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汽集團發布最新產銷快報。10月份,上汽集團整體銷量達49.1萬輛,而在新能源市場則取得了10.4萬輛的成績,整體回暖態勢明顯。其中,上汽集團合資板塊在新能源市場有著不錯的表現。以上汽大眾為例,其10月份在新能源市場的銷量超過1.6萬輛,同比增長了136%。ID.家族在10月份斬獲了超過1.5萬輛的訂單,同比也收穫了192%的勁漲。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眾新能源銷量進入新能源汽車交付排行榜前十,繼續坐穩「合資電動銷冠」寶座。
單月銷量又破萬輛,上汽大眾ID.3持續熱銷
上汽大眾新能源板塊的爆發,源於ID.3在終端市場的火爆。
今年7月初,ID.3推出了12.59萬起的驚爆價格,直接將緊湊級純電產品的入門價格打到了10萬級別。眾所周知的是,在中國這一龐大的汽車市場當中,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的價格,12.59萬入門價一經發布,ID.3就博得了終端市場的強勢關注。
當然,除卻價格優勢之外,ID.3在品質層面也始終保持了上汽大眾慣有的「德系品質」。在底盤結構上,ID.3採用了前麥弗遜式+後五連桿式獨立懸掛,匹配德系底盤調教及後置後驅結構分布,在同等價格競品當中,ID.3擁有著極高的底盤素養。此外,ID.3還搭載了如高級自適應巡航系統、碰撞警告系統(帶自動剎車)、車道保持系統、變道輔助系統、泊車管家、AR HUD智能導視等配置,與同等價格競品相比,也有十足的優勢。如此來看,ID.3能夠在終端市場收穫如此高的關注度也就不再意外。
當然,ID.3的熱銷,也進一步帶動了ID.4 X和ID.6 X兩款ID.產品的終端流量。從ID.家族銷量穩步提升的態勢不難發現,上汽大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僅站穩了腳跟,更是為「合資品牌做不好電車」進行了正名。
「促、穩、上」成效漸顯,上汽大眾傳統與高端市場持續開花結果
除了新能源細分市場之外,上汽大眾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以及高端市場也開始起勢。
今年9月初,借勢ID.3的熱銷,上汽大眾多款主銷傳統燃油車產品也開啟了限時鉅惠。在終端放「價」的情況之下,消費者對於上汽大眾傳統燃油車產品的消費慾望成功被激發,再加上上汽大眾「德系品控」的加持,銷量增長也就水到渠成。
據悉,截至目前,上汽大眾旗下的SUV家族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400萬輛。而在轎車細分市場,朗逸家族、帕薩特家族、途觀家族在各自細分市場也實現了持續的回暖。其中,「500萬國民家轎」朗逸家族10月的銷量超過了3.8萬輛,累計銷量已突破580萬台,B級轎車標杆帕薩特家族銷量超過2萬輛,累計銷量已突破340萬台。而途觀家族也斬獲了1.8萬輛的佳績。朗逸、帕薩特、途觀等產品在市場得升溫,印證了上汽大眾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也穩住了基盤,宣告了上汽大眾的強勢回歸。
而在高端市場層面,上汽奧迪的進展也有望得到提速。就在不久前,上汽集團與奧迪簽署了正式的諒解備忘錄,而根據已經曝光的信息來看,奧迪將基於上汽旗下高端品牌智己汽車的智能化平台進行全新電動產品的開發,在2025 到 2026 年,上汽奧迪將推出多款全新的智能純電產品,屆時,上汽大眾也補足其在高端市場的產品體系。
總結:有人說,上汽大眾的終端回暖靠的是價格戰。對於這個問題,上汽大眾方面已經有所回應。上汽大眾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上汽大眾這麼大的體量,不參與價格戰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了快速應對市場挑戰、達成戰略目標,保持體系戰鬥力,暫時犧牲一點利益是必要的。實際上,上汽大眾的種種做法無可厚非,應對中國汽車市場如此迅速的變化形勢,盲目選擇「不跟隨」絕對是不理智的。2023年,幾乎所有的合資品牌都面臨著極大的轉型困境,而面對困境上汽大眾勇敢直面,畢竟在這個卷到極致的時代,能生存下來才是對消費者最大的負責。