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轉型的浪潮中,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作為國內汽車配套領域的領先企業,浙江泰鴻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鴻萬立)憑藉技術創新、客戶資源、產能布局等多維優勢,成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財務數據方面,泰鴻萬立的營業收入從2021年的10.11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16.87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由2021年的8202.05萬元提升至2024年的1.70億元。公司近三年業績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具備良好的持續盈利能力。
目前,泰鴻萬立申報上交所主板上市已取得重大進展,3月28日,公司正式啟動申購程序,即將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藉此機遇,泰鴻萬立將進一步加速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鞏固和拓展市場份額。

深度綁定頭部車企與造車新勢力
泰鴻萬立主營業務為汽車結構件、功能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經過十餘年發展,公司擁有了較強的生產製造能力、同步開發能力以及配套方案設計能力,在國內汽車配套領域擁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進入車企供應鏈體系,就是拿到未來長期訂單的入場券。
為保證生產連續性、產品質量穩定,整車廠商對零部件供應商設置了較高的准入門檻,雙方的生產配套合作關係一經確定會保持穩定。
泰鴻萬立深諳此道,憑藉強大的研發、設計、製造能力以及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公司的客戶矩陣覆蓋主流整車廠商及零部件巨頭。目前已成為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沃爾沃、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整車廠商或品牌的一級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極開拓了TS公司、極氪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小鵬汽車等知名企業客戶,同時也是寧德時代、無錫振華、海斯坦普、賽科利等知名零部件供應商的配套合作夥伴。
其中,泰鴻萬立與吉利集團、長城汽車合作均已超過10年,合作期限較長、合作情況良好。公司分別於2009年、2013年與吉利集團、長城汽車建立業務合作關係,不斷切入其新車型的研發過程中,多次被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整車廠商授予「年度優秀供應商」「最佳合作獎」等榮譽獎項。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泰鴻萬立前五名客戶名單較為穩定,吉利集團、長城汽車一直位列公司前兩大客戶,顯示公司與主要客戶合作的黏性較強、合作程度不斷加深。
同時,泰鴻萬立緊密契合客戶需求不斷推出新產品,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和客戶的合作關係。2019年至今,吉利集團與長城汽車推出針對不同用戶目標群體的乘用車車型,泰鴻萬立緊跟客戶新品推進步伐,以優秀的綜合實力、良好的歷史合作情況,持續迅速切入新車型零部件的供應鏈環節,現已成為吉利帝豪第四代、極氪001、極星2、領克03、沃爾沃XC40、長城哈弗H6第三代、哈弗大狗、歐拉好貓、長城坦克500等熱銷車型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
此外,泰鴻萬立的「貼近服務」是獲得客戶青睞和維護訂單穩定的策略之一。目前,公司已在浙江台州、浙江湖州、河北保定、山東濟南、山西晉中、上海奉賢擁有八個生產基地,覆蓋長三角、京津冀等汽車產業集群,分布在主要客戶生產基地周邊,保證交付的及時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同時幫助客戶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與客戶的溝通效率,由此增強了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壁壘深厚:專利布局引領行業創新
對於行業領軍企業而言,核心技術就是參與市場競爭的底氣。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泰鴻萬立高度重視技術團隊和研發體系的建設。截至招股意向書籤署日,泰鴻萬立已擁有120項專利、其中25項為發明專利,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形成了「汽車衝壓件高效率低能耗自動焊接技術」「大噸位重型車身件衝壓應用技術」「自動化衝壓生產技術」等在內的18項核心技術,具有技術研發優勢。
近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逐步向輕量化、自動化、平台化方向發展並不斷演進。泰鴻萬立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核心技術體系,主要產品的技術路線與上述行業技術迭代趨勢匹配。
以輕量化為例,泰鴻萬立已經形成了「汽車側圍輕量化技術」「高強度板及製品輕量化技術」等多項輕量化技術,開發了多品類鋁製結構件產品。在研項目方面,公司正在研發「一種輕量化鋁壓鑄應用技術」,研發目標為實現輕量化提升35%左右、零部件過程PPM降低至50以內、產品整體利潤提升5%-8%。
自動化方面,公司已形成「自動化衝壓生產技術」「汽車車門高強度鉸鏈自動化生產技術」等多項自動化領域的核心技術,不斷提高自動化及智能化生產水平。在研項目方面,公司正在研發「一種衝壓件的衝壓裝置應用技術」,研發目標為實現生產自動化效率提高25%、人員減少3人、停機異常減少80%。
平台化方面,整車企業的採購體系逐漸轉變為集成化的模塊部件採購,以縮短車型開發時間,提高零部件標準化和通用化水平。泰鴻萬立順應行業內零部件模塊化、平台化供應的趨勢,深度介入到整車企業的開發構成中,進入了吉利集團旗下浩瀚、CMA、PMA以及長城汽車旗下A30、B30、ES11等多個汽車架構平台的供應鏈體系,具備較強的總成零部件和平台通用零部件設計開發能力。
強大的技術實力,塑造了泰鴻萬立產品質量優勢。泰鴻萬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質量管控體系,在原材料採購、模具設計、產品製造、全檢包裝、出貨等各個環節實施質量控制,並對製程的每個工序進行管控,提高產品的良率以便最大程度地確保產品質量的合格與穩定。
通過自主開發模具,公司能夠大幅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及時響應和協同客戶需求、保障產品質量,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新能源轉型加速:搶佔行業發展先機
「積極拓展新能源領域的零部件企業,可獲得較高的收入水平和增長幅度。」泰鴻萬立深刻認識到汽車及其配套行業的發展機遇,主動響應汽車電動化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形成了先發優勢。
2021年—2023年,泰鴻萬立應用於新能源車型及通用車型的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分別為5.28億元、9.74億元和11.16億元,收入佔比合計分別為59.71%、73.42%和80.63%,收入金額及佔比不斷上升。
其中,應用於新能源車型的結構件收入佔比,由2021年的7.13%躍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9.13%;應用於新能源車型的功能件收入佔比,由2021年的7.52%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8.40%。
「公司正逐步由以傳統燃油車型應用為主逐步轉變為新能源車型、通用車型為主。」泰鴻萬立表示,公司主要客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爆髮式增長的背景下,推出更多受市場歡迎的新能源產品,公司緊密契合市場發展趨勢以及客戶需求,並及時調整優化自身業務結構,積極拓展新能源領域相關客戶資源並積極承接相關訂單,推動收入規模的不斷擴大。
泰鴻萬立認為,公司對新能源銷售的增長具備可持續性。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充換電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將加速滲透市場,為公司配套供應新能源產品提供有力的市場支持。
另一方面,泰鴻萬立不斷拓展新能源領域的客戶及產品,產品應用於原有大型整車廠客戶的新能源車型,同時積極開拓T公司、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知名企業的合作關係,將為新能源產品收入增長提供堅實的業績支撐。
相對同行業可比公司而言,泰鴻萬立下遊客戶主要集中於國產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產品及下遊客戶銷量增長速度較快、成長前景較好,有助於收入規模迅速提升、增速較快。如吉利集團,2021年至2023年汽車銷量分別為132.80萬輛、143.30萬輛和168.65萬輛。
邁入資本市場後,泰鴻萬立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公司將藉助募集資金的契機,推動河北望都、浙江台州等地募投項目的實施,為產能戰略布局、客戶維護及開發、技術工藝升級的發展計劃提供資金支持,從而實現「做全球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領先者」之願景,將公司打造為技術領先、管理高效、客戶滿意的優質汽車零部件製造商。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