,不敷殊多,還肯熱心教育諸公力予贊助,慷慨輸將……

更提到復旦為「我國惟一之私立大學」,其克成為國家前途之幸。

年刊上只列出捐贈500元以上的名單,共52名,分國內、新加坡、爪哇三類。第一類,國內捐贈人14人。其中簡氏兄弟「捐建簡氏堂校舍一所」(簡公堂),合計洋四萬七千元。黃奕住「捐建事務所校舍一所」(奕住堂),合計銀一萬兩。另外12人(或企業)捐贈洋元。第二類,新加坡捐贈人有7人,姓名和捐贈金額分別如下:陳嘉庚捐助新加坡洋(即叻幣,straits dollar,英屬海峽殖民地的流通貨幣)一萬元,陳夢桃夫人捐助新加坡洋五千元,李俊源捐助新加坡洋二千元等。第三類,爪哇捐贈人有32位(或企業):徐永福捐助盾洋(即荷蘭盾,gulden,荷屬東印度的流通貨幣)三千元,梁炳農捐助盾洋二千元,翁文福捐助盾洋一千五百元等。另有企業和個人以公債票據的形式捐贈。對於這些大額捐贈人,復旦大學贈予名譽董事,以示鳴謝。當年的復旦大學校董分為名譽董事、評議董事、顧問董事三類。年刊中登載的12位名譽董事中有捐贈人陳夢桃、陳嘉庚、梁炳農、簡照南、簡玉階,共占名譽董事的近二分之一。

百餘年前,江灣校址還是一片荒野平疇,僅有累累荒冢,備極荒涼。在這樣的蒿萊之地建校,校內外都有非議,但李登輝力主此地。儘管他選址建校的許多細節已不可考,但美國建築師墨菲的江灣校園設計圖仍然保存,設計圖既反映了建築師的設計理念,也反映了李登輝的大學理想,是研究其辦學思想的一手材料。

1920年12月18日,復旦在江灣新購土地舉行新校園奠基典禮,李登輝在奠基石上灑下第一抔黃土。這塊奠基石現已存放在檔案館,複製件放置在燕園和校史館裡。奠基石中間是篆書復旦兩字,外環用魏碑體寫著復旦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和「民國九年十二月建立」字樣。

一年以後,在一個長方形空地(以後發展為操場,今相輝堂前大草坪)的西、南、北三處周圍,矗立起最初的三幢校舍——教學樓簡公堂(今博物館)、辦公樓奕住堂(今校友館)、第一學生宿舍(舊址位於今相輝堂所在地),互成品字形,這一四方型的建築格局一直保留下來。經過修復和功能提升後,在復旦建校120周年之際,這幾棟建築已經成為「復旦源」建築群,至今仍為整個復旦校園最有人文氣息的所在。

「復旦源」土地和建築來源考 - 天天要聞1921年5月6日下午,江灣新校園舉行落成典禮,嘉賓參觀校園並在奕住堂正門前留影。照片上共21人:左一為金陵女子大學首任校長德本康夫人、左四為美國駐華商務參贊安諾德、左五為尚賢堂李佳白、左七為復旦校友會會長周越然、左八為南京高師校長郭秉文、左十二為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右五為江蘇省教育會副會長黃炎培、右三為陳煥章、右六為金陵大學校長包文。康有為亦在場,但不見於照片。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校史研究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泰安市首批高考錄取通知書陸續送達 - 天天要聞

泰安市首批高考錄取通知書陸續送達

來源:【泰安日報-最泰安】望岳訊「請問是南佳妮同學嗎?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到了,請準備好身份證和准考證準備簽收。」泰安郵政投遞員徐永宗撥通了考生電話。16日下午,一封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送至考生南佳妮的手中,我市2025年高
海南國家專項計劃及地方專項計劃開始徵集志願 - 天天要聞

海南國家專項計劃及地方專項計劃開始徵集志願

【來源:海口日報】7月17日,海南省考試局發布2025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國家專項計劃及地方專項計劃錄取院校徵集志願的公告,明確現組織考生徵集志願。徵集時間為7月17日22:00—7月18日10:00,符合條件的考生,可通過海南省考試局官網
互免簽證協定生效+1+1 航班便利度UP! - 天天要聞

互免簽證協定生效+1+1 航班便利度UP!

今天(17日),中國和馬來西亞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今天早晨,首批旅客抵達福建廈門。今天早晨6點30分,從馬來西亞吉隆坡直飛廈門的航班順利抵達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這是中國和馬來西亞互免簽證協定生效首日,福建首個馬來西亞直飛中國的入境航班。記者從高崎邊檢站了解到,在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7月16日中馬雙方試行免...
銀髮力量再啟新程, 「早上海」志願服務深化升級 - 天天要聞

銀髮力量再啟新程, 「早上海」志願服務深化升級

位於北外灘、承載百年時光的上海郵政博物館內暖意涌動。今天,2025年「樂齡申城·早上海」志願服務活動正式啟動。一場接續推動老幹部工作與社會工作、老齡工作深度融合發展的城市實踐,由此開啟嶄新篇章。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部局局長王慶洲出席活動並講話。虹口區委書記李謙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兒子高考落榜,我才明白:不管控手機,真的會「毀」了孩子! - 天天要聞

兒子高考落榜,我才明白:不管控手機,真的會「毀」了孩子!

01高考季正在進行。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孩子若是如願,考上理想的大學,固然是值得興奮的事情。當然!還有許多家長。會因為孩子高考成績不理想,從而陷入苦惱的情緒中。比如,鄰居就是如此。三年前,鄰居家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本地的一所重點
「特別的關懷給特別的你」—— 深圳未成年人網路共護特別活動護航「清朗」暑期 - 天天要聞

「特別的關懷給特別的你」—— 深圳未成年人網路共護特別活動護航「清朗」暑期

7月17日,「小公約 大保護」2025深圳未成年人網路共護暑期特別活動在羅湖區婦兒大廈舉行。該活動由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深圳市婦女聯合會、羅湖區委宣傳部、騰訊、壹基金等各方力量共同舉辦,結合「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在炎熱的假期為孩子們帶來「清朗」一夏。當天,由騰訊護苗工作站和...
【收藏】耗時2年打造!100期必讀科學經典導讀資源 - 天天要聞

【收藏】耗時2年打造!100期必讀科學經典導讀資源

後台發送關鍵詞「科學經典」免費領取資源有家長跟我們分享,上個月陪女兒參加某重點中學科學營,發現:面試官讓初中生用《物種起源》解釋校園植物變異學生搶答環節全在討論《幾何原本》拓撲結構家長群瘋傳海淀某學霸的《科學經典書單》你是否意識到——科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