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但凡發一些相關蔚來和樂道的真心話,動不動就會被批為負面,然後要求下架
我真的是覺得有時間有心思搞這種事情,還不如把銷量交付搞搞好
雙12那天的蔚來面對面活動上,李斌又說了很多,到底有多少是可以落地的,有多少是非常具備期待,又有多少就像吹牛一樣吹過算過的
其實目前市場最關心的就是樂道汽車的交付問題了,這個問題之前已經提過很多次,因為蔚來曾經一段時間也虧在交付問題上,所以很多人都不解,蔚來吃過的苦路過的坑,怎麼現在樂道汽車要再走一遍,而且樂道汽車CEO為了讓大家安心,還和用戶對賭,「我們交付一定沒問題,十二月份就看我們的……」
這些話說出來,第一次肯定是讓大家有一種很暖的感覺,會讓我們感覺樂道汽車很有擔當,非常及時地去面對這些大問題;可是在一來二去之間說多了,就有點像狼來了,感覺好像大家都已經習慣這一套邏輯了
有關交付問題,李斌說,「樂道 L60 這個月的交付量肯定能到 1 萬台,他們的計劃是在 2025 年 3 月實現每月交付 2 萬輛樂道汽車」
說實話,我是沒有研究過蔚來汽車產能的問題,有些能夠告訴我目前的蔚來汽車怎麼就產能上不去?是因為產品矩陣過多,車型太多,優於其他的車型,還是其實就是產能規劃上執行力不行呢?
現在的消費市場真的是越來越現實,極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拋開那些傳出來的什麼內部腐敗,高層貪污等等話題,這車子本身的銷量和聲量沒有辦法帶動起,讓投資人或者讓用戶感覺到是可信賴的,慢慢地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東西;蔚來汽車從今年3月開始到如今,大家有沒有發現他來談去就這麼點事兒,虧損問題,換電站盈利問題,新品牌投入,資金鏈,海外市場,雖然說其中不乏有一些新的增量,但這些東西其實也都是依附在原有的蔚來品牌之上,會給人有一種「你之前的轉不動了,所以你需要通過一些外力,幫忙滾動起來」。
包括明年會上的螢火蟲品牌也會給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感受,李斌也再次強調,「蔚來品牌不會參與價格戰,要保持價格穩定。保持銷量只能下苦功夫。」,李斌說的這番話也已經亮明了牌,蔚來的價格打死不動,所以就得依靠樂道汽車,還有明年的螢火蟲,我要真正做到走量,去做到像隔壁小鵬汽車那樣所謂的「科技平權,價格平權」等等,我只能再去創造一個品牌,那這樣去思考蔚來是不是到了一個瓶頸?
而且我最近也是聽到了一個說法,蔚來換電站的邏輯和思路有點偏離過去的狀態,特別是在增程車型大行其道的今天,預估2025年搭載增程形式的車還會增量,純電成為消費市場主力的這件事情,短時間內不會形成;你看看比亞迪最好的銷量都來自DMi就知道了,起碼需要在這五年裡面,增程和插混的過度優勢是不會改了,那蔚來換電站的理念還能不能拼5年繼續,我想這應該也是投資方需要思考的問題,而且換電站還要實現縣縣通,這建站的費用和賣一款增程的費用,根本不是一個等價的天平。
在新車部分,蔚來方面還有80萬的ET9,李斌也很樂觀,「ET9銷量超越78沒問題,但達到SP有點困難」,其實我覺得能不能超越寶馬這個問題,還不是目前考慮的第一個問題,80萬的車出來,如今市場上超過70萬的自主品牌有多少,尊界S800,昊鉑SSR,還有仰望,總而言之太少了,蔚來ET9的自信來自哪裡!
其實說實話,我本來以為樂道L60會成為一款爆款,顏值到位,品牌到位,傳播也到位,價格到位,你這交付不到位,產能上不去,在最後一段卡殼,好難受啊!有一種有心無力,力不從心的感覺;小鵬為啥這段時間爆成這樣,就是全部的力量繼續在一起,到最後你交付一定要上去,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你組織能力,產能結構必須要為爆款讓路,要不然你有第二工廠有啥意義?
你做那麼多車型沒有一款能爆,雖然不會拉低總分,但是總徘徊在及格線上也不是個辦法吧。
哎,感覺說多了又要被罵,又要被和諧掉了,真的是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